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上冊全冊復習提綱(一)
13、魚的呼吸:(1)呼吸器官是鰓,鰓的主要部分是鰓絲(2)鰓絲:顏色鮮紅(鰓絲中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既多又細(可以擴大與水的接觸面積)。適于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氣。(2)魚的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
14、魚類的共同特征是:①生活在水中②體表常有鱗片覆蓋③用鰓呼吸④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
15、青蛙的特征:(1)感覺器官:頭部有一對眼。眼鏡的后面有鼓膜,可以感知聲波。
(2)四肢:前肢短小,可支撐身體;后肢發(fā)達,趾間有蹼,既能跳躍也能劃水。
(3)呼吸: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青蛙在水中用皮膚呼吸)。
16、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①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②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 代表動物:蟾蜍、大鯢、蠑螈、青蛙。(兩棲動物的生殖發(fā)育離不開水)
15、蜥蜴的特征:(1)形態(tài)結構: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五部分;頸部可使頭部靈活地轉動;四肢短小,不能跳躍,但能貼地面迅速爬行;皮膚干燥,表面覆蓋著一層角質的鱗片,既可以保護身體又能減少水分的蒸發(fā)。(2)呼吸:用肺呼吸
(3)生殖:體內(nèi)受精,卵生。卵外有堅韌的卵殼保護。
16、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①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在陸地上產(chǎn)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爬行動物是真正適應陸地環(huán)境的脊椎動物)
17、家鴿適于飛行生活的形態(tài)特點和生理特點:
①外形: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②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翼上生有幾排大型羽毛。展開后呈扇形,適于扇動空氣而飛行。
②骨骼:骨骼輕、薄、堅固,長骨中空,胸骨發(fā)達,有龍骨突。
③肌肉:胸肌發(fā)達,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
④攝食消化:食量大,消化能力強,以提供足夠的能量供飛行使用;直腸很短,食物經(jīng)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殘渣很快就隨糞便排出體外。⑤血液循環(huán):心跳頻率快,提高了輸送氧氣的能力。
⑥從呼吸看:雙重呼吸(呼吸一次,肺進行兩次氣體交換)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氣囊與肺相通,分布在內(nèi)臟器官之間。
18、鳥的主要特征: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19、自然界中的恒溫動物有鳥類和哺乳類。
20、哺乳動物的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門齒適于切斷食物,犬齒適于撕裂食物,臼齒適于磨碎食物。牙齒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動物攝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強了對食物的消化能力。
21、哺乳動物主要特征:①體表被毛②胎生、哺乳③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