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教案優秀(精選2篇)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教案優秀

發布時間:2023-12-11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教案優秀(精選2篇)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教案優秀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59頁主圖、第60頁例1、第64頁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擺小棒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發現日常分物時存在分不完有剩余的情況,

  初步感知“余數”;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

  除法的含義,會讀、會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2、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對比、交流等數學活動,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

  除法的含義,初步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3、在具體的情景中,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商與余數的單位名稱的確定。

  教學資源:PPT、小棒、學具片

  教學內容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時,結果包含兩種情況:一種是恰好分完的情況,這時沒有剩余,屬于整除類,表內除法涉及此內容;一種是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這是有余數的除法內容。從小學生學習的角度,“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因此,表內除法學完后不久,教材編排了“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單元。

  教材第59頁主題圖呈現了學生分別用11根小棒擺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的活動情境,起到了四個作用。一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便于師生操作,引入新課,三是讓學生關注能擺幾個圖形,發現還剩幾根小棒,四是為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提供示范,積累活動經驗。

  教材第60頁例題1借助平均分草莓的操作活動,通過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這里有兩個對比:一是平均分草莓分得的結果的對比,一個是用除法橫式表示的對比,第一個對比是理解余數、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商和余數單位名稱的基礎。

  教材第60頁做一做和第64頁第2題,都便于學生操作、填空、用除法算式表示,幫助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學會確定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學生分析:

  學生剛剛學完表內除法,對除法的本質“平均分”理解深刻,知道除法算式的含義、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除法算式,能熟練用乘法口訣求商,能準確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能熟練進行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動,也能熟練用語言描述平均分物的過程和結果。但是,“平均分物后有剩余”的現象,會造成學生對除法本質理解的認知沖突,認為這樣的情況不能用除法表示。解開學生的困惑,就要聯系生活實際,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切身感受到“平均分物物后有剩余”的'正常現象,在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中理解“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實現象,從而理解余數和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以及理解商與余數的單位名稱的確定。

  教學實施過程:

  一、操作導入,揭示課題

  1、師生用小棒擺圖形活動。

  (1)教師用12根小棒先擺一個正方形,再連續擺兩個正方形,讓學生表述教師的操作過程,并用除法算式表示,板書:12÷4=3。

  (2)PPT:

  學生獨立操作,表述。

  (3)PPT演示學生交流匯報操作結果。(分三欄,圖文結合展示)

  2、揭示課題。

  (1)對比:教師擺小棒的結果和學生擺小棒的結果有什么不同?

  學生:老師擺完圖形后,沒有剩余的小棒;我們擺完圖形后,有剩余的小棒。

  (2)提點: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也可以用除法表示,那么,這叫有什么的除法呢?

  學生:有剩余的除法。

  (3)教師板書:有剩余的除法(后面會修改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二、操作對比,學習例1

  1、對比平均分草莓的結果。

  (1)PPT演示:把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

  學生表述平均分過程和結果,并用除法算式表示:6÷2=3(盤)

  (2)PPT出示:把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學生用學具片代替草莓獨立操作。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依言用學具片代替草莓擺一擺。

  PPT演示:把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

  (3)對比:兩次分草莓的結果有什么不同?

  PPT出示,強調“正好擺完”,演示強調“還剩余的1個草莓”:

  提問:剩下的1個草莓還可以擺一盤嗎?為什么?(學生自由回答,強調:每2個擺一盤,剩下的1個不夠擺一盤。)

  2、對比用除法橫式表示分草莓的情況。

  (1)結合第一次分草莓圖,說說6÷2=3(盤)的含義。

  (2)提問:第二次分草莓的現象,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嗎?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提點:除法的本質是“平均分”,第二次分草莓有沒有進行平均分?)

  提問:第二次分草莓的現象,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3)PPT演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的寫法,強調:六個圓點寫在商后面格子的中間,再寫“1(個)”。

  板書:7÷2=3(盤)……1(個)

  說說這個除法算式的含義。

  (4)回憶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PPT揭示“余數”的名稱,說說余數表示什么:余數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余的部分,修改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5)學生嘗試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6)PPT出示,對比表示兩次分草莓情況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強調:余數的名稱、余數的含義、商的單位、余數的單位

  三、小結新知,提煉方法

  1、PPT出示,回憶:這節課學習了哪些新知識?

  學生自由說,指名說,教師提點:余數,有余數的除法算式的含義、寫法、讀法。

  2、提問:我們用什么方法獲得了這些知識呢?

  提點:操作、觀察、對比、交流。

  四、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PPT逐題演示答案。

  演示強調:2個2個地圈,豎著圈;3個3個地圈,橫著圈;

  演示強調:填空中的余數和算式中的余數一一對應出示;

  演示強調:平均分鉛筆和剩余鉛筆的畫法;

  語言強調:商的單位和余數的單位的確定。

  2、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十四”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PPT演示答案。

  3、PPT出示:用小棒擺圖形的現象,用除法算式表示。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7÷2=3(盤)……1(個)

  余數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教案優秀 篇2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下冊)第1~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及余數的含義;能根據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寫出相應的算式,能正確讀、寫有余數除法的算式。

  2.使學生在認識有余數除法的活動中,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3.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大膽嘗試,小組交流,全班討論等形式經歷知識產生過程,體驗思維過程。

  教學過程

  一、突破思維定勢,引出有余數除法

  1、基于經驗,動手操作。

  談話:這兒有10枝鉛筆,如果要把這些鉛筆分給幾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么分?請先用小棒擺一擺,再和同學交流。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學生中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擺法:

  (1)每份2根,分成5根;每份5枝,分成2份;每份1根,分成10份……

  組織反饋,并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相應的直觀圖:

  [說明:前面學習中學生對于平均分的認識都局限于把物體正好分完。這是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也是本課學習的起點。本環節教師精準地調用了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展開教學,為有剩余現象的學習孕造了學習氛圍。]

  2、突破定勢,感受新知。

  談話:把10枝鉛筆平均分,可以每人分2枝,分給5個小朋友,也可以每人分5枝,分給2個小朋友……可為什么不每人分3枝呢?(因為每人分3枝,還有剩余的,分不完。)

  談話:10枝鉛筆,每人分3枝,結果會怎樣呢?請大家動手分一分,看會出現怎樣的現象。

  完成操作后,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分法。

  對于學生中出現的不同分法,分別進行如下引導:

  第一種:

  提問:說一說你是怎么樣分的?(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3個人,還剩下1枝。)

  第二種:

  提問:你是這樣分的?

  再問:其他小朋友對這種分法有什么想法?(剩下的4枝還可以再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再分出3根的1份。

  3、比較交流,感受不同。

  比較:請同學們把這種分法和前面的兩種分法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課件出示三種分法的直觀圖)

  小結:以前的學習中,我們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時,都是正好分完,也就是沒有剩余;而今天在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時,遇到了分不完的情況,也就是有剩余。怎樣用數學的方法來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說明:很多時候,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往往是由于認知水平的局限性而導致思維斷層。本課中從正好分完到有剩余就是學生的思維斷層。要觸摸真實的學情,就要站在學生思維的斷層處想問題,“為什么不每人分3枝鉛筆呢?”如果“每人分3枝,結果會怎樣呢?”看似簡單的問題問出的是學生的困惑,同時也問出了研究的起點。]

  二、操作比較,認識有余數除法

  1.體驗不同情況的平均分現象。

  談話:10枝鉛筆,每份分得同樣多,除了我們剛才分的這三種情況,你還能怎么分?請同學們先想一想,再動手分一分并完成練習紙的填空。

  練習紙內容:10枝鉛筆,每人分枝,可以分給人,還剩枝。

  [說明:從正好分完到有剩余是對平均分意義的進一步完善,也是學生認知的一次重大突破。此環節引導學生通過操作、整理和比較,親歷平均分的不同過程,獲得對有余數除法含義的充分感知。]

  2、嘗試書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談話:(指表格)像這樣正好分完沒有剩余的情況,我們可以用除法算式。(揭示相應的算式,并板書“除法”。)像這樣把一些物品平均分結果有剩余的情況,也可以用除法來表示。比如,“10枝鉛筆,每人分3枝”這一情況,可以怎樣表示呢?自己先試一試。

  指名回答并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

  板書:10÷3=3(人)……1(枝)。

  提問:上面的算式中,等號后面的“3人”表示什么?省略號后面的“1枝”表示?

  指出:像這樣把一些物品平均分,結果有剩余時,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這樣的除法算式叫做有余數的除法。上面算式中的“1枝”叫做余數,表示分剩下的“1枝”。

  老師帶著學生讀一讀算式,并讓學生指著算式說一說各部分的名稱。

  [說明:放手讓學生嘗試用算式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結果有剩余的過程,為學生提供了開放的學習空間,使他們有機會經歷“再創造”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進一步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4、再次體悟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提問:10÷3=3(人)……1(枝)表示什么意思?(表示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3人,還剩1枝。)

  談話:剛才我們發現在把10枝鉛筆平均分時,每人分4枝和每人分6枝……結果也有剩余,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嗎?請你任選一種分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并說一說算式的意義,以及除法算式中的商和余數。

  三、借助事理,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

  1.擺一擺、填一填。

  談話:(出示11個三角形圖)如果要把這11個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幾個,還剩幾個?請同學們先用學具擺一擺,再完成下面的填空。

  11個△平均分成2個,每份個,還剩個。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教案優秀(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三年級上冊《有余數的除法》期末考點歸納人教版(精選15篇)

    一、教學內容1.有余數除法的計算2.用有余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會用口算和筆算計算有余數除法。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三、編排特點1.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有余數除法的實際背景。...

  • 三年級上冊《有余數的除法》教案(通用15篇)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是二年級下冊的第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這節內容的教學是在同學們上學期學習了商是整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但相對于同學們上學期學習的除法有了更深層次的難度和新的意義,上個學期同學們學習了把一些物體進行平...

  • 第四單元 有余數的除法(精選2篇)

    第四單元 有余數的除法有余數的除法(一)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紀上冊,p49上的內容。教學目標:是學生知道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讓學生體會有余數出發的實際背景。教學重點:知道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

  • 《有余數的除法》教案模板(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在平均分若干物體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況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正確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精選16篇)

    課題 有余數的除法課型:新授課修改本課題教時數: 1教學目標:1、通過實際擺放學具,使學生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2、理解有余數除法中余數必須比除數小的道理。...

  • 《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范文(通用3篇)

    《用豎式計算有余數除法》》是學生對有余數的除法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會用小棒擺一擺得出結果,而這節課主要是關于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掌握試商的方法和懂得余數比除數小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 課堂趣味數學游戲:搶座位——有余數的除法教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2.使學生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教學重點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試商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梨、盤、圖片...

  • 《有余數的除法》教案范文(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

  • 有余數的除法教案范文(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通過對具體事物的平均分、等分的行為的探究,認識有余數的除法。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余數產生的原因及其實際意義,建立余數的概念。3、了解余數的含義,知道除數和余數的大小關系。教學重點: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 有關《有余數的除法》的教案(通用15篇)

    教材分析:“有余數的除法”這部分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教材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和計算的教學,包括主題圖,共三個例題;另一部分是解決問題,即例4。...

  • 《有余數的除法》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

  •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精選14篇)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是二年級下冊的第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這節內容的教學是在同學們上學期學習了商是整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但相對于同學們上學期學習的除法有了更深層次的難度和新的意義,上個學期同學們學習了把一些物體進行平...

  • 小學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是學生知道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讓學生體會有余數出發的實際背景。教學重點:知道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教學過程:復習乘法口訣。一、結合生活情況讓學生體會有余數除法的實際背景。1、教學P49的主題圖。...

  • 四年級《有余數的除法》教案(精選15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紀上冊,P49上的內容。教學目標:是學生知道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讓學生體會有余數出發的實際背景。教學重點:知道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教學道具:(略)教學過程:復習乘法口訣。...

  • 課題三:有余數的除法(精選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2頁整除的概念和有余數的除法,完成第72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十六的第1—5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整除,并在已有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 蜜桃久久av| 欧美午夜片欧美片在线观看 | 四川丰满少妇A级毛片 | 欧美一个色资源 | 国内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 99精品毛片 | 麻豆动漫| 国产农村妇女高潮大叫 | 精品美女av | 亚洲综合憿情五月丁香五月网 | 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人区 | 国产区在线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无遮挡3d黄肉动漫午夜 | 黄一级片 | 欧美成a人片 |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 欧美交受高潮1 | 男人操女人的免费视频 | 人人看人人射 | 涩涩视频 | 男人日女人的网站 | 亚洲永久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大师 |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懂色av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高潮抽搐潮喷毛片在线播放 |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 色婷婷美国农夫综合激情亚洲 | WWW亚洲色大成网络.COM | 无码免费毛片手机在线无卡顿 | 亚洲社区一区二区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色老头永久免费视频 | 亚洲高清成人 | 玩弄人妻少妇500系列网址 | 好男人蜜桃av久久久久久蜜桃 | 亚洲女教师丝祙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