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上冊復習提綱(新版人教版)
第二節從種到界 1、科學家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 2、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目的是為了弄清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依據是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 3、生物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4、種是分類的最基本單位。 5、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物種越多,但物種間的相似程度越小,親緣關系越遠;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物種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 6、生物命名法:瑞典人林奈提出的雙名法,即屬名+種加詞
第二章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1、生物多樣性內涵:它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多樣性(即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2、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3、生物種類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三者關系:(1)基因多樣性決定種類多樣性,種類多樣性的實質是基因多樣性。(2)生物種類多樣性影響生態系統多樣性。 (3)生態系統發生劇烈變化時也會加速生物種類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喪失.所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第三章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1、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1)生態環境改變和破壞;(2)掠奪式開發利用;(3)環境污染;(4)外來物種入侵。(如來自國外的水葫蘆) 2、建立自然保護區:含義:是指含有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這個區域就是自然保護區。功能:具有“天然基因庫”、“天然實驗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館”的特點。目的:(1)保護生態系統(如長白山溫帶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2)保護珍稀動植物(如保護斑頭鳥、棕頭鷗等鳥類及其生存環境的青海湖鳥島保護區 3、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4、生物多樣性的保護:(1)就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2)遷地保護——遷出原地,移入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種子、精子庫)(4)健全法制管理,全球合作 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不同種生物及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的差異,歸根結底是基因組成有差別。生物的生存離不開一定的環境,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首先要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5、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國相繼頒布的法律和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我國還是最先加入國際《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 作為一名公民,在保護我國的生物多樣性方面,應當如何做? (1)人人都來植樹造林;(2)開展愛鳥周活動; (3)人人都來消滅白色垃圾; (4)不隨地吐痰,不隨意打鳥,不攀折花木等 6、植物的分類: 無莖葉(無根):藻類植物(如:水綿、海帶) 無種子無根的(假根):苔蘚植物(如:葫蘆蘚) 有莖葉有根的:蕨類植物(如:腎蕨) 種子無果皮包被:裸子植物(如:松樹、杉樹) 有種子種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 (1)單子葉植物:平行脈,一片子葉(如玉米)(2)雙子葉植物:網狀脈,兩片子葉(如大豆) 7、動物的分類: 無脊椎動物: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 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 8、生物學家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它們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 ①分類單位由高到低依次為:界、門、綱、目、科、屬、種。 ②分類等級越高,所包含生物共同特征越少;分類等級越低,所包含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9、桃隸屬于:植物界、種子植物門、被子植物亞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薔薇科、梅屬、桃(種)。 馬隸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馬(種)。 10、瑞典植物學家林奈在《自然系統》這本書中正式提出科學的生物命名法雙名法。 即:屬名+種加詞+命名者(可省略) 11、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①種類的多樣性:我國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苔蘚、蕨類、種子植物位居世界第三,僅次于巴西和哥倫比亞;動物種數也位居世界前列。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的多樣性。 ②基因的多樣性:包括種間基因的多樣性和種內基因(如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的多樣性。 ③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森林、草原、海洋、湖泊、濕地、農田、城市生態系統等。 ④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⑤保護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