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洋務運動教案
第六課 洋務運動教案第一部分:教案內容
【教學設計】
教學思路:
在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感知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辦洋務以維護清朝封建統治為目的。創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興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雖未達到求富,但卻使中國邁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從而由感知歷史到逐步積累歷史知識,進而培養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方法,以及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善于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從多種途徑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窘虒W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歷史基礎知識。
通過對洋務運動的分析,使學生認識: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但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從而對學生進行辯證發展地看待歷史事物的教育。
二、過程與方法
重點:洋務運動的概況。
難點: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洋務派主張中體西用,借以自強求富。他們既要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又阻擋不了外國的侵略,結果導致洋務運動的破產。洋務運動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本國封建經濟起到了一定的解體作用,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教學流程】
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所謂近代化,就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而洋務運動則是中國走向近代化的開始。
同學們請看本課導入框中的內容?蛑兄畧D是洋務運動期間,由中國工匠獨立制成的鐵甲艦“平遠號”。它的性能不亞于北洋艦隊從外國購買的“遠”字號戰艦。在甲午海戰中,“平遠號”一炮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水雷室,震驚敵艦。那么,什么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又有哪些?這是我們在本課中將要學習到的內容。
為什么會興起洋務運動?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28頁第一段的內容。
答: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內外交困。統治集團內部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
兩次鴉片戰爭都以清政府的妥協投降、簽訂不平等條約而告結束。兩次鴉片戰爭中國的失敗,驚醒了地主階級中一些較先進、開明的人士。他們認識到了列強的船堅炮利是導致兩次戰爭中國失敗的主要原因,開始拋棄原有的夜郎自大的觀念,逐漸地向西方靠攏。他們開始用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方式來試圖挽救清朝的統治,鎮壓人民的反抗。這部分人中有的成了后來的洋務派。在他們的努力下,洋務運動興起于中國的大地上。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28頁第一段的內容,從中找出洋務派的代表人物。
答:在中央是恭親王奕訢,在地方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
洋務派是當時清朝地主階級中較開明的一派,他們是在長期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對洋槍洋炮的作用有了親身的體會。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他們逐漸認識到中國正面臨著幾千年來的“大變局”,傳統的一套措施已經不能應付新的形勢,認為必須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長技”,才能挽救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擔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在中央政府中獲得了恭親王奕訢的支持。他們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長技”的認識,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六十年代初,他們所看到的“長技”,僅僅是船堅炮利,因此大力引進軍事裝備和軍工生產,創辦制造局、船政局等。后來,他們進一步認識到經濟力量是軍事力量的基礎,“必先富而后能強”,于是著手建立近代工礦交通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