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 > 《6.1電壓》教案(精選11篇)

《6.1電壓》教案

發布時間:2023-01-21

《6.1電壓》教案(精選11篇)

《6.1電壓》教案 篇1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了解電壓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以及電壓的國際單位是伏特。

  (三)[教學重點]

  電壓的作用。

  (四)[教學方法]

  用對比法講解電壓。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乳膠管相連的玻璃瓶a、b,伏打電池,小電珠,開關,導線。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提問:電燈為什么會亮?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

  因為有電流通過。

  電流是怎樣形成的呢?

  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怎樣才能使自由電荷在電路中作持續不斷地定向移動呢?

  必須有電壓。

  (二)新課教學

  1.為了使學生易于理解電壓,先了解水壓的作用。

  取兩個底部用乳膠管相連的玻璃瓶a、b,內裝一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圖,并啟發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并在原圖上根據需要逐步添畫,最后完成的圖如圖1所示。

  這套裝置的名稱是什么?

  連通器。

  若把閥門k打開會有什么現象?

  水由a流向b。

  是什么原因使水由a流向b?

  因為兩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壓強pa>pb,在壓強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動,所以整個裝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處裝一架小水輪機,則水流對水輪機做功使它轉動。但水流無法持久工作下去。當a、b兩液面高度相同時,水流停止,水輪機也停止轉動。這是因為壓強差消失,水位差不存在了。

  為了保持它的壓強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辦?

  可以在a、b間裝置一架小水泵p,不斷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間的水位差。這樣小水輪機f就可連續轉動。它們之間的水壓形成持續不斷的水流。

  由式可見:水壓使水產生定向移動,形成水流,而流動的水可以做功。

  2.電壓形成了電流

  演示:取一個伏打電池,把它的兩個極板分別與小燈泡相連,當開關閉合,小電珠發光。表明有電流通過。

  演示后,教師邊講、邊畫。最后板書。

  伏打電池的正極a板(銅板)聚集有大量的正電荷,它是高電位。負極b板(鋅板)聚有大量負電荷,它是低電位,a、b兩板間存在有電位差,即電壓。這個電壓使得正電荷由正極向負極移動,負電荷由負極向正極移動(金屬導體則屬于后一種情況)。這樣電路中的自由電荷由b向a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小燈泡發光(電流做了功)。如果負極鋅板上的多余的自由電子全部移到了正極銅板上和正電荷中和完畢,電路中就不再有電流了,小燈泡也停止發光。但是電池中的化學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使正極、負極各自始終保持有大量的正電荷及負電荷,使電路兩端始終有一定的電壓,電路中就有了持續電流存在。所以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電源保持(提供)了電壓,電壓形成了電流。 

  由此可知,電壓是使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則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3.電壓的單位

  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兩端產生不同的水壓,不同的電源在電路兩端產生的電壓也不相同。

  電壓用u表示

  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用v表示,簡稱伏。另有比伏特大或小的單位,它們的關系是: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需熟記的有幾種電壓:

  1節干電池電壓為1.5v,一個蓄電池電壓為2v,照明電路電壓為220v,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超過36v。

  其他見教科書第75頁圖6-4。

  (三)鞏固新課

  提問:電壓的作用是什么?單位是什么?

  (四)布置作業

  1.復習課文,填寫教科書第75頁練習。

  2.觀察了解你家中各種用電器的電壓(但要注意安全)。

  (七)[板書設計]

  由此可知:水壓使水產生定向移動形成水流。

  由此可知:電壓使電路中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壓的符號u

  電壓的國際單位:伏特(v)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6.1電壓》教案 篇2

  (北京市第八中學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

  1.知道電壓的作用。知道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知道電壓的單位。能對電壓的不同單位進行變換。

  3.記住干電池、家庭電路的電壓值。

  (三)教具

  U形管連通器一個,干電池一節,小燈泡一個,開關一個,導線若干條。

  (四)教學過程 

  1.復習

  (1)把一節干電池、小燈泡、開關放在示教板上,請一位同學按所畫電路圖,用導線將電路連接起來(連接電路之前,開關應當是斷開的)。

  (2)提問:什么叫電路,它由哪幾部分組成?

  2.引入新課

  演示:閉合示教板上電路中的開關,燈泡亮了,說明電路中產生了電流。

  提問:電流是怎樣形成的?

  取下電路中的干電池,閉合開關,燈泡不發光。

  提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電路中不能形成電流,電源的作用是什么?

  3.進行新課

  為了說明在什么情況下才能形成電流,我們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樣形成的?

  提問:將裝有水的U形管連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鉗夾住,兩管內水面相平。打開止水鉗,兩管內的水會不會發生流動?

  演示:向U形管左管內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圖1)。(提問:打開止水鉗,兩管內的水會不會發生流動,如果發生流動,水怎樣流動?)打開止水鉗,水從左管向右管流動。

  提出問題:為什么在連通器里的水面相平時,水不發生流動,而在左管水面高時,水從左管流向它的右管?U形管中的水能不能持續不斷地流動?

  (利用投影幻燈片或電腦設計程序表現出連通器水流的動態過程,反映出在這一過程中,水位的變化和連通器底部液片受到的壓強變化的情況。見圖2所示。)

  可見,水位差(又叫水壓)是使水定向流動形成水流的原因。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如圖3所示的復合投影幻燈片(或用電腦設計程序表示出它的動態過程)。

  甲圖中A處的水位高于B處的水位,打開閥門,管中的水從A處通過渦輪向B處流動,水的流動使渦輪轉動。A處的水面下降,B處的水面上升,當A、B兩處水面相平時,水位相同,水停止流動,渦輪不再轉動,幻燈片要顯示上述過程。可見,水位差(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

  現在,我們用一臺抽水機不斷地把水從B處抽到A處(如圖3乙所示,將抽水機置入,同時表現出抽水的動態情況)、使A處的水總比B處的水位高,由于水管兩端總保持一定的水位差(水壓),于是水管內就有持續的水流。

  下面我們來看看圖4所示的電路(示數板上接好的簡單電路)的情況。

  電源的正極聚集有大量的正電荷,負極聚集有大量的負電荷,在電源的正、負極之間就產生了電壓。這個電壓使電路中電荷發生定向流動,使正電荷從正極流向負極,或者使負電荷從負極流向正極,于是在電路中產生了電流。

  可見,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

  在電路中,電源在工作時不斷地使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保持電路兩端有一定的電壓,使電路中有持續的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板書:<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用符號U表示>

  在圖3所示裝置中,不同的抽水機可以在水管兩端產生不同的水位差,即大小不同的水壓。同理,不同的電源可以在電路的兩端產生大小不同的電壓,為此,首先要確定電壓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V)。此外,常用單位還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介紹它們的換算關系。

  板書:<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壓的單位是伏特(V)>

  看課本幾種電壓值的圖。

  要求記住的電壓值有:

  一節干電池電壓:1.5伏。

  家庭電路的電壓:220伏。

  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高于36伏。

  練習題:

  (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______,______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220伏=______千伏=______毫伏。

  4.小結

  這節課講授的電壓是電學中又一個重要的物理量。由于知識所限,我們用水流作比喻講述了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要知道電壓的單位,會進行單位變換。此外,還要記住干電池和家庭電路電壓值。

  (四)說明

  1.“電壓”這堂課既是重點,又是難點,不易被學生掌握。對于初學電學的學生來說,只要求知道電壓是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和電壓的單位。至于電壓的定義、公式和電壓的單位──伏特的物理意義留待高中再講,在這節課內不要出現這些內容,否則因難度過大使學生不能接受。

  2.用水流作比喻來講電壓,對于學生來說形象、生動,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在這里利用水壓引出電壓,從而認識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3.為了使學生便于理解,在講水流的形成時,最好用復合幻燈片模擬出它的動態過程。有條件的,用電腦設計出程序,將有更好的效果。

《6.1電壓》教案 篇3

  (北京第八中學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

  1.會按照電壓表使用規則正確使用電壓表,會選擇電壓表的量程和試觸,會正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2.會用電壓表測量電池的電壓。通過實驗研究串聯電池組和并聯電池組的電壓跟每節電壓的關系。

  3.通過實驗研究串聯電路、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

  (三)實驗器材

  學生實驗:每組一個學生電源(或三節干電池),一只學生電壓表,兩個阻值不同的小燈泡,一個開關,導線若干。

  演示實驗:教學電壓表一只,電源一個,開關一個。

  (四)教學過程 

  1.復習

  提問:

  (1)怎樣區分電壓表和電流表?

  (2)電壓表和電流表在使用規則上,有哪些不同之處?有哪些相同之處?

  2.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將教學電壓表通過開關與電源的正、負極相連,見圖①。

  提問:

  (1)這種接法行不行?測出的是哪個元件兩端的電壓?

  (2)在接線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注意:開關斷開;并聯在被測電路兩端,電流從電壓表“+”接線柱流進,從“-”接線柱流出;量程的選擇和試觸。)

  (3)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這個示數就是電源的電壓。

  3.進行新課

  介紹這堂課的實驗目的和所研究的內容。

  實驗的目的是:

  (1)練習用電壓表測干電池電壓和一段電路兩端的電壓。

  (2)研究干電池串聯和并聯時的電壓關系;串聯電路、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

  這次實驗分兩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測干電池電壓,研究干電池串聯、并聯時的電壓關系。

  一、先取三節干電池,分別測出每節電池的電壓。再將這三節干電池按圖②串聯成電池組,測出串聯電池組的電壓,將測得的數據記到表1內。分析串聯電池組的電壓跟各節干電池電壓之間的關系,寫出結論。

  二、將兩節相同的干電池按圖③并聯組成電池組,用電壓表測這個并聯電池組的電壓,將測量數據填入表2內。分析并聯電池組的電壓跟每節電池的電壓之間的關系,寫出結論。

  表1:串聯電池組的電壓

  結論: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聯電池組的電壓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

  一、按圖④將L1、L2組成串聯電路,用電壓表分別測出:燈泡L1兩端的電壓U1,燈泡L2兩端的電壓U2,燈泡L1與L2串聯的總電壓U。要求:

  先在作業 本上畫出將電壓表接入電路的三幅電路圖,并標出電壓表的“+”、“-”接線柱。學生自己設計記錄表格,做好記錄后,分析實驗結果,寫出結論。

  二、按圖⑤,將L1、L2組成并聯電路,用電壓表分別測出燈泡L1兩端的電壓U1,燈泡L2兩端的電壓U2,A、B兩點之間的總電壓U。要求:

  先在作業 本上畫出將電壓表接入電路的三幅電路圖,并標出電壓表的“+”、“-”接線柱。學生自己設計記錄表格;做好記錄后,分析實驗結果,寫出結論。

  實驗完畢,斷開電源,整理儀器,進行講評。

  4.小結

  由學生匯報實驗數據和所得到的結論。

  (1)串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節電池的電壓之和。并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每節電池的電壓。

  (2)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在并聯電路里,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并且總電壓等于各支路兩端的電壓。

  練習題:(1)一個小電動機工作時,要求電源電壓是6伏,要用幾節干電池,怎樣連接?

  (2)在圖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圖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說明

  用電壓表測電壓的實驗,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并不困難。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

  1.嚴格要求學生按電壓表使用規則進行實驗操作。

  2.培養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畫電路圖,自己設計記錄表格,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相關資源 加到收藏夾 添加相關資源

《6.1電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電壓表的使用.

  2、理解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實驗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認真細致的實驗作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從知識上看,這是一節探索性實驗課,是電壓、電壓表知識的綜合應用.通過該節課實驗活動,進一步熟練掌握電壓表的使用,對串聯電路、并聯電路有進一步認識,通過實驗探究活動,發現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通過本節實驗活動,達到培養學生探究意識、提高研究能力的目的.

  從技能上看,本實驗要求學生獨立地識別電路和組成電路,選擇量程,進行接線操作,讀取數據,完成正確使用電壓表的各種技能訓練.這些技能的訓練,是初中電學實驗共有的,它是電學實驗的基礎.

  從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優良習慣來看,本實驗是學生做的第二個實驗,對實驗數據的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草率,不弄虛作假;電路接線完畢,閉合開關之前,需要檢查一遍電路;對沒有把握的電路接通,應采用瞬時試觸的辦法等,都應該養成良好習慣.

  教法建議

  本節課的任務很重,具有一定難度,在教學中要采取一些措施,進行突破和落實.

  一、課堂教學組織

  1.做好組織工作.保持安靜、有秩序的環境是商號實驗課的必要條件.在學生進入實驗室之前,應對實驗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使上課一開始,便有一個良好秩序的開端.實驗小組人數不宜過多,應該使每個學生有盡可能的動手機會.

  2.對各小組的器材預先做好檢查,要準備一些備用器材,使教師不至于忙于排除器材的故障,而影響對學生的指導作用.

  3.通過提問,對電壓表的使用規則做一次簡單回顧.

  4.在學生動手實驗之前,教師要進行示范操作,以減少學生實驗的盲目性.示范操作應做到:

  (1)要提高示范操作的可見度,把所有器材都展示在豎直面上,是這些器材的布置、示范操作動作,都能被學生看的一清二楚.

  (2)教師的示范不是讓學生照葫蘆畫瓢.教師走一步,學生跟一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這無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要把教師的示范操作,與理順學生在實驗中的思路、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等目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完全領會的情況下,在獨立地進行系統的操作.

  (3)教師的示范操作及講解的內容,事先要有全面的設計.下面的內容可供參考.

  ①     連線的先后次序;

  ②     接線的技能,即把松散的多股線用手指搓成一條,把線的端頭沿順時針方向繞在接線柱的螺絲上等等.

  ③讀數要客觀(可把電壓表讀數按真實情況模擬放大,全班共同讀數),當測出串聯電路的總電壓和各部分電壓之和不嚴格相等時,要實事求是,可以告訴學生在誤差允許范圍內這是正常的,但不必介紹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

  ④連線完畢,按接線的思路檢查一遍電路,再閉合開關;

  ⑤對沒有把握的電路,用試觸的辦法,試探接通電路;

  ⑥合理換用量程;

  ⑦正確選用“+”、“-”接線柱;

  ⑧實驗結束后,整理好實驗器材使其恢復原狀.

  示凡是按實驗步驟進行的,但應注意把以上有關知識、技能、非智力因素交*融合在一起,穿插在各個有關的實驗步驟中講解,以求通過示范,達到清晰實驗思路、規范實驗操作、培養實驗良好習慣等目的.

  二、實驗順序建議:

  1.用電壓表測一節干電池電壓,兩節干電池串聯、并聯的電壓,把所測得的數據填入設計的表格中.

  2.分別按圖1甲、乙、丙電路連接導線,每次檢查無誤后再閉合開關計下電壓表的示數u1、u2、 u.每次讀數后都應及時斷開開關,把所測得的數據填入設計的表格中.

  3.分別按圖2甲、乙電路連接導線,每次檢查無誤后再閉合開關計下電壓表的示數u1、u2.每次讀數后都應及時斷開開關,把所測得的數據填入設計的表格中.

  4.根據以上三次實驗記錄的數據,歸納出結論:

  (1)串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個電池的電壓           ,并聯電池組的總電壓等于

  .

  (2)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電壓                 .

  (3)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               .

  由于這是一節探索性實驗課,要注意引導學生歸納實驗結論.除此之外,對操作技能方面的情況,也要做一個小結;其中有屬于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方面的問題,如實事求是、細心認真合堅持探索.

  討論“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鞏固易學的知識(串聯電路中的電壓).三個相同燈泡串聯后,由于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串聯的各段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故每隔燈泡兩端的電壓只占總電壓的1/3,加在燈泡兩端的電壓降低,達不到它們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因此燈泡會暗.教師課以演示用兩節干電池串聯成電池組,先后與一只、兩只串聯的和三只串聯的“2.5v, 0.3a”的小燈泡連接,觀察它們亮度的變化,并分別測量它們的電壓.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學生親自動手連接電路、連接電壓表、使用電壓表測某段電路的電壓,通過記錄數據的分析,歸納出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總電壓與各部分電壓關系.通過本節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技能,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教學過程分析

  1.讓學生首先用電壓表測電池電壓,是為了教會學生在今后使用電池時,通過測量進行鑒別特別是否使用過一段時間的舊電池, 還是新電池.

  2.兩個燈泡串聯時,測總電壓與每一個燈泡電壓之和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重點,測出數據后,注意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出總電壓與每一個燈泡電壓之和的關系,不要教師代替.

  3.對于并聯電路,學生感到困難的是連接電路,而不是測量.所以教師要有耐心給學生想一想、試一試的機會,不要操之過急,更不要代替.

  4.設計表格,認真記錄數據,整理實驗報告,對學生要嚴格要求、規范要求.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擴展實驗:研究混聯電路總電壓和各支路電壓的關系

  【組織】小組

  【流程】

  設計實驗電路

  設計記錄表格

  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并于串、并兩電路中電壓關系進行比較.

《6.1電壓》教案 篇5

  (北京第八中學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

  1.會按照電壓表使用規則正確使用電壓表,會選擇電壓表的量程和試觸,會正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2.會用電壓表測量電池的電壓。通過實驗研究串聯電池組和并聯電池組的電壓跟每節電壓的關系。

  3.通過實驗研究串聯電路、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

  (三)實驗器材

  學生實驗:每組一個學生電源(或三節干電池),一只學生電壓表,兩個阻值不同的小燈泡,一個開關,導線若干。

  演示實驗:教學電壓表一只,電源一個,開關一個。

  (四)教學過程 

  1.復習

  提問:

  (1)怎樣區分電壓表和電流表?

  (2)電壓表和電流表在使用規則上,有哪些不同之處?有哪些相同之處?

  2.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將教學電壓表通過開關與電源的正、負極相連,見圖①。

  提問:

  (1)這種接法行不行?測出的是哪個元件兩端的電壓?

  (2)在接線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注意:開關斷開;并聯在被測電路兩端,電流從電壓表“+”接線柱流進,從“-”接線柱流出;量程的選擇和試觸。)

  (3)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這個示數就是電源的電壓。

  3.進行新課

  介紹這堂課的實驗目的和所研究的內容。

  實驗的目的是:

  (1)練習用電壓表測干電池電壓和一段電路兩端的電壓。

  (2)研究干電池串聯和并聯時的電壓關系;串聯電路、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

  這次實驗分兩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測干電池電壓,研究干電池串聯、并聯時的電壓關系。

  一、先取三節干電池,分別測出每節電池的電壓。再將這三節干電池按圖②串聯成電池組,測出串聯電池組的電壓,將測得的數據記到表1內。分析串聯電池組的電壓跟各節干電池電壓之間的關系,寫出結論。

  二、將兩節相同的干電池按圖③并聯組成電池組,用電壓表測這個并聯電池組的電壓,將測量數據填入表2內。分析并聯電池組的電壓跟每節電池的電壓之間的關系,寫出結論。

  表1:串聯電池組的電壓

  結論: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聯電池組的電壓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

  一、按圖④將L1、L2組成串聯電路,用電壓表分別測出:燈泡L1兩端的電壓U1,燈泡L2兩端的電壓U2,燈泡L1與L2串聯的總電壓U。要求:

  先在作業 本上畫出將電壓表接入電路的三幅電路圖,并標出電壓表的“+”、“-”接線柱。學生自己設計記錄表格,做好記錄后,分析實驗結果,寫出結論。

  二、按圖⑤,將L1、L2組成并聯電路,用電壓表分別測出燈泡L1兩端的電壓U1,燈泡L2兩端的電壓U2,A、B兩點之間的總電壓U。要求:

  先在作業 本上畫出將電壓表接入電路的三幅電路圖,并標出電壓表的“+”、“-”接線柱。學生自己設計記錄表格;做好記錄后,分析實驗結果,寫出結論。

  實驗完畢,斷開電源,整理儀器,進行講評。

  4.小結

  由學生匯報實驗數據和所得到的結論。

  (1)串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節電池的電壓之和。并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每節電池的電壓。

  (2)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在并聯電路里,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并且總電壓等于各支路兩端的電壓。

  練習題:(1)一個小電動機工作時,要求電源電壓是6伏,要用幾節干電池,怎樣連接?

  (2)在圖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圖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說明

  用電壓表測電壓的實驗,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并不困難。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

  1.嚴格要求學生按電壓表使用規則進行實驗操作。

  2.培養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畫電路圖,自己設計記錄表格,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相關資源 加到收藏夾 添加相關資源

《6.1電壓》教案 篇6

  (北京101中學 張寧謀)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了解電壓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以及電壓的國際單位是伏特。

  (三)[教學重點]

  電壓的作用。

  (四)[教學方法]

  用對比法講解電壓。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乳膠管相連的玻璃瓶A、B,伏打電池,小電珠,開關,導線。

  (六)[教學過程 ]

  (一)引入新課

  提問:電燈為什么會亮?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

  因為有電流通過。

  電流是怎樣形成的呢?

  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怎樣才能使自由電荷在電路中作持續不斷地定向移動呢?

  必須有電壓。

  (二)新課教學

  1.為了使學生易于理解電壓,先了解水壓的作用。

  取兩個底部用乳膠管相連的玻璃瓶A、B,內裝一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圖,并啟發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并在原圖上根據需要逐步添畫,最后完成的圖如圖1所示。

  這套裝置的名稱是什么?

  連通器。

  若把閥門K打開會有什么現象?

  水由A流向B。

  是什么原因使水由A流向B?

  因為兩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壓強PA>PB,在壓強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動,所以整個裝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處裝一架小水輪機,則水流對水輪機做功使它轉動。但水流無法持久工作下去。當A、B兩液面高度相同時,水流停止,水輪機也停止轉動。這是因為壓強差消失,水位差不存在了。

  為了保持它的壓強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辦?

  可以在A、B間裝置一架小水泵P,不斷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間的水位差。這樣小水輪機F就可連續轉動。它們之間的水壓形成持續不斷的水流。

  由式可見:水壓使水產生定向移動,形成水流,而流動的水可以做功。

  2.電壓形成了電流

  演示:取一個伏打電池,把它的兩個極板分別與小燈泡相連,當開關閉合,小電珠發光。表明有電流通過。

  演示后,教師邊講、邊畫。最后板書。

  伏打電池的正極A板(銅板)聚集有大量的正電荷,它是高電位。負極B板(鋅板)聚有大量負電荷,它是低電位,A、B兩板間存在有電位差,即電壓。這個電壓使得正電荷由正極向負極移動,負電荷由負極向正極移動(金屬導體則屬于后一種情況)。這樣電路中的自由電荷由B向A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小燈泡發光(電流做了功)。如果負極鋅板上的多余的自由電子全部移到了正極銅板上和正電荷中和完畢,電路中就不再有電流了,小燈泡也停止發光。但是電池中的化學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使正極、負極各自始終保持有大量的正電荷及負電荷,使電路兩端始終有一定的電壓,電路中就有了持續電流存在。所以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電源保持(提供)了電壓,電壓形成了電流。

  由此可知,電壓是使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則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3.電壓的單位

  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兩端產生不同的水壓,不同的電源在電路兩端產生的電壓也不相同。

  電壓用U表示

  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用V表示,簡稱伏。另有比伏特大或小的單位,它們的關系是: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需熟記的有幾種電壓:

  1節干電池電壓為1.5V,一個蓄電池電壓為2V,照明電路電壓為220V,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超過36V。

  其他見教科書第75頁圖6-4。

  (三)鞏固新課

  提問:電壓的作用是什么?單位是什么?

  (四)布置作業 

  1.復習課文,填寫教科書第75頁練習。

  2.觀察了解你家中各種用電器的電壓(但要注意安全)。

  (七)[板書設計 ]

  由此可知:水壓使水產生定向移動形成水流。

  由此可知:電壓使電路中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壓的符號U

  電壓的國際單位:伏特(V)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6.1電壓》教案 篇7

  (北京101中學 張寧謀)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了解電壓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以及電壓的國際單位是伏特。

  (三)[教學重點]

  電壓的作用。

  (四)[教學方法]

  用對比法講解電壓。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乳膠管相連的玻璃瓶A、B,伏打電池,小電珠,開關,導線。

  (六)[教學過程 ]

  (一)引入新課

  提問:電燈為什么會亮?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

  因為有電流通過。

  電流是怎樣形成的呢?

  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怎樣才能使自由電荷在電路中作持續不斷地定向移動呢?

  必須有電壓。

  (二)新課教學

  1.為了使學生易于理解電壓,先了解水壓的作用。

  取兩個底部用乳膠管相連的玻璃瓶A、B,內裝一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圖,并啟發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并在原圖上根據需要逐步添畫,最后完成的圖如圖1所示。

  這套裝置的名稱是什么?

  連通器。

  若把閥門K打開會有什么現象?

  水由A流向B。

  是什么原因使水由A流向B?

  因為兩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壓強PA>PB,在壓強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動,所以整個裝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處裝一架小水輪機,則水流對水輪機做功使它轉動。但水流無法持久工作下去。當A、B兩液面高度相同時,水流停止,水輪機也停止轉動。這是因為壓強差消失,水位差不存在了。

  為了保持它的壓強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辦?

  可以在A、B間裝置一架小水泵P,不斷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間的水位差。這樣小水輪機F就可連續轉動。它們之間的水壓形成持續不斷的水流。

  由式可見:水壓使水產生定向移動,形成水流,而流動的水可以做功。

  2.電壓形成了電流

  演示:取一個伏打電池,把它的兩個極板分別與小燈泡相連,當開關閉合,小電珠發光。表明有電流通過。

  演示后,教師邊講、邊畫。最后板書。

  伏打電池的正極A板(銅板)聚集有大量的正電荷,它是高電位。負極B板(鋅板)聚有大量負電荷,它是低電位,A、B兩板間存在有電位差,即電壓。這個電壓使得正電荷由正極向負極移動,負電荷由負極向正極移動(金屬導體則屬于后一種情況)。這樣電路中的自由電荷由B向A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小燈泡發光(電流做了功)。如果負極鋅板上的多余的自由電子全部移到了正極銅板上和正電荷中和完畢,電路中就不再有電流了,小燈泡也停止發光。但是電池中的化學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使正極、負極各自始終保持有大量的正電荷及負電荷,使電路兩端始終有一定的電壓,電路中就有了持續電流存在。所以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電源保持(提供)了電壓,電壓形成了電流。

  由此可知,電壓是使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則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3.電壓的單位

  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兩端產生不同的水壓,不同的電源在電路兩端產生的電壓也不相同。

  電壓用U表示

  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用V表示,簡稱伏。另有比伏特大或小的單位,它們的關系是: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需熟記的有幾種電壓:

  1節干電池電壓為1.5V,一個蓄電池電壓為2V,照明電路電壓為220V,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超過36V。

  其他見教科書第75頁圖6-4。

  (三)鞏固新課

  提問:電壓的作用是什么?單位是什么?

  (四)布置作業 

  1.復習課文,填寫教科書第75頁練習。

  2.觀察了解你家中各種用電器的電壓(但要注意安全)。

  (七)[板書設計 ]

  由此可知:水壓使水產生定向移動形成水流。

  由此可知:電壓使電路中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壓的符號U

  電壓的國際單位:伏特(V)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6.1電壓》教案 篇8

  (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

  1.練習正確使用電壓表。

  2.研究串、并聯電路中電壓的關系。

  (三)[教學重點]

  正確使用電壓表

  (四)[教學方法]

  學生分組實驗。

  (五)[教具]

  電壓表一只,不同規格的小燈泡兩個,干電池二個,電池夾二個,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由學生復述電壓表的使用規則。

  (二)新課教學

  實驗前仍需強調接線柱的正確使用,量程的選擇、指針調零以及連接電路的要求等注意事項。

  1.測電源電壓

  (1)分別測出每一節干電池的電壓值,并記下數值(教科書第79頁圖6-11)。

  (2)把兩節干電池串聯起來測總電壓,并記下電壓值(教科書第79頁圖6-12)。

  (3)把兩節干電池并聯起來測總電壓,并記下電壓值(教科書第79頁圖6-13)。

  (4)對測量值進行比較小結。

  1

  2.測串聯電路的電壓

  (1)按圖1所示連好燈l1和l2的串聯電路,并在圖中標出電流方向。

  (2)把電壓表的兩個接線柱分別接在a、b兩點,閉合開關,測出l1兩端電壓u1并把它記錄下來。

  (3)斷開開關,拆下電壓表,再把兩個接線柱先后分別接在c、d兩點和a、d兩點,分別測出燈l2兩端電壓u2,l1和l2兩燈串聯后的總電壓uad,把測量值分別填入表2中。

  2 

  (4)分析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跟各段電路兩端電壓之間的關系。

  (5)結論: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段電路兩端電壓之和。

  3.測并聯電路的電壓

  (1)按圖2所示連好燈l1和l2的并聯電路,并在圖中標明電流方向。

  (2)把電壓表的兩個接線柱分別與l1、l2和ab兩端相接,分別測出l1、l2及ab間的電壓,把測量值填入表3中。

  3 

  (3)分析電壓值u1、u2、uab,并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4)結論:并聯電路兩端的電壓與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

  (5)實驗完畢,整理儀器。

  (三)鞏固新課

  引導學生解答教科書第81頁習題第6題

  (四)布置作業

  完成教科書第80頁習題1~5題。

  (七)[板書設計]

  三、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

  1.測電池的電壓

  畫出表1。

  2.測串聯電路的電壓

  畫出圖6-3-1和表2。

  3.測并聯電路的電壓

  畫出圖6-3-2和表3。

《6.1電壓》教案 篇9

  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教案示例之一

  (北京第八中學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

  1.會按照電壓表使用規則正確使用電壓表,會選擇電壓表的量程和試觸,會正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2.會用電壓表測量電池的電壓。通過實驗研究串聯電池組和并聯電池組的電壓跟每節電壓的關系。

  3.通過實驗研究串聯電路、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

  (三)實驗器材

  學生實驗:每組一個學生電源(或三節干電池),一只學生電壓表,兩個阻值不同的小燈泡,一個開關,導線若干。

  演示實驗:教學電壓表一只,電源一個,開關一個。

  (四)教學過程

  1.復習

  提問:

  (1)怎樣區分電壓表和電流表?

  (2)電壓表和電流表在使用規則上,有哪些不同之處?有哪些相同之處?

  2.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將教學電壓表通過開關與電源的正、負極相連,見圖①。

  提問:

  (1)這種接法行不行?測出的是哪個元件兩端的電壓?

  (2)在接線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注意:開關斷開;并聯在被測電路兩端,電流從電壓表“+”接線柱流進,從“-”接線柱流出;量程的選擇和試觸。)

  (3)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這個示數就是電源的電壓。

  3.進行新課

  介紹這堂課的實驗目的和所研究的內容。

  實驗的目的是:

  (1)練習用電壓表測干電池電壓和一段電路兩端的電壓。

  (2)研究干電池串聯和并聯時的電壓關系;串聯電路、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

  這次實驗分兩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測干電池電壓,研究干電池串聯、并聯時的電壓關系。

  一、先取三節干電池,分別測出每節電池的電壓。再將這三節干電池按圖②串聯成電池組,測出串聯電池組的電壓,將測得的數據記到表1內。分析串聯電池組的電壓跟各節干電池電壓之間的關系,寫出結論。

  二、將兩節相同的干電池按圖③并聯組成電池組,用電壓表測這個并聯電池組的電壓,將測量數據填入表2內。分析并聯電池組的電壓跟每節電池的電壓之間的關系,寫出結論。

  表1:串聯電池組的電壓

  結論: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聯電池組的電壓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

  一、按圖④將l1、l2組成串聯電路,用電壓表分別測出:燈泡l1兩端的電壓u1,燈泡l2兩端的電壓u2,燈泡l1與l2串聯的總電壓u。要求:

  先在作業 本上畫出將電壓表接入電路的三幅電路圖,并標出電壓表的“+”、“-”接線柱。學生自己設計記錄表格,做好記錄后,分析實驗結果,寫出結論。

  二、按圖⑤,將l1、l2組成并聯電路,用電壓表分別測出燈泡l1兩端的電壓u1,燈泡l2兩端的電壓u2,a、b兩點之間的總電壓u。要求:

  先在作業 本上畫出將電壓表接入電路的三幅電路圖,并標出電壓表的“+”、“-”接線柱。學生自己設計記錄表格;做好記錄后,分析實驗結果,寫出結論。

  實驗完畢,斷開電源,整理儀器,進行講評。

  4.小結

  由學生匯報實驗數據和所得到的結論。

  (1)串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節電池的電壓之和。并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每節電池的電壓。

  (2)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在并聯電路里,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并且總電壓等于各支路兩端的電壓。

  練習題:(1)一個小電動機工作時,要求電源電壓是6伏,要用幾節干電池,怎樣連接?

  (2)在圖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圖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說明

  用電壓表測電壓的實驗,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并不困難。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

  1.嚴格要求學生按電壓表使用規則進行實驗操作。

  2.培養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畫電路圖,自己設計記錄表格,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6.1電壓》教案 篇10

  (北京市第八中學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

  1.知道電壓的作用。知道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知道電壓的單位。能對電壓的不同單位進行變換。

  3.記住干電池、家庭電路的電壓值。

  (三)教具

  U形管連通器一個,干電池一節,小燈泡一個,開關一個,導線若干條。

  (四)教學過程 

  1.復習

  (1)把一節干電池、小燈泡、開關放在示教板上,請一位同學按所畫電路圖,用導線將電路連接起來(連接電路之前,開關應當是斷開的)。

  (2)提問:什么叫電路,它由哪幾部分組成?

  2.引入新課

  演示:閉合示教板上電路中的開關,燈泡亮了,說明電路中產生了電流。

  提問:電流是怎樣形成的?

  取下電路中的干電池,閉合開關,燈泡不發光。

  提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電路中不能形成電流,電源的作用是什么?

  3.進行新課

  為了說明在什么情況下才能形成電流,我們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樣形成的?

  提問:將裝有水的U形管連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鉗夾住,兩管內水面相平。打開止水鉗,兩管內的水會不會發生流動?

  演示:向U形管左管內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圖1)。(提問:打開止水鉗,兩管內的水會不會發生流動,如果發生流動,水怎樣流動?)打開止水鉗,水從左管向右管流動。

  提出問題:為什么在連通器里的水面相平時,水不發生流動,而在左管水面高時,水從左管流向它的右管?U形管中的水能不能持續不斷地流動?

  (利用投影幻燈片或電腦設計程序表現出連通器水流的動態過程,反映出在這一過程中,水位的變化和連通器底部液片受到的壓強變化的情況。見圖2所示。)

  可見,水位差(又叫水壓)是使水定向流動形成水流的原因。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如圖3所示的復合投影幻燈片(或用電腦設計程序表示出它的動態過程)。

  甲圖中A處的水位高于B處的水位,打開閥門,管中的水從A處通過渦輪向B處流動,水的流動使渦輪轉動。A處的水面下降,B處的水面上升,當A、B兩處水面相平時,水位相同,水停止流動,渦輪不再轉動,幻燈片要顯示上述過程。可見,水位差(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

  現在,我們用一臺抽水機不斷地把水從B處抽到A處(如圖3乙所示,將抽水機置入,同時表現出抽水的動態情況)、使A處的水總比B處的水位高,由于水管兩端總保持一定的水位差(水壓),于是水管內就有持續的水流。

  下面我們來看看圖4所示的電路(示數板上接好的簡單電路)的情況。

  電源的正極聚集有大量的正電荷,負極聚集有大量的負電荷,在電源的正、負極之間就產生了電壓。這個電壓使電路中電荷發生定向流動,使正電荷從正極流向負極,或者使負電荷從負極流向正極,于是在電路中產生了電流。

  可見,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

  在電路中,電源在工作時不斷地使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保持電路兩端有一定的電壓,使電路中有持續的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板書:<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用符號U表示>

  在圖3所示裝置中,不同的抽水機可以在水管兩端產生不同的水位差,即大小不同的水壓。同理,不同的電源可以在電路的兩端產生大小不同的電壓,為此,首先要確定電壓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V)。此外,常用單位還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介紹它們的換算關系。

  板書:<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壓的單位是伏特(V)>

  看課本幾種電壓值的圖。

  要求記住的電壓值有:

  一節干電池電壓:1.5伏。

  家庭電路的電壓:220伏。

  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高于36伏。

  練習題:

  (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______,______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220伏=______千伏=______毫伏。

  4.小結

  這節課講授的電壓是電學中又一個重要的物理量。由于知識所限,我們用水流作比喻講述了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要知道電壓的單位,會進行單位變換。此外,還要記住干電池和家庭電路電壓值。

  (四)說明

  1.“電壓”這堂課既是重點,又是難點,不易被學生掌握。對于初學電學的學生來說,只要求知道電壓是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和電壓的單位。至于電壓的定義、公式和電壓的單位──伏特的物理意義留待高中再講,在這節課內不要出現這些內容,否則因難度過大使學生不能接受。

  2.用水流作比喻來講電壓,對于學生來說形象、生動,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在這里利用水壓引出電壓,從而認識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3.為了使學生便于理解,在講水流的形成時,最好用復合幻燈片模擬出它的動態過程。有條件的,用電腦設計出程序,將有更好的效果。

《6.1電壓》教案 篇11

  第六章  電壓  電阻

  人教版《6.1電壓》實用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電壓,知道電壓的作用。

  2.知道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知道電壓的單位:伏、千伏、毫伏。

  3.會連接電壓表,會讀電壓表。

  教學重點:

  1. 電壓的單位。

  2. 電壓的測量。

  教學器材:

  干電池4節,不同規格的小燈泡兩個,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叫電路?它由哪幾部分組成?

  2.把一節干電池、小燈泡、開關組成如圖所示電路。合上開關,燈泡發光。電路中有電流。電流是怎樣形成的?取下電池后,燈泡不亮,電路中沒有電流?為什么?電源的作用是什么?

  二、導入新課

  本節相我們開始學習第六章 歐姆定律的第一節 電壓

  第六章 歐姆定律

  第一節  電壓

  1.認識電壓

  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電壓”一詞聽起來并不陌生。例如: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1.5伏特;家底電路的電壓是220伏特;高壓輸電線路的電壓可達10000伏特、50000伏特甚至更高……

  2.電壓的作用——想想做做

  p4想想做做 用一節電池和兩節電池時,小燈泡發光一樣嗎?有什么啟示?

  要在一段電路中產生電流,它的兩端就要有電壓。電源的作用就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

  3.電壓的單位

  電壓通常用字母u表示,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

  常用單位有千伏(kv)、毫伏(mv)。

  換算:1kv = 1000v    1v =1000mv 

  4.讓學生看課本上的幾種常見的電壓值,要求記住的電壓值有:

  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v

  一節蓄電池的電壓為2v

  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v

  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高于36v

  5.怎樣連接電壓表

  ⑴認識電壓表及其符號

  ⑵學生閱讀p6電壓表使用說明書,思考如何正確使用電壓表。

  ⑶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①電壓表要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

  ②要使電流從電壓表“+”接線柱流進,“-”接線柱流出。

  ③要使被測電壓不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如果預先不知道被測電壓的大小,應先用較大量程試觸,然后再選擇合適的量程或電壓表進行測量。

  ⑷電壓表的讀數方法

  6.想想議議  p6想想議議。

  7.想想做做

  電池串聯后的正負極,串聯電池的總電壓與各電池電壓的關系。

  8.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異同點

  儀表元件符號使用規則量程最小刻度讀數接法接線柱量程能否直接連到電源兩極上電流表 串聯“+”進“-”出不超過量程不能0-0.6a0.02a先看量程再讀數0-3a0.1a電壓表 并聯“+”進“-”出不超過量程能0-3v0.1v0-15v0.5v

  三、練習

  1.要使用電器能工作,電路中為什么必須接入電源?

  2.高壓輸電的電壓為22萬伏,合多少千伏?多少毫伏?

  3.一個小電動機工作時,要求電源電壓為6v,如果用干電池作電源,需要幾節串聯?如果用蓄電池作電源需要幾個?

  四、總結、擴展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電壓及電壓的單位,知道了怎樣用電壓表測量電壓。知道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到干電池,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干電池中含有的汞、鎘、鉛等重金屬離子對土壤、水源容易造成污染,因此,我們不能隨意丟棄廢舊電池。在使用中,也不要把新舊電池混合使用。

  五、作業布置

  課后練習3,5

  六、板書設計

  第六章 歐姆定律

  第一節 電壓

  1.電壓通常用字母u表示,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

  常用單位有千伏(kv)、毫伏(mv)。

  1kv = 1000v    1v =1000mv 

  2.常見的電壓值有:

  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v

  一節蓄電池的電壓為2v

  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v

  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高于36v

  3.⑴認識電壓表及其符號

  ⑵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①電壓表要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

  ②要使電流從電壓表“+”接線柱流進,“-”接線柱流出。

  ③要使被測電壓不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如果預先不知道被測電壓的大小,應先用較大量程試觸,然后再選擇合適的量程或電壓表進行測量。

《6.1電壓》教案(精選11篇) 相關內容:
  • 《溫度計》教學設計(通用6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及使用溫度計的必要性。2、知道液體溫度計和體溫計的構造和原理。3、能說出常用溫度計中0℃和100℃的規定及刻度方法。4、會正確表述攝氏溫度的記法和讀法。...

  • 《電功》教案(精選13篇)

    (一)教學目的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和常見的電流做功的形式。2.通過演示實驗,得出計算電功的公式并使學生掌握公式。3.對電功的單位焦耳的大小有具體的認識,知道生活中電功的單位是“度”。4.知道用電能表測電功的大小并會讀數。...

  • 《浮力》教案(通用20篇)

    一、教學目標根據大綱要求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現確定第一教時教學目標如下:知識目標:1.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體、浮力的單位)。2、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和影響浮力的大小因素。...

  • 《升華和凝華》教案(通用3篇)

    一、說教材升華和凝華是物態變化的一類現象,與前面已講的四種現象構成完整的物態變化知識體系。盡管升華和凝華并不少見,但卻不易被學生注意,小學自然課本中也沒有講過;且氣體不易看見,而難于直接觀察到。...

  • 《重力》教案(精選12篇)

    (一)教學目的1.知道重力產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體質量的關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物理意義。(二)教具彈簧秤、鉤碼、質量相等的兩種不同鉤碼。...

  •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精選7篇)

    一、教學目標(1)通過對物體在什么情況下受浮力的探究,認識浮力。(2)經歷探究浮力大小以及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過程。(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4)在探究浮力的過程中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 和風能的利用教案示例(精選2篇)

    教學目的1.常識性地了解水能和風能的利用。2.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節能教育。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重力勢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2.動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3.河水從高處落下,說明水的能量轉化情況。...

  •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精選2篇)

    (一)教學目的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4.知道什么是機械能及機械能的單位。(二)教具斜槽,鋼球,木塊,橡皮筋,壓縮彈簧等。...

  • 功的計算習題課(精選2篇)

    教學題目 教學目的 在上節課的基礎知識中,進一步理解物體或外力做功的兩個基本因素,并能掌握功的計算。教學方法 討論法。教學內容引言:上節課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

  • 八年級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一区 | 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 亚洲日产色情偷拍 | 欧美最猛性xxxxx大叫 | 精品首页|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二区日韩 |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 99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免费 | 爱射综合| huan性巨大欧美 | 成人午夜激情毛片 | 久久久人人人婷婷色东京热 | 亚洲黄色成人av | 在线看av的网址 |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是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v欧美精品动漫精品 | 九九热最新 | 久草丝袜在线 | 成人免费无码A毛片 | 久久精品国产中国久久 | 亚洲A成人无码网站在线 | 国产日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区 | 九一天堂 |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 九九久久影院 | 字幕专区码中文欧美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五月婷 | 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丫 | 精品欧美无人区乱码毛片 | 国产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一本二本三本在线观看 |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 黄色大片在线播放 | 国产91精选 | 99ri视频| 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华液 |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 黄漫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