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匯總(人教版)
12.填出下列山脈兩側的地形區
山脈 西側地形區 東側地形區
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 東北平原
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橫斷山 青藏高原 云貴高原
雪峰山 云貴高原 江南丘陵
北側地形區 南側地形區
天山 準噶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侖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秦嶺 黃土高原 四川盆地
13.我國最大的平原是 東北平原 ;塑造華北平原的主力是 黃河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著名的“ 魚米之鄉”。四川盆地又稱“ 紫色盆地 ”;柴達木盆地有“ 聚寶盆 ”之稱;成都平原有“ 天府之國 ”的美稱。我國最大的沙漠是 塔克拉瑪干沙漠 ,我國陸地的最低處是 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
14.我國的氣候特征是:a 氣候復雜多樣;b 季風氣候顯著 。
15.我國氣溫分布的特征是:a 冬季 南北溫差較大、越往北氣溫越低 ;b夏季 南北普遍高溫 .
16.我國冬季最低氣溫出現在 漠河鎮 ,夏季最低氣溫出現在 青藏高原內部 ;在我國,根據積溫的多少,從北到南將我國劃分為 寒溫帶、 中溫帶、 暖溫 帶、 亞熱 帶、 熱 帶和高原氣候區。
17.我國降水量的地區分布規律是從 東南沿海 向 西北內陸 逐漸減少,降水量的時間分配是夏秋多, 冬春 少。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夏季風 的影響。影響我國大陸東部雨帶的推移的是 夏季風 的進退。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往往會造成 旱澇 災害。
18.根據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將我國劃分為 濕潤 地區、 半濕潤 地區、 半干旱 地區、干旱地區四種干濕地區。我國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有利于多種生物的繁殖生長,使我國的動植物 資源比較豐富;也有利于開展 多種經營 ,使我國 農 、林 、牧 、副 、 漁各業綜合發展;還有利于社會生活的 豐富多彩 ,使我國的地域文化的發展各具特色。
19.我國降水最多的對方是臺灣省東北部的 火燒寮 ,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x疆維吾爾自治區的 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
20冬半年影響我國的主要災害性天氣是 寒潮 ,它南下使所經過的地區產生急劇的 降溫、霜凍、大風 ,有時還會伴隨 雨雪 天氣。
21.我國發生頻繁,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是 洪澇 ;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是 干旱 。
22.我國的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 季風氣候 的影響。我國水量最大的河流是 長江 ;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黃河 ;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是 珠江 ;我國結冰期最長的河流是 黑龍江 ;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額爾齊斯河 ;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 塔里木河 ;我國最大的湖泊是 青海湖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鄱陽湖 。
23.長江發源于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各拉丹東峰 ,注入 東海 ,全長 6300 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上游指源頭至 宜昌 ,長江中游指 宜昌 至 湖口 。其中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磯的荊江河段有“ 九曲回腸 ”之稱。長江水能資源極為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 1/3 ,水能集中在上游河段;目前在長江干流上已建成了規模宏大的 三峽 和 葛洲壩 水利樞紐工程;長江自古就有“ 黃金水道 ”的美譽;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達 7萬余 千米;貨運量占全國貨運量的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