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大決戰學案
第18課 戰略大決戰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掌握解放戰爭戰略決戰階段的三大戰役、渡江戰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歷史事實要素。 2、過程與方法:從課文和插圖中掌握三大戰役等基本歷史事實要素,形成正確的時空概念和練習使用圖表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決心學習毛澤東等戰略家軍事指揮家以偉大膽略和雄偉氣魄,準確把握歷史機遇、奪取革命徹底勝利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重點: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 難點:對渡江戰役歷史作用和蔣家王朝覆滅原因的分析和理解。 三、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標劃并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1、遼沈戰役的時間、參戰部隊、指揮者、主要戰斗、戰果。 2、遼沈戰役為什么首先打錦州? 3、淮海戰役的時間、參戰部隊、指揮者、主要戰斗、戰果。 4、平津戰役的時間、參戰部隊、指揮者、主要戰斗、戰果。 5、三大戰役有什么歷史意義? (二)合作交流:采用同桌→小組→師生合作探究的形式 1、將下列內容補充完整:
時間
三大戰役
指揮員
參戰部隊
戰果
意義
1948.9~1949.1
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
2、戰略決戰為什么首先選擇東北作為突破口? 3、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4、渡江戰役有什么歷史意義? (三)系統總結:試以人民解放軍的戰略態勢為線索總結解放戰爭的過程。 (四)鞏固訓練: 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展開的三次主力大決戰不包括( )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2.有人形象地稱遼沈戰役為“關門打狗。”認為這里的“門”是指( ) a、遼寧 b、沈陽 c、長春 d、錦州 3.先后參加了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的人民解放軍主力是( ) a、東北人民解放軍 b、中原人民解放軍 c、西北人民解放軍 d、華東人民解放軍 4.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基礎的戰役是( )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5.三大戰役中,殲滅國民黨軍隊人數最多的戰役是( )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6.三大戰役勝利的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在于( ) a、粉碎了國民黨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 b、基本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c、粉碎國民黨對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d、解放了重要的交通線和大城市 7.“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的這首詩寫于哪次戰役勝利之后( ) a、挺進大別山 b、渡江戰役 c、三大戰役 d、解放華東 8.國民黨政權垮臺的標志是( ) a、三大戰役 b、渡江戰役 c、北平和平解放 d、南京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