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通器
學生觀察、討論 學生猜想 觀察 討論、分析、推理 課后作業教學反饋本節課的設計始終把學生放在教學的首位,讓學生猜想、觀察、思考、分析,層層深入,逐步得出結論. 本節課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備注連通器
學生觀察、討論 學生猜想 觀察 討論、分析、推理 課后作業教學反饋本節課的設計始終把學生放在教學的首位,讓學生猜想、觀察、思考、分析,層層深入,逐步得出結論. 本節課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備注(一)教學目的 1.常識性了解連通器的原理。 2.知道連通器的應用,能舉出日常生活中應用連通器的例子。 3.知道船閘是連通器的應用之一,知道船只通過船閘的簡單過程。...
第一章 聲現象第一節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1.聲源:振動的發聲物體。2.聲音的產生: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生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鞭炮爆炸、氣球爆炸、雷聲、笛子聲等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
四 人耳聽不見的聲音教學目標:1、知識與過程:(1)了解超聲波的特點;(2)知道超聲波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3)了解次聲波的特點及其危害。...
顯微鏡和望遠鏡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2、過程與方法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解釋具體問題,獲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一、說教材 升華和凝華是物態變化的一類現象,與前面已講的四種現象構成完整的物態變化知識體系。盡管升華和凝華并不少見,但卻不易被學生注意,小學自然課本中也沒有講過;且氣體不易看見,而難于直接觀察到。...
(一)教學目的1.知道電流的熱效應。2.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引出焦耳定律。3.理解焦耳定律的內容、公式、單位及其運用。(二)教具如圖的實驗裝置一套(比課本上圖9梍7的實驗裝置多用一個乙瓶和一塊電流表)。...
一、透鏡1、名詞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學習要求 1.會正確使用帶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測長度。 2.知道測量結果由數值和單位組成。3.了解長度測量的有效數字。4.了解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學習重點正確使用刻度尺進行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單位。...
第一部分 聲現象及物態變化(一) 聲現象1. 聲音的發生: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