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洋務運動
第6課 洋務運動
基礎知識
了 解
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所以在客觀上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重要步伐,但是又具有明顯的保守性
掌 握
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主要內容(企業類別或階段劃分)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綜合理解
本單元標題“近代化”就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出路的過程。其主要內容有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
討論分析
文的基礎上討論分析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及其局限性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辯證態度
從歷史發展趨勢觀察,洋務運動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但它作為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卻明顯地失敗了
思想意識
我們批判清政府禍國殃民的行徑,對于它的“自救”本能要有清醒的認識;同時我們也要正確認識洋務運動在客觀上所起的進步作用,懂得只有承認落后、愿意學習先進文化,才有擺脫落后的可能教學重點 洋務運動的概況 教學難點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哪些危害?(北京再次被外國軍隊占領,戰爭和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北京兩次被外國軍隊侵占的情況有哪些不同?
聯軍名稱
侵略國
占領年代
清朝帝、后
英法聯軍
英、法
1860年
咸豐、慈禧
八國聯軍
英、法、俄、美等
19xx年
光緒、慈禧組織學生閱讀“導言框”,了解洋務運動期間制造的軍艦性能,教師指出:英法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燒了圓明園后,清政府一些官員主張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的統治,形成了所謂“洋務派”。他們所從事的與老外打交道的過程被稱作洋務運動。平遠號軍艦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制造出來的 小結、過渡:這是一場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它在中國歷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呢?請看新課。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一、“自強”與“求富”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25——27頁本目的內容,并根據《中國歷史填充圖冊》第10頁的練習題,由學生自己先在課本上做讀書標記,然后與組內同學互相補充訂正,接著當堂進行“接龍”活動。(第一個學生由教師指定,其余由答對的學生選擇自己準備考察的對手,答錯者不得分,答對者得分并有權提問一個同學。出題者可看教材,“接龍”者不能看書,其他人不許插嘴提示。) 1、列舉洋務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中央代表是恭親王奕訢,地方代表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 2、洋務派先后提出什么口號?(先“自強”——軍事上,后“求富”——經濟上) 3、洋務運動主要內容是什么?(前期舉辦近代軍事工業,后期還興辦近代民用工業、籌建海軍、興辦新式學堂等) 4、據圖填表,認識洋務運動興辦的近代工業(分為軍事和民用兩種,要求工業名稱與人名、地名“對號入座”)
地名
安慶
上海
上海
武昌
漢陽
福州
工業名
內軍械所
江南制造總局
輪船招商局
湖北織布局
鐵廠
船政局
人名
曾國藩
曾國藩、李鴻章
李鴻章
張之洞
張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