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洋務運動》教學設計
曾國藩 江南制造總局 是當時規模最大的軍事工業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清政府設備最齊全的船舶制造廠
師:洋務派在70年代以后,將重點轉向民用工業,請你列舉出幾例?
生:(結合課外收集資料)
時間 舉辦者 企業名稱 企業在當時的特點
1872 李鴻章 輪船招商局 近代第一個輪船公司
1893年
張之洞
漢陽鐵廠 中國第一個近代化鋼鐵公司
1893年 湖北織布局
師:清朝什么時候開始籌劃、有什么成就呢?
生:從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
師:洋務派還有一個重要的舉措──培養人才,主要措施是什么?
生:創辦新式學堂。洋務派為適應中外交涉和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開始創辦新式學堂。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它以培養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為宗旨。此后,洋務派在各地相繼開辦了一些科技學堂和軍事學堂,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
二、洋務運動的評價
師:洋務運動破產的標志是什么?
生: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的失敗。
師:原因是什么?
生:學生根據收集的材料進行討論后進行總結。
(1)西方列強并不希望中國富強。
(2)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
(3)缺乏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
(4)立新而不破舊,沒有徹底變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師:進一步闡述。
首先,指出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甲午中日戰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宣告洋務運動破產。這其中的原因固有許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觸動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舊,這是洋務運動破產的根本原因。
其次,充分肯定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其積極作用表現在:第一,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第二,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第三,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課堂鞏固]
師:甲午中日戰爭后,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請你分析李鴻章的心情如何?(放視頻)
生:甲午戰敗后,李鴻章被迫承認標榜“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失敗了的無奈心理。
總結:19世紀60-90年代,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倡導和推行了以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引進機器生產為中心的洋務運動。這一運動,雖未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它給近代中國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東西,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從而使古老的中國開始順應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