大班醫院教案(精選4篇)
大班醫院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表達自己聽故事后的感受。
2、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3、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4、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掛圖8號;《小朋友的書我要上小學了》;磁帶及錄音機。
2、鉛筆盒及鉛筆盒里的各種文具。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教師出示鉛筆盒及各種文具)這是我們上小學要天天用到的東西,可是有一天,鉛筆盒變成了醫院,到底發生什么事了,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幼兒聽故事錄音,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1、鉛筆盒里發生了什么事?請你根據故事來說一說。
2、為什么鉛筆盒會變成醫院?
三、結合掛圖,分段講故事,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先講故事第一段,提問:鉛筆盒里有哪些文具,小男孩要讀小學了,這些文具怎么表示了?幼兒根據故事回答。
2、教師講故事的最后兩段:提問:第二天早晨他去上學,發生了一些什么事?小男孩的作業寫好了嗎?為什么?
四、看圖講述故事
1、看《小朋友的書我要上小學了》第19~24頁“鉛筆盒變醫院”,仔細觀察畫面,閱讀故事,教師引導幼兒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意思,鼓勵幼兒學習講述文具的對話。
2、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我們要愛護鉛筆盒里的文具。
五、遷移經驗,擴展想象并交談。
討論:假如你是鉛筆盒的小主人,你會怎么做呢?
課后反思:
《鉛筆盒變醫院》這節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表達自己聽故事后的感受。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在活動開始,我出示鉛筆盒及各種文具,引出主題:這是我們上小學要天天用到的東西,可是有一天,鉛筆盒變成了醫院,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我們一起來聽聽。接著師幼一起欣賞故事錄音,聽完錄音后,我鼓勵幼兒自由說說鉛筆盒里發生了什么事,初步了解故事大意。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內容。最后,我還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并討論:假如你是鉛筆盒的小主人,你會怎么做?讓幼兒知道應該愛護文具。
在活動中,孩子們能認真傾聽故事,部分幼兒能較好地根據故事內容完整地回答老師提問,部分幼兒舉手回答的積極性還不錯,故事的理解能力有待進一步培養。
大班醫院教案 篇2
一、游戲目標:
1、對游戲活動感興趣,愿意參與角色游戲活動。
2、樹立游戲規則意識,遵守游戲規則,養成三輕的游戲常規。
二、游戲準備:
娃娃家、理發店、醫院的玩具
三、活動過程:
1、提出問題:引起幼兒討論,激發幼兒游戲的愿望。
師:娃娃肚子餓了怎么辦?娃娃家的爸爸、媽媽要做哪些事?
你開的理發店來了顧客,你要怎樣為客人服務?
你是醫院的醫師,有人找你看病,你要怎要為病人看病?
2、幼兒自由交流。
在娃娃家你想當誰?在理發店你想當什么?在醫院你想當什么角色?
3、提出要求:
(1)做到"三輕",愛惜玩具及材料。
(2)幼兒按意愿選擇游戲角色:你想玩什么游戲?喜歡扮演什么角色?怎么玩?應注意什么?
4、幼兒游戲:教師觀察幼兒利用游戲材料進行交往的情況,以角色身份指導幼兒學習用恰當的詞匯或句子進行交流,并學習禮貌待人。
5、評價:
1)今天你玩得開心嗎?為什么?和誰做了哪些事?
2)表揚在游戲中能堅守崗位的幼兒。
活動反思:
小班的幼兒好模仿,已經具有了初步的主體意識,他們渴望像成人那樣參加各種活動,他們會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真實生活,而"娃娃家"又比較接近幼兒的實際生活,所以,小朋友們都很喜歡玩。
豐富的玩具材料是發展幼兒思維和想象的有效途徑。通過玩具材料可啟發幼兒產生聯想、引起游戲愿望,并可以使幼兒游戲活動更有目的,增加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由于幼兒模仿多,看見別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見別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在游戲初期投放的玩具種類不宜過多,而相同的玩具數量要充足。
再有,小朋友的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要把能力好的和能力差的搭配起來,讓他們互相帶動和感染,共同感受游戲的快樂。
大班醫院教案 篇3
重點:知道愛護文具,能養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難點:知道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
2、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嘗試表演故事。
3、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準備;PPT 幼兒用書 鉛筆盒及鉛筆盒里的各種文具過程;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師:出示鉛筆盒,小朋友你們能說說鉛筆盒有什么用嗎?到小學時要放哪些文具呢?鉛筆盒能放這么多文具,真好,可是有一天,鉛筆盒卻變成了了醫院,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聽聽故事《鉛筆盒邊醫院》答案就會揭曉了。
二:分段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看PPT1教師講述第一段提問:
(1)鉛筆盒里有哪些文具?
(2)小男孩讀一年級了,這些文具都想干什么?
(3)指下圖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么做對嗎?為什么?
(4)我們看看會發生什么事?
2、PPT2、3、4師講述故事3、4段提問:
(1)鉛筆盒里發生了什么事?
(2)鉛筆為什么哭?你能用故事里的語言把鉛筆與小刀的對話說出來嘛?
(3)小刀為什么把卷筆刀拉出來?結果怎樣?(學說對話)
(4)橡皮和尺子為什么哭?是小刀的錯嗎?從哪些話中知道的?(學說對話)
(5)現在你知道文具盒為什么變醫院了嗎?文具做了什么決定?
小男孩不愛惜文具,文具也生氣了,男孩上學會發生什么事呢/
3、PPT4、5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為什么哭?
(2)師結故事內容。提問:如果你是這個文具盒的主人,你會怎么做?
三、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一幼兒扮演小男孩 幾名幼兒扮演各種文具。其余幼兒和教師試講旁白部分。
四、延伸活動1、回家試講故事,并能愛護自己的文具
2、美工P9"筆筒"完成。
故事:
從前有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媽媽給他買了一個漂亮的鉛筆盒,鉛筆盒里有鉛筆、橡皮、小刀、尺子還有卷筆刀。鉛筆和伙伴們都想幫助這個小朋友好好學習,可是在上學的路上,他掄起書包打蝴蝶,可蝴蝶沒有打著,書包卻扔在了地上。
這天晚上他睡著了,鉛筆盒里發出了“嗚嗚”的聲音,鉛筆跑了出來,小刀問鉛筆:“你為什么哭啊?”他老是用卷筆刀不停地旋我,快把我旋沒了。小刀把卷筆刀拉了出來,啊,卷筆刀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原來,打蝴蝶的時候,卷筆刀摔壞了。橡皮也在嗚嗚地哭,尺子也在哭,他們都指了指小刀:“小刀,都怪你,老是割啊,切啊,都把我們弄成什么樣子了。”“是他讓我干的,早上他還用我割樹皮,樹姐姐疼的直流眼淚,下午還要割墻壁,墻公公痛得直咧嘴,還要插著泥土玩,看吧,刀口全都弄壞了。”有的說,我們都快變成醫院了,有的說,他也不愛惜我們,我們也不幫他好好學習了。
這天早上,他急急忙忙去上學,寫字的時候,一寫,鉛筆就斷了,寫錯字了,橡皮給他來個越擦越黑。畫直線的時候,尺子給他歪歪扭扭的。
他給老師批評了,他眼淚一滴一滴地滴在鉛筆盒里。
大班醫院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醫院是看病的地方,了解醫務工作者治病救人的職業特點。
2.能積極參與活動,主動詢問,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1.聯系在醫院工作的家長拍成錄像(著裝,帶醫藥箱、聽診器、壓舌板等)。
2.豐富幼兒有關醫院的知識經驗,醫生及人物動態形象圖片。
活動過程:
一、交流已有經驗。
組織幼兒交流自己到醫院就診的經歷。
師:我們都生過病,也去醫院就診過。那請小朋友來談談你到醫院看病的情景,好嗎?
二、歡迎醫生伯伯(阿姨)。
師:今天,我們請來了一位阿姨,我們聽她介紹一下自己。(觀看ppt)師:這位阿姨是做什么的?(醫生)她在干什么?(看病)請小朋友觀察這位醫生阿姨穿的什么?手中拿了什么?(醫生用聽診器、注射器等醫療器械等)。請小朋友們來模仿一下醫生阿姨看病的樣子呢?(請個別模仿醫生)。
三、幼兒向醫生咨詢自己想了解的有關醫院、醫生的問題。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想問問醫生阿姨有關醫院、醫生的問題呢?(請幼兒問問題)
四、師幼共同交流活動中搜集到的信息。
師:剛才,小朋友問了那么多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吧!(看ppt)結束:醫生今天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關于醫院的信息,我們在這里也謝謝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