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民族團結(精選2篇)
第11課 民族團結 篇1
第11課 民族團結
教師寄語: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學習目標:
1、掌握民族團結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西部大開發等基礎知識。
2、通過學習“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培養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基本觀點。
3、通過學習,理解并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樹立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重點: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以及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政策。
難點: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完成知識梳理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是什么?
2.西部大開發主要在哪些省市自治區進行?簡單說說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意義。對于如何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你有何合理性的建議?
三、小結
歌謠記憶法
56個民族56朵花,平等團結是一家,
區域自治是國策,共同發展變化大,
如今西部大開發,各族人民樂開花
四、達標測試
1.(•湖北荊州)新中國建立初期,黨中央決定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協商制度 b.社會主義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按勞分配制度
2. (•四川內江)XX年4月,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發生地震。同胞有難,全國人民感同身受,傾力相助。請問我國在藏族聚居地設立的省級行政區域是( )
a.西藏自治區 b.內蒙古自治區 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d.廣西壯族自治區
3.(•浙江寧波)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團結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 ②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
③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④在國家機關統一使用漢字與普通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后,全國共設立了幾個省級民族自治區?( )
a. 2個 b. 3個 c. 4個 d. 5個
5.建國62年以來,我國民族團結之花開得異常鮮艷。這主要得益于我國實行了( )
a.改革開放政策 b.政治協商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國方針
6.新中國成立后,中央 政府為保障西藏地區社會穩定,促進西藏地區經濟發展,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和平解放西藏 b.設立西藏自治區
c.西藏是最早對外開放地區之一 d.建立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
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導少數民族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方式是:( )
a.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b.進行三大改造
c.實行贖買政策 d.進行民主改革
8.為了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的過程中,涌現出支援西藏的好干部是( )
a.孔繁森 b.焦裕祿
c.雷鋒 d.趙夢桃
9.(•湖北宜昌) 閱讀史料,啟迪智慧。
世界上的多民族國家在處理民族問題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國采用的是a. a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實行區域自治.
由于成功地實行a,中國少數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務,民主地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保證了中國各民族不論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權利,共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反對分裂國家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民族關系。
一一摘自《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請回答:
(1)材料中的“a”處指的是我國對少數民族實施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請寫出它的名稱。
(2) 20世紀80年代,國家開始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投入,到90年代,全國80%以上的少數民族地區解決了溫飽問題。你認為這一成就的取得與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哪次轉折性會議有直接聯系?如今我國不斷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額投資,得益于本世紀初我國對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哪一項戰略政策?
(3)和諧的民族關系需要我們共同來維護,請你為營造更加和諧的民族關系提出合理化建議。(不少于兩條)
10.(•廣東廣州)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我軍進入拉薩時,不少人見到拉薩街頭人與狗搶食吃的場景,也有人見到逃跑的農奴被抓住后,激動地說:“解放軍是神兵,是天菩薩派來拯救我們的。”
——摘編自搜狐新聞網
材料二 西藏地區人大代表索朗頓珠說:“我家和西藏百萬農奴一起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經濟權利。現在家里新蓋了8間房子,飼養了3頭奶牛、1頭牦牛、13只綿羊和4頭豬,還買了彩電、立柜、藏式柜等家電家什。”
——摘編自中國軍網
請回答:
(1)從材料一看出當時拉薩人民生活狀態如何?這個地區的解放是在何時得以實現的?在他們心中,解放軍是什么樣的形象?
(2)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今天藏民生活狀況又如何?他們所享有的“政治經濟權利”是通過我國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得以保障的?
(3)當今一小撮分子借奧運之際大搞分裂活動,對此你有何想法?
學后反思
第11課 民族團結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 ①中國在歷史上長期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國的國情和歷史傳統。②各民族長期的經濟文化聯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適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適宜分離的民族關系。③近代以來,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敵、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革命斗爭中,建立了休戚與共的親密關系,形成了相互離不開的政治認同。
2.西部大開發涉及的省、市、自治區有:重慶、四川、云南、貴州、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內蒙古、廣西等12個。
意義:有利于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實現各民族生活的共同富裕;實施西部大開發,可以促進西部生產力的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進一步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有利于增進各民族之間的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和邊疆的穩定等。
建議:進一步落實各項民族政策;幫助他們根據本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發展民族經濟;中央從財力、物力和人力上要給予大力的支援,更好的落實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實行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
四、達標測試
1.c 2.a 3.a 4.d 5.c 6.c 7.d 8.a
9.(1)答案:民族區域自治。(2)十一屆三中全會。西部大開發。
(3)答案示例:國家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投資、國家派干部和大學畢業生支援少數民族建設、關心少數民族的生活,提高少數民族的生活水平等等。(只要符合題意,寫出2條或以上的建議的,表述準確即可。)
10.(1)生活困苦,條件惡劣,地位低下;1951年5月;“菩薩”或“神兵”的形象。(2)今天拉薩人民已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西藏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維護國家的安定與統一是每個國人的責任和義務。
第11課 民族團結 篇2
【課程導入】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同學們,從上面人物的服飾中,你能辨認出他們分別屬于哪個民族嗎?你知道我國一共有多少個民族?他們是怎樣相處和發展的呢?
【知識網絡】
【學習探索】
1.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有56個民族。為了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我國在少數民族聚集區實行什么政策?這一政策有什么好處?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區與一般的省、市、縣有什么不同?
2.假設你是一名導游,要帶領一批外國朋友到新疆游覽。途中,你要向大家介紹新疆地區的歷史文化、主要民族、風土人情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變化。請結合所學知識并查閱相關資料,寫出一篇導游詞。
3.調查一下你周圍的同學,看看他們中間有沒有少數民族?這個少數民族又有哪些節日和風俗習慣呢?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我國建立的省級民族自治區有( )。
a.二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一項是( )。
a.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b.少數民族自治區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
c.黨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共同發展
d.西藏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
【資料:】
據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大陸共有12.953 3億人。其中漢族115 940萬人,占總人口的91.59%;各少數民族106 43萬人,占總人口的8.41%。人口在1 0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壯族和滿族兩個,人口在10萬以下的少數民族有20個。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有1 617.88萬人,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及云南、廣東等省。1958年,我國設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以實現。
滿族人口為1 068.23萬人,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以遼寧省為最多。滿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12世紀時,滿族的祖先女真曾建立了金朝;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后,于1635年定族名為滿洲;19xx年辛亥革命后,稱為滿族。
回族人口為981.68萬人,主要分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青海、河南、河北、山東等省也分布有大小不一的聚居區。回族分布廣泛,是我國分布最廣的一個少數民族。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
維吾爾族人口為839.94萬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族是我國西北部的一個古老民族,唐朝時被稱為回鶻。“維吾爾”的意思是“團結”“聯合”。新中國成立后,于1955年設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蒙古族人口為581.39萬人,主要聚居于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青海、甘肅、黑龍江等省。蒙古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盛行的體育運動之一是賽馬,歌唱的是駿馬,跳的舞蹈是《牧馬舞》《馬刀舞》,連最有名的樂器也叫馬頭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于1947年,是我國建立最早的一個民族自治區。
藏族人口為541.6萬人,主要聚居于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云南、甘肅等省。20世紀50年代,西藏地區還保持著“政教合一” 的封建農奴制。1959年,黨領導西藏人民進行民主改革,使廣大藏族人民獲得了新生。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
【思維拓展】
xx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廣大工作者以驚人的毅力和勇氣戰勝各種困難,成功解決了高原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創造了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跡。
青藏鐵路的建成,將給西藏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哪些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