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厭煩的噪聲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從物理學和環境保護角度來認識噪聲
2、知道噪聲的來源及其危害
3、知道控制噪聲的途徑和方法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2、能用所學知識尋找減弱噪聲的方法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對樂音和噪聲關系的分析,進行唯物辨證思想的熏陶。
2、通過對噪聲的來源及危害的分析,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強化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教學難點:噪聲的分辨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討論、實驗探究和多媒體輔助。
教學器材:多媒體、秒表、單放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請同學們聽聲音談感受:
1、播放輕音樂片斷、潺潺流水、喳喳鳥語、唧唧蟲鳴,能通過多媒體把聲音與大自然的景色配合更好。
討論回答感受:(聲音優美、令人愉快)
2、播放嘈雜的吵鬧聲、喇叭鳴叫聲、建筑工地的隆隆聲、工廠機器運轉轟鳴聲……
討論回答感受:(聲音難聽、令人厭煩)
——引入新課:令人厭煩的噪聲(板書)
二、新課教學
1、樂音和噪聲(板書)
師:屏顯信息快遞
生:自主閱讀,學習了解
⑴從物理學角度看:
樂音通常是指那些動聽的、令人愉快的聲音
樂音的波形是有規律的
噪聲通常是指那些難聽的、令人厭煩的聲音
噪聲的波形是雜亂無章的
⑵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
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凡是人們在某些場合“不需要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例如:在聽課時,即使是美妙的音樂也是噪聲;反之在欣賞音樂時,語言又成了噪聲。
設問:通過剛才的閱讀,你對噪聲有何看法?
(學生回答:……)
過渡設問:在實際生活中,對環境造成危害最大的噪聲是從哪里來的?
引導學生結合家庭、學校周邊的環境,城市生活等來尋找
2、噪聲的來源(板書)
⑴學生先討論噪聲的來源
⑵屏顯噪聲來源圖示(配聲音)
⑶要求學生:結合圖示和實際生活的感受,談談噪聲的主要來源。
⑷師生共同對噪聲來源進行簡單分類
⑸屏顯分類結果
3、噪聲的危害(板書)
⑴實驗探究
a.二人一組,用時間表測一測,在安靜的情況下,脈搏每分鐘跳動的次數:_____次/分。
b.用單放機播放強度較大的噪聲,再測脈搏每分鐘跳動的次數:_______次/分。
設問:比較二次脈搏跳動有什么變化?
生:據實驗探究結果,發表看法。
追問:這一變化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
生:各自發表看法
師:點評回答情況
⑵從物理走向社會,深入生活認識噪聲的危害
(屏顯下列內容,學生自主閱讀、學習)
①噪聲的危害性:噪聲被列為當代社會的主要污染之一,其危害表現在:使人心煩意亂、神經緊張,損害人的聽覺,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工作。噪聲還是誘發心臟病和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聲音的級別和人的感覺:
人們用分貝(符號: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音為0db,90db以上的噪聲將會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傷。
③不同級別的聲音對人的影響
教材p16表格內容
過渡:由于噪聲對人類的危害極大,因此控制噪聲十分重要,現代城市把控制噪聲列為城市環境保護的主要項目之一,噪聲的治理勢在必行。
4、噪聲的控制(板書)
設問:人能聽到各種聲音的條件是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追問:聲音傳到人耳經歷了哪些過程?
學生討論回答:(聲源、傳聲介質、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