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歷史上冊教案全冊1
左宗棠收復新疆
學生閱讀12——14頁本目課文、“自由閱讀卡”等,思考回答:
1、請學生扮演“李鴻章派”和“左宗棠派”,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主張及其理由。
2、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將怎樣打敗阿古柏?怎樣收復新疆?(允許自由發揮)
3、左宗棠打敗阿古柏后,怎樣處理伊犁問題?(沒有直接與俄國交戰,而是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同時在哈密設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紀澤的外交斗爭。)
1、他這樣處理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正確。首先,他根據不同的形勢、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斗爭策略。對于較弱的浩罕國,取勝的把握比較大,就果斷動武;對于較強的俄國,就盡量避免直接交戰,有利于維護國家的軍事實力。
其次,伊犁是新疆的大門,如果不收回來,整個新疆就無安全可言。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錢作為代價,保住更為重要的安全大門,是明智之舉,有所失才會有所得。
再次,外交斗爭必須有武力作后盾,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總之,在收復新疆這個問題上,左宗棠能夠高瞻遠矚,用全局的眼光來分析、解決問題,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2、聯系左宗棠和戚繼光等人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愛國大臣、愛國將領都有什么樣的兩面性?(對外反侵略,值得贊揚;對內鎮壓人民起義,必須批判。)
3、根據第11頁“動腦筋”:為什么說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兩漢設置西域都護、隋唐對突厥實行有效管轄、乾隆年間平定新疆少數民族反動首領的叛亂、清政府在1884年設置新疆行省等。)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13頁“練一練”:在新疆設立行省的年代是d(1884年)。
2、指導學生完成第11——12頁的[自我測評•選擇題]:d(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a(新疆戰略地位重要)。
3、指導學生完成“單項選擇”9、10題,“人物春秋”列舉左宗棠收復新疆的事跡并對他作出評價。(對于較弱的浩罕國果斷動武,直接收復失地;對于較強的俄國盡量避免直接交戰,有利于維護國家的軍事實力;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錢作為代價,收回價值更為重要的安全大門——伊犁。在這方面,他的歷史功績值得贊頌。但是,他對于太平天國的鎮壓,又具有反人民的一面。)
4、對各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提醒預習第4課《甲午中日戰爭》。
第4課 甲午中日戰爭
教學目標
基 礎
知 識 了 解 甲午戰爭的概況、《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危害、中國臺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英勇事跡
掌 握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危害
能 力訓 練
過 程
方 法 口 頭
表 達 讓學生介紹鄧世昌、徐驤、劉永福等人在保衛國家和民族利益斗爭中的事跡,提高復述能力
比較分析綜合說明 從《馬關條約》和《南京條約》內容的變化,說明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歷史趨勢
討 論
探 索 中國戰敗的主要原因及其歷史教訓
情 感、
態 度、
價值 觀 愛 國
情 感 甲午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吞并朝鮮、入侵中國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戰爭。在戰斗中,以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抗爭,他們是光榮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