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現象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與實驗,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經歷探究過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
(2)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
教學難點
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學法。
教具
激光筆、蚊香、玻璃磚、白紙板、盛水的小燒壞、空燒壞、噴霧器。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麗動人,同學們對光感興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第二章“光現象”(板書)。
二、進行新課
(一)光源
師:同學們,我們要看清五彩繽紛的世界,必須有光射入我們的眼睛,那么,光是從哪里發出來的呢?
生:討論交流。
師:對,我們小學自然課學過。
師:除了太陽、電燈之外,日常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物體能夠發光?
生:討論。
師(板書):螢火蟲 恒星 水母
火柴 蠟燭 電燈
師:這些物體能夠發光,稱之為光源。
像這類能夠自然發光的物體,叫“天然光源”;像這類由人類制造的發光物體,叫“人造光源”。
師:老師手里拿著一個激光手電,它可以發光,是一個光源。
(二)光的傳播
1.提出問題。
老師這里有一個問題:從光源發出的光是沿著怎樣的路徑傳播出去的?請同學們根據學過的知識討論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2.猜想。
生: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師:同學們都猜想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可老師卻猜想光不總是沿直線傳播的,也就是說,光的傳播會發生改變。(板書)
3.設計實驗。
師:到底誰的猜想正確呢?顯然,科學僅僅靠猜想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用實驗的方法去檢驗。今天,我們就用桌子上這些簡單的器材去大膽設計實驗,驗證你們的猜想是否正確、請同學們邊討論.邊設計實驗,比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多。
4.進行實驗。(生討論,師指導)
師:下面我們歡迎這一小組展示一下自己的實驗,請把你們看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告訴大家。
展示:
生a:用激光手電沿白紙照射,顯示軌跡……
生b:沿激光射出噴霧,發現一條光束……
生c:激光手電(蚊香)。
生d:激光手電(水)。
5.分析論證。
師:剛才同學對實驗現象進行了分析,在這些物質中,光是怎樣傳播的?
6.評估。
師:同學們想想在解決這一問題時,經歷了怎樣的探究過程?
提出問題——猜想——設計實驗——分析論證(結論)——評估
師:剛才在探究過程中.老師發現同學們討論積極,思維活躍,并且驗證了你們的猜想,有沒有同學也驗證過老師的猜想是否正確?
有(展示)。
沒有(師:請同學再設計實驗,探究老師的猜想是否正確。邊討論,邊實驗)
(生討論,師指導)
展示:
生a:激光手電照射平面鏡,說明光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