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各單元主要內容
第一單元
課文題目 | 作者 | 我認為一下句子能幫助我們了解文章主旨 |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 毛澤東 |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一千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 |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 在人民解放軍偉大的勝利攻勢下,南陽守敵王凌云于四日下午棄城難逃,我軍當即占領南陽。 | |
蘆花蕩 | 孫犁 | 因為他,敵人的愿望就沒有達到。 |
蠟燭 | 西蒙諾夫 | 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就永遠燃著,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 |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 雨果 | 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
親愛的爸爸媽媽 | 聶華苓 | 無論何時,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庫耶伐次和那兒被敵人殺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個民族的英勇。 |
共同的專題:記述正義戰爭,譴責非正義戰爭;歌頌正義一方的真善美,揭露非正義一方的假惡丑;表達世界人民共同的呼聲:要和平,不要戰爭。
學習重點:1、復習記敘六要素,把握記敘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2、學會分析作品中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評點各具特色的語言;
3、對戰爭與和平有正確的認識。
第二單元
課文題目 | 作者 | 我覺得最感人的情節 |
阿長與山海經 | 魯迅 | 舉例:阿長給“我”買《山海經》 |
背影 | 朱自清 | 舉例:父親為“我”買橘子爬上月臺的背影。 |
臺階 | 李森祥 | 舉例:父親“洗腳” |
老王 | 楊絳 | 舉例:老王扶病給“我”送香油和雞蛋 |
信客 | 余秋雨 | 舉例:信客遭人誣陷 |
共同的專題:感受形形色色的“愛”,感受普通人身上可貴的真善美。
學習重點:掌握繼續這種表達方式,看看作者如何在寫人紀事中寄托深厚的感情。
了解描寫,品味精彩描寫,揣摩記敘文語言特點,初步感受文章的語言風格。
第五單元
課文題目 | 作者 | 我認為這是最能體現作品中心的句子 | |
桃花源記 | 陶淵明 |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礦,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 |
短文兩篇 | 陋室銘 | 劉禹錫 | 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
愛蓮說 | 周敦頤 |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
核舟記 | 魏學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 |
大道之行也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工。 | ||
杜甫詩三首 | 望岳 | 杜甫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春望 | 杜甫 | 白頭搔更短,混欲不勝簪。 | |
石壕吏 | 杜甫 |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
課文表現的內容:
《桃花源記》和《大道之行也》表現出古代人民對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大同”社會)的向往與追求。
《陋室銘》與《愛蓮說》這兩篇作品都表達出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
杜甫的詩,有的寫出了他早年的遠大抱負,有的表現出了他憂國憂民的感情。
《核舟記》則表現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學習重點:通過對不同時期、不同體裁、不同作者作品的學習,開闊知識面,培養高尚的志趣和情操。
掌握一些背誦的方法。
第三單元
課文題目 | 作者 | 我認為一下句子最能表現事物的特征 |
中國石拱橋 | 茅以升 | “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薄拔覈氖皹蛴杏凭玫臍v史!薄拔覈氖皹驇缀醯教幎加,形式多樣! |
橋之美 | 吳冠中 | “不過我之愛橋……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
蘇州園林 | 葉圣陶 | “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
故宮博物院 | 黃傳惕 | “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
說“屏” | 陳從周 | “似隔非隔,在空間上起著神秘作用!薄肮δ芘c美德相結合。” |
共同的專題:我們為祖國傳統的建筑、園林所取得的光輝成就而感到自豪。
學習重點:掌握說明文抓事物特征說明事物的方法。
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
理解說明文最常見的說明順序。
品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周密。
第四單元
課文題目 | 作者 | 我認為以下句子能幫助我們了解文章的主旨 | |
大自然的語言 | 竺可楨 | 我們要進一步加強觀測,懂得大自然的語言,爭取農業更大的豐收。 | |
奇妙的克隆 | 談家楨 | 這種來自一個祖先的無性繁殖的后代群體也叫“無性繁殖系”,簡稱無性系。 | |
短文兩篇 | 恐龍無處不在 | 阿西莫夫 | 恐龍無處不在 |
被壓扁的沙子 | 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 ||
生物入侵者 | 梅濤 | “生物入侵者”——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 |
你一定會聽見的 | 桂文亞 | 從聲音里,我們逐漸成長。 |
共同的專題:對待科學,我們應該有實事求是的精神;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從小我們就應該養成觀察、實證的科學態度。
學習重點:養成科學的人生態度,求得正確的科學思想。
學習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明艱深的科學道理。
懂得選擇合適的說明順序和恰當的說明方法。
學會默讀,能夠較快地篩選需要的信息。
第六單元
課文題目 | 作者 | 作者時代 | 作品出處 | 我認為這是全文最精妙的句子或詞語 | ||
《三峽》 | 驪道元 | 北魏 | 水經注疏 | 舉例:春冬之時……良多趣味 | ||
短文兩篇 | 《答謝中書書》 | 陶弘景 | 南北 | 全梁文 | 舉例:高峰入云……沉鱗競躍 | |
《記承天寺夜游》 | 蘇軾 | 宋 | 東坡志林 | 舉例:庭下入積水空明……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
《觀潮》 | 周密 | 宋 | 武林舊事 | 舉例:方其遠出海門……勢極雄豪。 | ||
《湖心亭看雪》 | 張岱 | 明 | 陶庵夢憶 | 舉例:霧淞沆碭……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 ||
詩四首 | 《歸園田居》 | 陶淵明 | 東晉 | 桃源明集 | 舉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 |
《使至塞上》 | 王維 | 唐 | 王右丞集箋 | 舉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 ||
《渡荊門送別》 | 李白 | 唐 | 李太白全集 | 舉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漠。 | ||
《游山西時》 | 陸游 | 宋朝 | 劍南詩稿 | 舉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共同的專題:這些作品都在描寫自然山水之美中,融入了作者的細膩情思,是人心和自然的交融,是人與自然的交流和對話。
學習重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
反復誦讀,進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體會景中情。
語言,體會古文語言的精妙句、句式的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