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洋務運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歷史知識;通過對洋務運動的作用的客觀分析,提高學生運用辯證發展的觀點看待歷史事件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感知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辦洋務以維護清朝封建統治為目的,進而創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興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雖未達到富強,但卻使中國邁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養學生史論結合、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洋務派既要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又阻擋不了外國的侵略,結果導致洋務運動的破產。洋務運動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本國封建經濟起到了一定的解體作用,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本課重點
洋務運動的概況: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培養人才、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本課難點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資源
多媒體教學課件(ppt演示文稿和視頻)
教學方法
1、師生互動交流法。
2、說、評、議結合法。
3、系統知識歸納法。
4、中外歷史聯系法
學習準備
閱讀收集洋務派和洋務運動的人物、事件資料。
板書設計
第6課 洋務運動
一、“自強”與“求富”
1、洋務派出現的背景、代表
2、洋務運動出現的目的、時間、口號
3、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
(1)前期: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2)后期:開辦民用工業
(3)籌建海軍
(4)開辦新式學堂
二、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1、洋務運動的破產
2、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過程
[導入]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又受到太平天國運動的沉重的沖擊,統治已是風雨飄搖,面對殘酷的現實,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分化,在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次統治階級內部的自救運動。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洋務運動。
[新課內容]
一、“自強”與“求富”
師:要了解洋務運動,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洋務派?
生:洋務派,是指利用西方先進科技來維護清朝統治的官僚集團。
師:洋務派是怎么出現的呢?
生: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者在內政外交上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
師:洋務派的代表有哪些人?
生:洋務派在中央以奕䜣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
師:洋務運動的時間
生:19世紀60-90年代
師:對,其中60-70年代是前期,70-90年代是后期,前期和后期的口號什么?發展的重點各是什么?
生:前期:“自強”重點發展軍事工業
后期:“求富”重點發展民用工業
師:其他還有什么內容
生:創辦新式海軍;興辦新式學堂,培養近代人才
師:洋務派首先試圖采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一批近代軍事工業,達到其維護清統治的目的。那么洋務派舉辦的軍事工業有那些?
生:(看教材小字)列舉出軍事企業的舉辦者、名稱、特點。
時間 舉辦者 企業名稱 企業在當時的特點
1861年 曾國藩 安慶內軍械所 洋務派興辦的第一個軍事工業
1865年 李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