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教案(精選2篇)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教案 篇1
教學重點 “血染盧溝橋”
教學難點 通過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揭露日本右翼勢力的險惡用心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幾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日本侵略軍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變?(直接目的是以此為借口,進攻東北軍的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最終目的是侵占整個東北,進而獨占中國。)
2、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原因以及和平解決所起的歷史作用是什么?
西安事變后,局勢極為動蕩不安。處死蔣介石,可能導致親日派掌權,國家陷于紛爭四起、群雄割據的局面。如此一來,日本便有機可乘、進而獨霸中國。如果給蔣介石留一條活路,國民黨內親英美派就有可能答應停止內戰,盡快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決定不計前嫌,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并派周恩來等人到西安去調停,終于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東北三省淪陷后,日本帝國主義就把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地區,對北平(即今天的北京)實施包圍。中國軍隊為了保衛北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同敵人在那里展開血戰,譜寫了一段“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英雄史詩。(布置學生閱讀73——78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按小組交流個人看法,要求人人過關。)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血染盧溝橋
1、根據74頁“動腦筋”:你能指出盧溝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嗎?(1937年7時,北平的東面、北面和西北面已被日軍或漢奸軍隊占領,只有西南面還控制在中國駐軍國民黨29路軍手里。盧溝橋位于北平西南15公里的平漢鐵路上,成為北平通往內地的唯一門戶,是中日雙方必爭的軍事要地。)
2、比較69頁和74頁文獻資料,說說七七事變和九一八事變相比,它們發生時的時局有什么變化?(a、日軍:已由進攻東北發展為準備進攻華北乃至整個中國。b、中國:國共內戰停止,共產黨的軍隊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c、國民黨軍隊:由“不抵抗”轉為“堅決抵抗”。d、結論:九一八事變后的抗戰是局部的,七七事變后的抗戰是全國性的。)
3、“活動與探究1•議一議”:佟麟閣的話體現怎樣的民族精神?(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不怕死是軍人應有的基本素質。軍人只有將自己的勇敢同人民、民族、國家的利益聯系起來,符合人民的愿望、符合和平的需要,軍人的不怕死才是崇高的。否則,軍人的不怕死就會造成嚴重的災難。)
教師小結、過渡:例如,日軍推崇的就是所謂“武士道”精神,日本兵打仗很不怕死。但是這種“不怕死”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帶來的卻是巨大災難。
南京大屠殺
1、日本的中學歷史教科書說:“因為是在戰爭期間,即是發生某種屠殺,也并非‘大屠殺’一類的行動。”你認為這種說法站得住腳嗎?(我們不否認打仗總要死人的,那是在戰場上你死我活作戰的必然結果。但是日軍是在占領南京之后,對那些已經放下武器的軍人、警察和無辜平民實行屠殺的,并且違背國際公法進入“安全區”殘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所以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它歪曲了歷史真相,其目的是美化侵略戰爭,企圖逃避罪責,蒙混視聽。)
2、作為中國人應當如何對待南京大屠殺事件?(a、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侵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是無窮的災難,絕對不能忘記我們的同胞用生命和鮮血寫就的祈愿:反對戰爭、爭取和平!b、炎黃子孫絕對不能忘記對于日本帝國主義的深仇大恨,要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勢力的卑劣行徑,堅決防止法西斯勢力的復活。c、我們是頭腦清醒的中國學生,我們還要注意將日本人民同軍國主義分子、右翼分子、新法西斯分子區分開來,盡量幫助那些暫時受到蒙蔽的日本中學生明白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3、根據第85——87頁的活動課,準備《寫給日本中學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殺不能忘記》。(教師可以通過“畫外音”形式進行啟發引導,組織學生閱讀課文。然后,要求學生當堂擬出信件內容提綱,計劃好準備使用的資料。)
鞏固小結
1、梳理、鞏固本課知識要點。
2、指導學生當堂完成課本第77頁“練一練”:應選c(七七事變)。
3、按組完成《寫給日本中學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殺不能忘記》,通過網站《史海擷珠》的留言板上傳,老師從中選出優秀的文章予以發表。
4、提醒學生預習第16課《血肉筑長城》。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盧溝橋事變的史實,知道中國全民族抗戰從此開始;掌握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了解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摒棄前嫌,一致對外,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過程。
(二)過程方法與能力
(1)通過即興表演盧溝橋上中、日兩軍的對話和動作,人物表演等活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
(2)通過探究“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過程”,培養分析、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收集、整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資料,上臺講解,學會收集、調查、整理、甄別、取舍資料的方法,培養動手和創新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信心。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盧溝橋事變中愛國將領何軍民英勇抗戰的事跡,激發愛國情感,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日本對華戰爭是一場殘酷的侵略戰爭。特別是通過南京大屠殺的學習,了解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野蠻侵略行徑,認識軍國主義的本質及危害,樹立為人類和平、民主、進步事業而奮斗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
2.教學難點:為什么說“盧溝橋事變”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
三、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構思商議盧溝橋上中、日兩軍的對話和動作設計,人物表演等。通過上網、調查訪問、翻尋報刊等方式搜集關于南京大屠殺的罪證資料。
2.教師準備:
閱讀鉆研教材、教學用書,結合學科專業刊物、網絡,學習有關的最新研究信息和成果,完成科學、系統、操作性強的--。
多角度收集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四、教學過程
復習舊課:
課前通過課件播放氣勢雄渾的《松花江上》創設氛圍,喚起學生學習欲望。上課鈴聲響起,停止播放音樂。
師:剛才大家聽到的是什么歌曲?它描寫了什么事件以后東北人們流離失所的情景?
生:《松花江上》 九一八事變.
師: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制造了哪件著名的歷史事件呢?結果如何?有什么意義呢?
生: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從此,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導入新課:
師:回答得很好,說明同學們對上節課知識的掌握很牢固。現在請看這幅圖(展示盧溝橋圖),同學們知道這座橋的名稱嗎?
生:盧溝橋
師:很好,同學們的課外知識很豐富。盧溝橋橫跨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展示盧溝曉月圖)每當太陽未出,月亮未落之時,盧溝橋形成一幅月色迷離的畫面,因此美其名曰“盧溝曉月”,它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數百年來它一直吸引著游人。但是,1937年7月7日晚,日本侵略者的槍聲打破了盧溝橋的寧靜,大家知道是什么事件嗎?(生答:盧溝橋事變)盧溝橋喚醒了一個民族,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四單元第15課《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學習新課:
一、盧溝橋事變:
1.盧溝橋事變
師:首先請同學們觀看一段有關盧溝橋事變的電影片段,請同學們注意盧溝橋事變的時間、地點和發動者。(課件播放《盧溝橋事變》片段)
生:(看電影)
師:相信同學們對盧溝橋事變都有了一定的認識,請同學們一起告訴老師盧溝橋事變的時間?地點?
生:1937年7月7日 北平西南的盧溝橋
師:那么,日軍為什么要進攻盧溝橋?這個問題對同學們來說可能有一點難度,請同學們閱讀課文p.91小字部分的內容找出答案。
生:(閱讀課文,討論問題)
課件展示“盧溝橋事變形勢示意圖”
師:七七事變前北平周圍的形勢怎樣?
生:日軍勢力從東、南、北三面包圍了北平,形勢十分危急。
師:盧溝橋的地理位置怎樣?
生:盧溝橋背靠宛平城,扼平漢鐵路,成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惟一通道,是軍事上的必爭之地。
師:你能講一講盧溝橋事變的大概經過嗎?
讓學生上臺講述盧溝橋事變的大概經過,展示自己口才。
師:同學們課前都有預習,并查閱了有關資料,有幾位同學主動要為同學們表演當時的一個歷史情景。
由幾位男生上臺表演盧溝橋事變時的一個歷史情景。
師:你們從剛才錄像資料和臺上同學的表演中看出日軍和中國守軍各自的態度如何?
生:日軍是多么的驕橫跋扈,蠻不講理;中國守軍大義凜然,義正辭嚴,臨危不懼,誓死捍衛國家主權。
師:面對日軍的侵略,駐盧溝橋的中國軍隊第二十九軍英勇抗戰,(課件展示“中國守軍在盧溝橋上奮起抵抗”、“駐守宛平縣城的中國軍隊出城抗擊日軍侵略行動”圖),其中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都英勇犧牲了(展示兩人圖片并介紹),他們是中國抗日戰爭以來最早犧牲的高級將領。下面老師設計了一個小劇本,請三、四個男生扮演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和其他第二十九軍將士,重演佟麟閣激勵將士,佟麟閣、趙登禹壯烈殉國的情景。
生:學生表演。
師:同學們的表演很精彩,使我仿佛置身于中國軍隊頑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畫面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知同學們有何感想?
生:把自己的生死榮辱同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國家的尊嚴,表現出高度的愛國熱情,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
師:同學們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發言很精彩。確實,他們把自己的生死榮辱同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保衛國家領土的愛國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做出優異的成績才是對先烈們最好的紀念,同時我希望我們班的同學也要繼承這種愛國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與班集體“同呼吸,共命運”!
師:在盧溝橋作戰中,二十九軍組織大刀突擊隊奪橋,戰士們掄起大刀,沖入敵陣,展開激烈的肉搏戰,幾乎全部戰死橋頭。烈士的鮮血染紅了盧溝橋。音樂家麥新為此做《大刀進行曲》,下面我們就欣賞一首歌曲,然后請同學們談談你的感受。
生:( 談感受。)
師:今天北京有佟麟閣路和趙登禹路,就是為了紀念這兩位烈士。保衛盧溝橋的戰斗打得十分激烈,但日軍早就做好了戰爭的準備,來勢兇猛,經過反復爭奪之后,盧溝橋失守了。7月底,平津相繼淪陷。那么,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什么?
生: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全國性抗戰拉開了序幕。
師:為什么說“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
生:(回答問題)
師:剛才這些同學都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全面”兩個字。如何理解“全面”兩個字?一條思路是大家想到的,按事件發展的順序思考,盧溝橋事變是日本蓄謀已久的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侵略的產物,它引起了中國社會矛盾的巨大變化,中華民族最終團結起來抗擊日寇侵略。一條思路是按歷史的橫切面來考查的。所謂“全面抗戰”就是全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總動員的抗戰。
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師: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全國人民強烈要求團結起來抗擊日本侵略軍。在全國人民的強烈要求下,國共兩黨再度攜手合作,共赴抗日。請同學們閱讀p.91-92頁的內容,看一下國共兩黨是如何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
生:盧溝橋事變爆發的第二天,中共通電全國,呼吁全面抗戰,全民抗戰!(師課件展示“中共抗日通電”)
生:7月17日,蔣介石發表廬山講話,表示要對日本的侵略給予抵抗。
生:國共談判,達成協議,將中國工農紅軍改編位八路軍、新四軍(師課件展示“八路軍、新四軍臂章圖”),開赴抗日前線。
生:9月下旬,國民黨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合作宣言,(師課件展示“蔣介石廬山講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戰開始了。
師:(邊講邊多媒體顯示)
二、南京大屠殺
1.“八·一三” 事變
師:當華北戰事一天天擴大的時候,1937年8月13日,日軍又大舉進攻上海,史稱“八一三事變”;日軍占領上海后,分三路進犯南京,國民政府遷都重慶,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城。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政府走了,但是老百姓無法離開。日軍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在南京更是制造了一幕令世界震驚的人間慘劇──南京大屠殺。為什么每年的12月13日 ,南京的上空都會拉響長長的警報?日軍在南京屠殺了多少中國人?
2.南京大屠殺
師:課件播放南京大屠殺錄像片段,看完后,請你告訴老師:南京大屠殺開始的時間、持續時間、屠殺手段、屠殺人數內容。
生:1937年12月 六周
生:集體槍殺、焚燒、活埋、砍頭、軍犬嘶咬。
生:30萬人以上。
師:東京在狂歡,南京卻在燃燒。東京在慶功,南京卻淪為人間地獄。日軍在南京大屠殺時間之長,人數之多,手段之殘忍,另人發指。除了課本上的材料以外,我還請了我們同學在課前搜集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資料,并做成了課件。下面,請××同學來給我們介紹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其他資料。
學生上臺演示自制課件,展示:“日軍在南京舉行入城式、日軍搜捕青壯年,押往南京郊外集體屠殺、日軍殘殺俘虜、遭日軍慘殺的男女尸體遍布南京的溝壑田野、日軍活埋南京和平居民、老人孩子未能幸免、被刺殺后的中國人頭顱、南京遭屠城后的慘象、進行殺人競賽的殺人狂、松井石根受審、谷壽夫受審、東史郎懺悔、南京各界和國際正義人士抗議日本否定侵略、否定南京大屠殺史實、南京各界人士在紀念館舉辦‘燭光祭奠’活動”等圖片,控訴日軍的罪行。
師:當年侵華日軍的暴行罄竹難書,但是現在的日本政府并沒有深刻反省這段歷史,沒有真誠地向受害國人民,尤其是中國人民道歉,反而政府官員一再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新修訂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竟聲稱“南京大屠殺是捏造的,是20世紀最大的謊言”,說“因為是在戰爭期間,即是發生某種屠殺,也并非‘大屠殺’一類的行動。”你認為這種說法站得住腳嗎?
生:站不住腳。
師:我們不否認打仗總要死人的,那是在戰場上你死我活作戰的必然結果。但是日軍是在占領南京之后,對那些已經放下武器的軍人、警察和無辜平民實行屠殺的,并且違背國際公法進入“安全區”殘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所以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它歪曲了歷史真相,其目的是美化侵略戰爭,企圖逃避罪責,蒙混視聽。
師:作為中國人應當如何對待南京大屠殺事件?
生a: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侵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是無窮的災難,絕對不能忘記我們的同胞用生命和鮮血寫就的祈愿:反對戰爭、爭取和平!
生b:炎黃子孫絕對不能忘記對于日本帝國主義的深仇大恨,要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勢力的卑劣行徑,堅決防止法西斯勢力的復活。
生c:我們是頭腦清醒的中國學生,我們還要注意將日本人民同軍國主義分子、右翼分子、新法西斯分子區分開來,盡量幫助那些暫時受到蒙蔽的日本中學生明白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課堂總結:
日本帝國主義經長期準備之后,繼把東北變成它的殖民地的九一八事變后,尋釁發動了全面進攻中國的“七七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它滅亡中國、稱霸亞洲的狂妄計劃。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國共兩黨捐棄前嫌,攜手合作,開始了中華民族的全面抗戰,日本對在侵華戰爭中所犯的滔天罪行必須予以承認,其侵略行為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而南京大屠殺僅僅是這無窮災難中的一個典型。“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必須時刻警惕法西斯幽靈的復活,揭露日本右翼勢力企圖掩蓋歷史真相,抹殺侵略事實的險惡用心。
拓展訓練:
1.戰地采訪:
盧溝橋事變發生后,為了讓國民了解此事,某報戰地記者采訪了29軍軍長宋哲元。請你扮演宋哲元軍長,接受采訪,向全國人民說明盧溝橋事變的真相。
記者:宋軍長您好,請問這次事變是何時發生的?
宋:
記者:是哪一方首先開槍挑起的?
宋:
記者:日軍進攻我方,是不是因為我軍有什么地方觸犯了他們?
宋:
記者:那么,日軍進攻的理由是什么?
宋:
記者:你認為日軍為什么這樣做?
宋:
記者:聽說我軍傷亡慘重,還有幾位高級將領也壯烈殉國了,你可否介紹一下他們的情況?
宋:
記者:宋軍長,您此時一定心情不平靜吧,請你對全國人民說幾句話好嗎?
宋:
記者:謝謝您接受采訪!
2.有一次,一個長期在日本公司工作的中國女青年陪同一位40多歲的日本人去南京出差,離火車開車還有兩個多小時,她建議是否是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去看看,他同意了。他們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里,非常仔細認真地看了所有的文字、照片、實物,包括那累累白骨……
動腦筋:
1.他們看到的場景發生在何時?那累累白骨本應該是多少鮮活的生命?
2.這位日本人看到的他的同胞當年的暴行有哪些?這些暴行在南京持續了多長時間?
這位日本人看完以后,沉默良久,中國人問他:有什么感想?他緩緩地說……
3.如果他是一位右翼分子,他會說什么?如果他不是,會怎么說?
中國人聽了,很有感慨……
4.她會有什么感慨?
推薦作業:
1.調查訪問尋訪本地經歷過抗日戰爭的老人,向鄰居、家人調查,了解日本侵略軍還有哪些暴行?
2.按組完成《寫給日本中學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殺不能忘記》,通過網站《史海聆潮》( )的留言板上傳,老師從中選出優秀的文章在網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