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人類祖先的基業
單元提示我們學完中國歷史后,把視野擴展到世界范圍。通過橫向比較,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中國歷史文化在世界歷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
上古時期:從人類文明的產生到西羅帝國的滅亡。人類文明最初出現在大河流域,比如亞洲和非洲的四大文明古國,繼之在地中海域又出現了歐洲的古代希臘文明、羅馬文明。佛教、基督教的產生。
中古時期:從西羅馬帝國在476年滅亡之后到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這一時期主要有歐洲、亞洲一些國家封建制度的確立和封建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伊斯蘭教產生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人是從哪里來的。人類的種族。早期人類的社會結構。埃及金字塔。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印度的種姓制度。希臘文明。追求偉大的羅馬。善于模仿的民族。阿位伯帝國。伊斯蘭教和佛教的誕生。羅馬帝國的滅亡。善于對知識進行縱向學習和橫向比較。分析古代文明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宗教的特點;分析其歷史淵源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比較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的迥異。
過程與方法
通過看世界地圖、有關電影、電視劇,感受古代文明。關注時代熱點,如伊拉克戰爭、巴以沖突中所表現出的宗教情緒,了解歷史與現實的關系。自制知識結構網絡,對課本知識進行歸類,增強記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道人的自身進化和人類的進步是建立在勞動的基礎上的,中學生要養成勤于實踐的好習慣。人類文明的傳承既有繼承又有創造,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永遠源泉。古代歷史上的多次侵略既是先進民族文明傳播,又給被征服地區人民帶來災難。一個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不斷吸收人類文明一切優秀成果,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重點探究
古代人類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情況。古代歷史上文化、藝術、宗教的產生、發展。
每課提示
第16課當人類還是野蠻人的時候
一、我們從哪里來
人類起源于猿;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類的始祖;現代意義上的人---晚期智人出現于三四萬年前。
二、種族: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自然環境的不同而產生。
三、女人和男人的權力
母系氏族是人類早期的社會組織(該亞);一萬年前出現農業,父系氏族開始。
第17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一、古代埃及
尼羅河---公元前31XX年埃及統一-----法老的陵墓金字塔。
二、古代西亞
公元前1894年敘利亞草原上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倫王國,漢謨拉比制定一部世界上體系完備的奴隸制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分序言、正文、結語三部分)
三、古代印度
1、種姓制度(等級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
2、佛教:創立時間—公元前6世紀;地點----印度;人物---喬達摩?悉達多(后稱釋迦牟尼);
教義:反對分為等級的種姓制度,主張“眾生平等”。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務是教導人們消除欲望避免苦的因果。
分布:東亞、東南亞傳入中國:漢朝
第18課藍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羅馬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希臘與羅馬文明構成了地中海文明。
一、海洋文明的特征
經濟上:海外貿易頻繁;政治上實行民主政治(議會制);侵略成性。
二、雅典(全希臘的學校)
1、民主政治的由來: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及梭倫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