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教案(精選2篇)
《紅軍長征》教案 篇1
紅軍長征 教案
【授課時間】 【授課班級】
【授課題目】紅軍長征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課標要求:講述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故事,體會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認識中國革命歷程的 艱難曲折。
1、 識記與理解
①記住紅一方面軍長征開始和三路主力紅軍勝利會師的時間;
、谡莆兆窳x會議召開的時間和主要內容;
、劾斫饧t軍被迫戰略轉移的原因;
④概述紅軍長征的艱苦歷程。
2、 能力與方法
、偻ㄟ^分析遵義會議前后紅軍所面臨的不同革命形勢,把我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谕ㄟ^讓學生概述紅軍長征的艱苦歷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并結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圖》,增強學生的讀圖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倭私庵袊伯a黨和人民軍隊發展的艱難歷程,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軍隊的感情。
②體會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認識“長征精神”的深刻內涵。
、垠w會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革命危機關頭力挽狂瀾的偉大魄力,感受偉大的人格力量。
、苄蕾p毛澤東詩詞《長征》,體會一代偉人文韜武略的風采。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遵義會議,中央紅軍長征的路線。
2、 難點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授課類型】新授課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方法】閱讀法、觀察法、討論法、表演法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導入:
活動:30秒的時間能擊掌多少下呢?帶著心中預估的數字,讓我們試試吧!
。▽W生活動)
看來大家實際做到的數字遠遠超過自己的預估,相當的有潛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見識一下一支軍隊的潛力。
。úシ鸥锩枨哆^雪山草地》)
(師)據美國著名記者斯諾統計:曾經有一支軍隊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占領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此外還打敗或躲過追擊的中央軍。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要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近乎奇跡。
。◣煟┐蠹抑肋@支創造奇跡的軍隊叫什么名字嗎?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
(生)紅軍長征。
。◣煟┘t軍為什么要進行長征呢?在長征過程中戰勝了怎樣的艱難險阻呢?表現了怎樣的精神和氣概呢?下面讓我們走進長征。
中共蘇區反“圍剿”敵我力量對照表
項目
次數 國民黨
軍隊 中央
紅軍 人數
比例 紅軍
指揮者 戰略戰術
第一次 10萬 4萬 約2.5:1 毛澤東 制定和執行符合根據地特點的戰略戰術,如:避敵主力、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打敵虛弱
第二次 20萬 3萬 約7:1
第三次 30萬 3萬 約10:1
第四次 40萬 7萬 約4:1 周恩來、
朱德
第五次 50萬 8萬 約6:1 李德、
博古 制定了違背根據地實際情況的“左傾”戰略戰術,如“全面出擊”
。◣煟┱埓蠹医Y合圖表和教材第一個指目,思考以下問題:
①紅軍反“圍剿”戰爭的結果是什么?
②根據紅軍反“圍剿”戰爭的結果,說說你認為在戰爭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③請用一句話概括紅軍長征的原因?
下面我們請同學來回答這些問題:
學生:第一個問題:前四次反“圍剿”戰爭的結果是勝利,但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的結果是失敗。
學生:第二個問題:戰爭的勝敗不在于力量的懸殊而在于正確的軍事思想和戰略方針。
學生:第三個問題:黨中央主要領導人執行“左”傾冒險主義方針和政策,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煟旱谖宕畏础皣恕睉馉幍氖,使得紅軍被迫開始了25000里長征。下面請大家看書第二個指目和第三個指目,思考并解決以下問題:
、僬埜鶕t軍長征過程,制作一張紅軍長征路線的簡圖(每小組合作制作一張)。
、诩t軍長征的時間和出發點在哪里?
、圩窳x會議召開的時間和內容是什么?
④為什么說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菡埓蠹抑v講長征路上讓你感動的故事吧!
(師):下面讓我們跟隨紅軍的腳步一起去重溫波瀾壯闊的紅軍長征。紅軍長征的時間和出發點在哪里?
。ㄉ1934、10 江西瑞金
(師):接下來的是?
。ㄉ和黄扑牡婪怄i線
。◣煟翰恢烙袥]有人知道這個階段的故事呢?請上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突破四道封鎖線
紅軍開始長征后,敵人在前進的道路上派重兵設下了四道封鎖線,被稱為銅墻鐵壁,堅不可摧。王明、博古等左傾錯誤的領導人指揮紅軍拼命突圍,紅軍損失慘重,付出慘重代價,由8萬人銳減到3萬多人。此時蔣介石在紅軍通往湘西的路上,布置新的防線。如果紅軍此時決定去和紅2、6軍團會合,等于戶口偷食。在危急時刻毛澤東提出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挺進,得到了多數人的贊同。接著紅軍強渡烏江,占領遵義城,并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 (師)謝謝這位同學。那么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和內容是什么?又為什么說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生):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1935、1;內容是①批判了黨中央領導人在軍事上、組織上的錯誤;②肯定毛澤東關于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
(師)又為什么說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ㄉ孩俳Y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②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煟┳窳x會議后紅軍的足跡到了哪里呢?
(生):四渡赤水
。◣煟翰恢烙袥]有人知道這個階段的故事呢?請上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ㄉ┧亩沙嗨
四渡赤水之戰,是中央紅軍在川黔滇邊地區進行的一次出色的運動戰。一渡赤水,集結扎西,待機殲敵;二渡赤水,回師遵義,大量殲敵;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烏江天險,調動并擺脫敵人。四渡赤水戰役歷時三個多月。這次戰役,紅軍實行高度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于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迂回穿插于敵人數十萬重兵之間,積極尋求戰機,有效地殲滅敵人。
。◣煟涸跀[脫國民黨圍追堵截之后,紅軍接下來去了哪里?
(生):巧渡金沙江
(師):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這個階段的故事呢?請上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ㄉ┣啥山鹕辰
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后,兵鋒直指貴陽。蔣介石調滇軍主力來貴陽支援,紅軍迅速行軍到昆明,虛晃一槍之后,飛奔到金沙江最近的三個渡口——龍街、皎平和洪門,勢必搶在追兵來到之前拿下渡口,繳獲船只,以保證全軍渡江。當時由漢、彝、納西等各族船工擺渡,在紅軍物質和精神鼓勵下,他們打破了“夜不渡皎平”的舊俗,夜以繼日來回擺渡,7條船7天渡完2萬人。紅五軍團竭盡全力阻擊蜂擁而至的追兵,掩護主力,自己時刻面臨與主力失去聯系,甚至全軍覆沒的危險。第五軍團參謀長陳伯鈞因善于殿后,被戲稱為“鐵屁股”。渡金沙江時,紅五軍團奉命在石板河阻擊追兵、掩護皎平渡的主力渡江。在險山惡林中,全軍團頑強阻擊三晝夜,把追來的國民黨中央軍牢牢擋在僅有的一條道路上。大部隊渡過江后,五軍團交替掩護脫離敵人,也安全渡過金沙江。他們完成擺渡后鑿沉了7條木船,對尾隨而來的敵人關上了追擊的大門,使國民黨軍只能看著紅軍丟棄的一雙雙破草鞋而望江興嘆。通過廣闊戰場上的機動戰,調動和打擊敵人,并最終實現渡江北上,取得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勝利,是毛澤東高超的指揮藝術的生動體現,是紅軍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典范。
。◣煟呵啥山鹕辰蟮募t軍下一站會師哪里呢?
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
師: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這個階段的故事呢?請上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ㄉ╋w奪瀘定橋
23名勇士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三名戰士在王友才的率領下,緊跟在后,背著槍,一手抱木板,一手抓著鐵鏈,邊前進邊鋪橋板。當勇士們爬到橋中間時,敵人在東橋頭放起大火、妄圖以烈火阻擊紅軍奪橋。勇士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烈焰,高喊“同志們,這是勝利的最后關頭,鼓足勇氣,沖過去!莫怕火,沖呀!敵人垮了,沖呀!”廖大珠一躍而起踏上橋板,撲向東橋頭,勇士們緊跟著也沖了上來,抽出馬刀,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此時政委楊成武率領隊伍沖過東橋頭,打退了敵人的反撲,占領了瀘定城,迅速撲滅了橋頭大火。整個戰斗僅用了兩個小時,便奇絕驚險地飛奪了瀘定橋,粉碎了蔣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險將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美夢。
。◣煟╋w奪瀘定橋之后,紅軍會在遭遇怎樣的險阻呢?
。ㄉ┡姥┥健⑦^草地。
。◣煟┎恢烙袥]有人知道這個階段的故事呢?請上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爬雪山
夾金山海拔4500多米,山上終年積雪,寒冷還缺氧。朱德總司令通報全軍:必須在山下吃一頓飽飯,喝一些辣椒湯,盡可能多帶一些干姜、辣椒,在攀越峰頂體力不支時嚼碎吃下去,以刺激精神。 還要求:每人都要將破衣、破氈子剪成條,牢牢包在腳上,以免凍傷腳。 穿著單衣的紅軍翻越雪山時,越走越冷,指戰員們只好把背包中的被子打開披在身上,嚼著辣椒,在有力的政治動員下爬山。面對高度嚴寒和極度缺氧,指戰員們要靠自身運動產生的熱量驅走寒冷,此時紅紅的辣椒也成了紅軍翻越大雪山的救命之果。靠著頑強的毅力,穿著夏裝的紅軍終于戰勝了雪山。
《金色的魚鉤》
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我和兩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走得慢,老班長留下照顧我們。 才半個月,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長為沒吃的發愁時,他發現池塘邊有魚,便給我們釣魚,做魚湯喝。 我從未見老班長吃過一口魚,而他卻說吃過了。于是,一天吃完飯,我悄悄地跟在老班長身后,見他只吃草根和剩下的魚骨頭。老班長看我發現了這事,就給我講弄吃的不易,讓我別告訴那兩個小同志。 漸漸地接近草地邊了,可我們病得越來越重,老班長也 瘦得皮包骨頭。這天,老班長說要好好弄點吃的。我們就四處找野菜,拾干草,老班長去釣魚,過了很久,也不見老班長回來,我們在一個池塘邊發現了老班長。當我們費了很大勁才弄好魚湯時,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 老班長鼓勵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地,自己卻慢慢地閉上了眼睛。我們撲在老班長身上,抽噎了很久。我把魚鉤包好,想等革命勝利了,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里,讓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它。
。◣煟┻^草地之后,紅軍繼續北上,在哪里與陜北紅軍會師呢?
。ㄉ1935年10月,在陜北吳起鎮會師。
。◣煟┠羌t軍三大主力是什么時候在哪里會師的呢?
。ㄉ936年10月,紅四軍、紅二軍、紅一軍,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靜寧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
。◣煟⿻䦷熤蟮拿珴蓶|欣喜若狂,寫下了著名的《七律.長征》,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大聲朗讀,感受紅軍的喜悅。
學生活動——全班齊聲朗讀《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煟╅L征勝利了之后,毛澤東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毛澤東為何會如此高度的贊揚紅軍長征呢?請大家看書最后一個指目回答。
。ㄉ馘憻捄涂简灹酥袊伯a黨和紅軍,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留下了關榮的革命傳統。②極大地鼓勵了全國人民,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煟┙衲晔羌t軍長征勝利95年,鳳凰網報道有位英國人李愛德重走長征路,也有中國人李建設夫婦重走紅四方面軍長征路,在采訪他們為什么要重走長征路的過程中,他們只說為了回顧艱難歷程,弘揚長征精神,那么到底什么是長征精神呢?
(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師)紅軍長征固然雄壯而熱血沸騰,留下的長征精神也值得我們細細回味,下面讓我們進入到實戰演練階段,看看大家能否像紅軍一樣克服一個個的難題。
1、紅軍長征的時間是( )
a.1935.1b.1934.10c.1930.10
2、紅軍長征的原因是( )
a.受“左”傾錯誤思想影響,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利
b.革命根據地力量強大c.日本侵華導致民族危機嚴重
3、中國共產黨生死攸關轉折點的會議是( )
a.八七會議b.遵義會議c.中共一大
4、1935年10月,毛澤東寫的《七律.長征》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的詩句。詩中的“三軍”指的是( )
a.陸海空三軍b.紅一、二、四方面軍c.紅一方面軍
5、以下是長征中的重要歷史事件,它們的先后順序應是( )
、僮窳x會議②飛奪瀘定橋③會寧會師④四渡赤水
a.①②④③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6、紅軍長征勝利的原因是( )
①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②全黨全軍和軍民之間的大團結③紅軍戰士堅定的革命信念
a.①b.①②c.①②③
7、標志著長征結束的事情是( )
a.吳起鎮會師b.紅軍三大主力會師c.紅四方面軍和紅一方面軍會師
小結:(師)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征。下面讓我們在當下最著名的沙畫表演中去細細品味紅軍長征和長征精神。
(播放視頻——沙畫《十送紅軍》)
《紅軍長征》教案 篇2
備課資料
〖自主梳理〗:
一、長征的開始
1.反“圍剿”失利: ____年秋,蔣介石調集百萬大軍,向革命根據地發動第___次“圍剿”。 _____等人命令紅軍全線出擊,紅軍屢戰不勝,根據地日益縮小,敵軍逼近瑞金。
2.突圍長征: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面軍,從_____、_____等地出發,突圍長征。
二、遵義會議
1.時間、地點:___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2.會議內容:
、艜h批評了______等人在軍事上的錯誤,肯定了______指揮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
、聘慕M了_________,增選______為政治局常委。
3.會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決定由______代替博古負總責。接著成立由____、____、____組成的三人軍事小組,負責全軍的_____。
4.歷史意義:遵義會議確定了以______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和紅軍,成為_______和_______上________的轉折點。
三、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
1.艱難過程:遵義會議后,紅軍四渡______,巧渡______,跳出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強渡____、飛奪____,翻過_____,走過__________。
2.勝利會師: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______,與________根據地的紅軍會師。
3.長征勝利:________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_________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4.長征勝利的意義:保存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_____________,使中國革命_____________,為開創中國革命的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礎。
〖點撥解惑〗:
1、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p69)
、俑驹蚴遣┕诺取白蟆眱A思想領導人在軍事指揮上犯有嚴重錯誤。
、趪顸h軍隊的瘋狂進攻、帝國主義對蔣介石的支持等也是其中的原因。
2、你認為紅軍長征體現了什么精神?(p72)
①不怕犧牲、前仆后繼的獻身精神。
、谟峦鼻啊⒂⒂聤^斗的大無畏精神。
③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軋远ɡ硐、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莅僬鄄粨、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3、1936年10月,紅軍哪三大主力在什么地方勝利會師?請談三大主力會師的重大意義?(p73)
①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
②標志著長征勝利結束。長征的勝利,保存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基本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為開創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礎。
4.想一想,依據中央紅軍長征路線,說出紅軍渡過哪幾條江、河,在這些江河上發生過什么事?
湘 江 紅軍在那里與敵人打過一場惡戰,損失慘重;
烏 江 紅軍強渡烏江,解放遵義;
赤水河 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河,打亂敵人的追剿計劃;
金沙江 紅軍渡過金沙江,從此跳出敵人的包圍;
大渡河 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滬定橋
5、紅軍長征途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和問題?請同學講講在長征過程中紅軍戰士的感人事跡。
“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學學革命老前輩”,敵人圍追堵截、惡劣的自然環境,如終年積雪的雪山,一望無際的草地。還缺少糧食給養等等。
有關長征的評價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是不可戰勝的力量;它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理論和政策;它到處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我們紅軍像經過了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存了樹身和樹根!芏鱽
萬里遍撒革命種,到時定收千斤糧。 ——毛澤東
第14課內容歌謠巧記
33年10月臨大敵,五次圍剿戰火起,博古等人錯指揮, 被迫放棄根據地 ,
紅軍不怕遠征難, 實行戰略大轉移, 瑞金、長汀出發地,突破封鎖過湘江,
強渡烏江到遵義, 正確領導才確立, 救黨救軍救革命, 生死攸關轉危機,
過赤水,渡金沙, 大渡河上瀘定橋, 爬雪山,過草地, 兩軍會師在吳起,
36年10月在會寧, 三軍會師喜盈盈,長征二萬五千里,世界史上是壯舉。
〖達標訓練〗
1.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
a敵強我弱 b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的錯誤指揮
c帝國主義的支持 d蔣介石的全線出擊
2、下列有關遵義會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b、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
c、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d、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紅軍長征中依次渡過的河流是( )①大渡河②金沙江③赤水河④湘江⑤烏江 a ⑤④③②① b ④⑤③②① c ①②⑤④③ d ④③⑤②①
4.紅軍長征中,戰勝了許多惡劣的自然條件,以下屬于這種情況的是
a強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翻越雪山
5.某學校決定在暑假組織學生進行“紅色旅游”,重走長征路,感受“長征精神”。根據所學知識,他們選擇的正確路線應該是( )
a瑞金—遵義—吳起鎮—安順場 b瑞金—安順場—遵義—吳起鎮
c瑞金—遵義—安順場—吳起鎮 d瑞金—吳起鎮—安順場—遵義
6.回顧長征路,追尋紅色記憶。當年中央紅軍巧妙地渡過金沙江,從此
a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 b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c粉碎了敵人消滅紅軍的企圖 d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毛澤東《長征》
請回答:(1)紅軍“遠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紅軍長征途中的什么事?
。3)使紅軍在長征途中由被動變為主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紅軍長征之“難”,主要是指什么?
。5)我們經常說要發揚“長征精神”,那么你心中的“長征精神”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