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歷史上冊教案全冊1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火燒圓明園
教師介紹圓明園建筑的宏偉和精美,組織學生看、說、議。
學生閱讀6——7頁的本目課文、插圖、資料和第10頁“自由閱讀卡”內容,根據教師的提問在書上劃出或標注答案。
1、看過電影《火燒圓明園》的同學請舉手。誰能結合課文內容揭發列強的罪行?(掠奪珍寶,焚燒罪證)
2、哪那兩位同學愿意扮演當年的英國兵和法國兵?(背景是火燒圓明園后,他們在倫敦重逢的某一天)請他們通過對話,表示一種懺悔的心情。
二、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
學生閱讀7——8頁的本目課文和表格、地圖,隨堂練習:
1、學生先根據第8頁表格,在4人小組內“動腦筋”:沙俄通過哪些不等條約割占我國北方哪些領土?(說出大致位置和面積)
2、學生完成新學案第7頁[自我測評]第二題“知識聯線”:([ 數字]表示相應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3、學生完成課本第9頁“練一練”。(答案應選c)
三、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學生閱讀第9頁本目課文和“插圖”以及“說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軍的斗爭,說明中國人民怎樣對待國內的腐敗政府和外國的侵略勢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歷史教訓。所以,要想改變落后挨打的命運,就必須推翻國內的腐敗政府,堅決抗擊外來的野蠻侵略。)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指導學生根據 [知識網絡]梳理本課線索。
2、布置作業
3、提醒學生預習第3課《收復新疆》。
第3課 收復新疆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復新疆的事跡
掌 握 新疆行省設置于1884年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
綜合理解 新疆伊犁的地理位置特點及其重要性
聯系歸納 聯系兩漢設置西域都護、隋唐有效管轄突厥、乾隆年間在新疆平叛和1884年新疆行省的設置,證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不容許分裂或侵略
識圖填圖 根據新學案第11頁認識伊犁、喀什噶爾的地理位置等
情感、態度
價 值 觀 愛國情感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要堅決捍衛她
思想意識 要充分肯定那些抗擊外侮、保衛國家的歷史人物,自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愛國傳統
教學重點 左宗棠收復新疆
教學難點 收復伊犁的重要性以及為此付出代價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上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間,以及最終的結果和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阿古柏侵占新疆
學生閱讀11頁“導入框”和本目課文內容,根據教師的提問在書上劃出或標注答案。
1、根據13頁地圖,標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線。(“浩罕國”→喀什噶爾→天山以南→[北疆]烏魯木齊→吐魯番等地)
2、有人說阿古柏“一仆二主”。請問他的“二主”是哪兩個?(英、俄)其中哪個國家直接出兵占領伊犁?(俄)
設疑過渡: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員,面臨著新疆地區這么嚴重的危機,你會考慮怎么辦?(先讓學生合上課本,在小組里自由表達,然后要他們打開課本看看當時實際上是怎樣處理這場危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