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當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v>u,投影儀,物像異側;
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放大鏡),物像同側;
討論與交流:實驗中你還有哪些新發現?
問題討論,引申拓展:
(1) 凸透鏡成實像的條件是什么?實像是倒立的還是正立的?
(2) 凸透鏡成虛像的條件是什么?虛像是倒立的還是正立的?
(3) 凸透鏡成像時,什么情況下物像異側?什么情況下物像同側?
(4)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如何變化?像的大小又如何變化?
(5) 某人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觀察到像,這是什么原因?
①
②
補充:課本 最后一段文字:a、兩倍焦距處是物體成縮小的像還是放大的像的分界點;
b、一倍焦距處是物體成倒立實像和正立虛像的分界點;
(6) 你能否想出兩種方法測出凸透鏡的焦距?
(7) 當u=f時,凸透鏡能成像嗎?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當光屏與透鏡的距離為16cm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倒立放大的實像,則此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8cm c、12cm d、16cm
2、見《創新作業》 第7題
四、布置作業:
課本 1、2、3、4、5
五、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教學難度大,應分為兩個課時進行。重點應放在實驗探究上,以問題為主線,可以對學生的探究活動起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