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洋務運動(精選3篇)
第5課 洋務運動 篇1
第6課 洋務運動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在客觀上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重要步伐,又具有明顯的保守性;
掌握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主要內容
能力目標 綜合理解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內容等
情感目標 從歷史發展趨勢觀察,洋務運動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但它作為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卻明顯地失敗了
[教學重點] 洋務運動的概況
[教學難點]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學習方法]
1、學生閱讀課文、插圖、資料等內容,根據教師的提問在書上劃出或標注答案。解決自主學習中的導學問題。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沒有解決的問題。
3、整理導學案,記憶重點問題。
[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快速瀏覽課本并解答下列問題,解答的同時要劃在課本上,并盡量記住。)
1、 戰爭后,清政府中一些握有實權的官僚主張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的機器設備與科學技術,興辦___________,這些人被稱為___________。
2、洋務運動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在地方有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等
3、從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創辦的企業中,屬于軍事工業的是______________
4、 洋務派籌辦海軍的時間是____________--洋務派籌建的海軍是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5、洋務派興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間是 年
6、 標志了洋務運動徹底破產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洋務派興辦的新式學堂,培養的人才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 、洋務運動內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共同提高)
1、有人說,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想一想,這種說法對不對? 為什么?
2、結合現實,談談洋務運動的哪些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今天借鑒和吸取?
達標檢測
1、洋務派進行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
a. 利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 b. 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c. 抵抗外國侵略 d.發展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
2、中國近代有這么一個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簽定屈辱條約,有創辦洋務,這個人是(
a、曾國藩 b、李鴻章 c、左宗棠 d、 張之洞
3、某同學想了解洋務運動的有關史實,你認為他應收集下列哪些人物的資料比較妥當
①曾國藩 ②林則徐 ③李鴻章 ④ 左宗棠 ⑤ 洪秀全 ⑥ 張之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4、下列活動中,由洋務派籌劃進行的是
①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②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③創辦新式學堂 ④開辦民用工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如果你是清末的一位讀書人,希望從事外交工作來救國,你應進入何處培養你的外語能力
a、福州船政局 b、輪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總局 d、京師同文館
6、甲午戰敗以后,李鴻章傷感地反省,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洋務運動
a、是一次失敗的自救運動 b、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 c、培養了中國的第一批技術人才 d、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
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國的文館制度比西方好,只是軍事武器不如他們。……
西方人的大炮能攻能守,天下無敵。”
——李鴻章
材料二 西方國家國土面積均不過千里或數百里,可是每年國家收入都以百萬計,主要是收取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人口等稅收。中國如果不早點變法,向西方學習,一貧對富,以弱對強‘沒有不失敗的。
——李鴻章
請回答:
(1) 材料一中李鴻章的觀點是什么?導致了什么行動?
(2) 材料二中李鴻章的觀點有什么變化?又導致了什么行動?
(3) 你認為這些行動對近代中國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嗎?為什么?
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查治國之道,在乎自強。而審時度勢,則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以制器為先。 ──奕訢
材料二 輪船之速,洋炮之遠,在英、法則夸其所獨有,在中華則震于所罕見。若能陸續購買,據為己物,在中華則見慣而不驚,在英、法亦漸失其所恃。……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曾國藩
材料三 丁日昌擬設廠造耕織機器,曾國藩與臣(李鴻章)疊奏請開煤鐵各礦,試辦招商輪船,皆為內地開拓生計起見,蓋既不能禁洋貨之不來,又不能禁華民之不用。……但使貨物精華與彼相埒,彼物來自重洋,勢不能與內地自產者比較,我利日興,則彼利自薄,不獨有益厘餉也。──李鴻章
請回答:
(1)上述材料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張?其代表人物是哪些?
(2)上述材料體現了這一派別的哪些主張?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試對洋務運動作一評價。
知識鏈接
(知識拓展遷移,開闊視野,提高能力)
張之洞與漢陽鐵廠
1889年,兩廣總督張之洞為抵制洋鐵入口,擬在廣州籌建煉鐵廠。不久,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遂將鐵廠移建湖北,并于1890年在漢陽開工興建。1893年,漢陽鐵廠基本完工,計有煉鋼廠、煉鐵廠、鑄鐵廠等10個分廠,雇有外國技師約40人,工人約3 000人。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大規模的鋼鐵企業,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廠。
在對冶煉工業毫無經驗、也缺乏知識的情況下,張之洞辦鐵廠不免有許多失誤之處。他還不知道什么地方有煤礦、什么地方有鐵礦,就貿然決定在廣東建立鋼鐵廠。幸而他調到湖北,將鐵廠設在了漢陽,在不遠的大冶找到了鐵礦。在向英國訂購煉鋼爐時,駐英公使薛福成告訴他,必須先將煤鐵寄廠化驗,然后才能根據煤鐵的質地決定選用什么樣的煉鋼爐。張之洞自己對這些科學道理全然不知,也未派人考察,便答復說:“以中國之大,何所不有,豈必先覓煤鐵而后購機爐?但照英國所用者購辦一份可耳。”結果,從英國買回的三座煉鋼爐中有兩座酸性機爐,不適合漢陽鐵廠所用的含磷較多的大冶鐵礦,產品質量低下。這時,張之洞才知道他所購的是酸性機爐,不能去掉鐵礦中的磷,鋼含磷太多,便易脆裂。直到張之洞花巨款將原來的機爐改為堿性配置的機爐后,漢陽鐵廠才煉出了合格的馬丁鋼。
如果張之洞在購買煉鋼爐時聽取一下別人的建議,或者派人去國外鋼鐵廠實地考察一下,這些決策的失誤都是可以避免的。漢陽鐵廠開辦后,經費開支一直很大,而其產量卻很低,產品質量又差,銷路不廣。這種狀況使鐵廠很難維持下去。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財政更為困難,已無力為鐵廠籌撥經費。1896年,漢陽鐵廠被迫改為官督商辦。
通過資料分析,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為何會失敗了呢?
第5課 洋務運動 篇2
第6課 洋務運動
基礎知識
了 解
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所以在客觀上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重要步伐,但是又具有明顯的保守性
掌 握
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主要內容(企業類別或階段劃分)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綜合理解
本單元標題“近代化”就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出路的過程。其主要內容有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
討論分析
文的基礎上討論分析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及其局限性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辯證態度
從歷史發展趨勢觀察,洋務運動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但它作為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卻明顯地失敗了
思想意識
我們批判清政府禍國殃民的行徑,對于它的“自救”本能要有清醒的認識;同時我們也要正確認識洋務運動在客觀上所起的進步作用,懂得只有承認落后、愿意學習先進文化,才有擺脫落后的可能教學重點 洋務運動的概況 教學難點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哪些危害?(北京再次被外國軍隊占領,戰爭和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北京兩次被外國軍隊侵占的情況有哪些不同?
聯軍名稱
侵略國
占領年代
清朝帝、后
英法聯軍
英、法
1860年
咸豐、慈禧
八國聯軍
英、法、俄、美等
19xx年
光緒、慈禧組織學生閱讀“導言框”,了解洋務運動期間制造的軍艦性能,教師指出:英法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燒了圓明園后,清政府一些官員主張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的統治,形成了所謂“洋務派”。他們所從事的與老外打交道的過程被稱作洋務運動。平遠號軍艦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制造出來的 小結、過渡:這是一場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它在中國歷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呢?請看新課。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一、“自強”與“求富”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25——27頁本目的內容,并根據《中國歷史填充圖冊》第10頁的練習題,由學生自己先在課本上做讀書標記,然后與組內同學互相補充訂正,接著當堂進行“接龍”活動。(第一個學生由教師指定,其余由答對的學生選擇自己準備考察的對手,答錯者不得分,答對者得分并有權提問一個同學。出題者可看教材,“接龍”者不能看書,其他人不許插嘴提示。) 1、列舉洋務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中央代表是恭親王奕訢,地方代表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 2、洋務派先后提出什么口號?(先“自強”——軍事上,后“求富”——經濟上) 3、洋務運動主要內容是什么?(前期舉辦近代軍事工業,后期還興辦近代民用工業、籌建海軍、興辦新式學堂等) 4、據圖填表,認識洋務運動興辦的近代工業(分為軍事和民用兩種,要求工業名稱與人名、地名“對號入座”)
地名
安慶
上海
上海
武昌
漢陽
福州
工業名
內軍械所
江南制造總局
輪船招商局
湖北織布局
鐵廠
船政局
人名
曾國藩
曾國藩、李鴻章
李鴻章
張之洞
張之洞
左宗棠
類別
軍事
軍事
民用
民用
民用
軍事二、洋務運動的評價 學生閱讀21——28頁課文(包括小字)、插圖、“自由閱讀卡”等,思考回答: 1、從洋務派的目的來看,洋務運動具有什么樣性質?(是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2、從封建統治者的目的來看,洋務運動是失敗了。但是它卻在客觀上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它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刺激并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3、最近有的影視劇對李鴻章進行了莫名其妙的美化,把他塑造成“愛國者”了!但是,把課本27頁“文獻資料·李鴻章的自白”與民間“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說法相對照,能說李鴻章是愛國的嗎?(允許學生爭論,發表各自觀點,只要“自圓其說”就給分)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學生當堂完成28頁“練一練·選擇連線”
曾國藩
李鴻章
張之洞
左宗棠安慶內軍械所輪船招商局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福州船政局2、布置學生課外完成[自我測評]。 3、鼓勵學生自選《中國歷史填充圖冊》第10頁練習題剩余部分進行練習。 4、提醒學生預習第7課《戊戌變法》。
第5課 洋務運動 篇3
第5課 洋務運動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歷史基礎知識。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洋務運動的分析,使學生認識: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但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從而對學生進行辯證發展地看待歷史事物的教育。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洋務運動,使學生了解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進程,樹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意識。培養學生“求實、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洋務運動的概況。
難點: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收集資料、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2、給出預習目標,指導學生預習。(全體學生)
二、學生準備
全體學生據預習目標預習課文。
學法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為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本主題概述:所謂中國近代化,即中國資本主義化,也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本主題內容有: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
學習新課:
一、檢查預習目標。(找一排學生依次回答)
1、洋務派的產生(目的、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時間)
2、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及其代表
3、洋務派創辦的民用工業及其代表
4、京師同文館等新式學堂的創辦
5、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的建立
6、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二、組織學生按小組對“洋務運動的評價”進行辯論。
一半為正方,另一半為反方。正方的觀點是洋務運動包含許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國成功地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觀點是洋務運動并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最終也只是以破產告終。
教師歸納小結,對洋務運動作出客觀、全面的評價:首先,指出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甲午中日戰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宣告洋務運動破產。這其中的原因固有許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觸動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舊,這是洋務運動破產的根本原因。其次,充分肯定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其積極作用表現在:第一,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第二,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第三,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三、老師據大綱強調重點(指導學生掌握):
1.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及其代表。
2.洋務派創辦的民用工業及其代表。
3.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四、多媒體展示。
五、課堂展示。
指導學生列表反映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及其代表。
六、布置作業。
1、完成《學習與評價》
2、預習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