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電動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電氣化設備,電動機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從而帶動各種生產機械和生活用電器的運轉。電動機的應用很廣,種類也很多,但它們工作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手,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是新課標的新體現。在舊教材中,這節書的內容分為三部分:磁場對電流的作用,直流電動機,實驗:裝配直流電動機模型。這就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先講理論再進行實踐。而新教材把這三節合并為“電動機”,從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現象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再探討電動機的原理,“從生活走向物理”,這樣使學生更易于接受。舊教材要求學生用左手定則判斷通電導線在磁體中的受力方向,而新標準則要求“通過觀察,了解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與電流及磁場的方向都有關系”,與舊教材相比,要求已經降低,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再者,新教材中由學生探究模擬電動機的實驗對于學生了解電動機的基本構造有很大的幫助,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電動機的原理和換向器的作用;最后由學生討論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電動機,真正體現“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新理念。
這節課的內容比較多,我把它分為2課時來講,第一節課主要討論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及讓學生探究實驗“小小電動機”,最后留下一個問題讓學生課外思考,為下一節課做好鋪墊。第二節課主要介紹電動機的結構和換向器的作用。換向器的作用是以探究和比較的方法來介紹的,讓學生自己由“小小電動機的實驗”解決相關的問題,最后得出換向器的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
②初步認識科學與技術、社會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經歷制作模擬電動機的過程,通過實驗方法探究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物理知識如何轉化成實際技術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和應用物理知識的興趣。
重點與難點
重點
①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磁場的方向都有關;
②直流電動機的能量轉化。
難點
電動機能夠持續轉動的原因。
教學準備
教師:u形磁鐵、電源、導線、開關、線圈和電動機演示模型。
學生:u形磁鐵、小小電動機線圈、5號電池(2節)、金屬支架、硬紙板和電動機模型。
板書設計
第四節 電動機
一、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
結論:
①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②通電導體所受力的方向跟電流方向、磁場方向有關。
二、電動機的基本結構
①
②換向器的作用:改變線圈的電流方向,使線圈得以持續轉動。
三、生活中的電動機
①電動機的作用: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②
引入新課
第一課時
師:同學們好!我們上課前先來欣賞一些圖片(用多媒體展示機床、電梯、電扇、電動玩具、冰箱等使用電動機的電器,并播放它們由停止到運轉的狀態),這些圖片里的東西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生甲:它們都是電器。
生乙:它們的運轉都需要用到電。
生丙:它們都是靠電動機來轉動的。
師:這些同學都說得很好。(用課件形式顯示幾種機器如電扇、電梯、電動玩具的結構圖,并圈出電動機的位置)這些機器都有一個很重要的設備──電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