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傳遞》教案(精選7篇)
《信息的傳遞》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
2、激發幼兒探索世界奧秘的興趣。
3、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了解信息傳遞帶來的便利,培養幼兒的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動物傳遞信息的圖片、資料
2、蜜蜂傳遞信息的錄像資料。
3、螞蟻、蜜蜂、螢火蟲等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老師和幼兒打電話游戲導入
二、幼兒觀看蜜蜂傳遞信息的錄像
三、鼓勵幼兒分小組討論、交流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
四、游戲:扮演小動物傳遞信息找伙伴。
這次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幼兒的思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幼兒對動物有了更豐富的了解,知道了任何動物都有同伴之間交流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設置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來看錄像,借助錄像的形、色、音的直觀形象,幫助幼兒能輕松地了解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在教學最后運用游戲的教學形式,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來體驗動物特殊的交流方式,師生互動較好。不足的是由于課前考慮不周,課堂教學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較少;其次在教學中我覺得還是缺乏評價的多樣性和實效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強。
《信息的傳遞》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是新教材必修3第五章第4節的內容。研究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是生態學新的研究領域,在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方式多種多樣,它的作用與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一樣,都是把生態系統各組分聯系成一個整體,并且有調節生態系統穩定性的作用。但是目前人們只能模糊地認識自然界的這種“對話”,這一領域尚有許多問題有待發現和深入研究。所以學好本節課,可以使學生就生態系統方面有關知識得到進一步擴展。
二、教學目標
在課程標準中,對該節內容的描述是“舉例說出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該條內容標準屬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學們能夠對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舉出例子,能從生態系統維持相對穩定的角度出發,說出信息傳遞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能把信息傳遞與農業生產相聯系,說出它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這樣就能從宏觀的角度,表述出信息傳遞的功能,進而體現它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據此本節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目標
舉例說出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說出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描述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2、能力目標
指導學生收集資料,使學生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組織學生對資料進行分析、討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以及分析問題、闡明問題的能力;通過聯系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具體例子培養對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自然現象本質的揭示、對自然之美的欣賞,感受大自然的奧妙,激發學生更加熱愛自然,珍愛生命;學會如何與自然界和平相處,識生物科學的價值,樂于學習生物科學。培養從系統角度認識生物學的正確觀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其中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要和前邊所學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相聯系,說明它們都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
四、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相對簡單,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有關信息傳遞的知識,他們缺少的是將知識系統化。生態系統的信息種類,教材僅作簡要的概述和舉例,并安排了一個“思考與討論”活動,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動物是如何進行信息的傳遞的。
五、說教學方法
1.要采用直觀教學法。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動畫等直觀手段向學生展示不同材料,讓學生觀察,然后分析歸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為使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在教學中,還采用啟發式引導法,在學習每個知識點前,我都提出思考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察、思考,這樣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加以啟發引導,使學生積極思維,從而形成理性直觀教學法是生物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原則之一。高中學生的求知欲強,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注意力不持久,在學習中需要直觀材料和感性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提供豐富的信息,課中用練習題鞏固,課后通過習題綜合檢測,做到及時反饋矯正。
2.本節主要是基于對生物現象的描述,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分析討論理解這些內容。因此,分析資料,組織學生討論是良好的教學策略。同時,學習本節內容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自主地查閱有關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如生物防治)的資料,以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課時安排:1課時)
六、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在整體上是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作為設計的初衷,并通過教師在其中的引導而使整堂課顯得很順暢自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這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學習能力,更使他們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對學習生物的積極性更加提高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引入,生動再現了某些畫面,使課堂有聲有色,氣氛和諧,同時采用現實生活的同學們熟悉的例子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回答,課堂效果得到較大的提高,幾乎全班同學都投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去了。教學過程中,由于某些問題設計的階梯性不是很強,許多同學在討論時覺得無法找到答案,這也是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的一個問題,下一步在設置問題時一定要有階梯性,使學生有桿可爬,以便更加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另外,學生在看到熟悉的畫面時,會自顧自地討論起來,比如,大屏幕上顯示出“戴勝”時,同學們會討論它的別名和它的習性,這樣會影響課堂紀律以及上課的秩序等等問題,對于這些問題還有待于提高。
《信息的傳遞》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方法及發展過程。
2、能夠采用查閱資料、互相交談等方法了解人們如何傳遞信息。
3、感受信息傳遞給生活帶來的便捷。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調查表、幼兒畫冊、圖片。
活動過程:
1、討論交流。
我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
2、配圖講述人們信息傳遞的故事,簡單了解人們信息傳遞的發展史。
3、暢想未來信息傳遞的方式
教師行為教師開始可以創設一個信息傳遞的情境,例如:今天在幼兒園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得了一朵小紅花,如何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告訴給你們的朋友?告訴給遠方的親人呢?
過渡語:剛剛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把好消息告訴給別人,這樣就是在傳遞消息,除了這些傳遞信息的辦法,你還知道哪些傳遞的方法?可以結合調查表說一說師語:中國人都是很聰明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想到了很多方法去傳遞信息。
例如:古代的人們傳遞信息主要用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書信,旗幟等方法。
現代的人們有郵政、電報、電話、電視、電腦網絡等方法傳遞信息。
4、師語:現在我們有這么多信息傳遞的方法,大膽想象一下以后還會出現什么樣的信息傳遞的方法呢?等你們長大后會怎樣去傳遞信息呢?(這一環節可讓幼兒畫出自己對未來信息傳遞方式的設想,可將孩子的設想布置在主題墻或區域中)
幼兒預設行為幼兒根據創設的情境積極思考討論信息傳遞的方法幼兒結合調查表大膽講述幼兒看幼兒畫冊的圖片,感受信息傳遞方式的多樣化及其變遷幼兒發揮想象,大膽暢想未來的信息傳遞方式
活動反思:
對于人們如何傳遞信息,孩子們還是有一點經驗的,例如打電話、寄信、發短信等等,但是對于以前人們的傳遞信息的方式還是比較陌生的,通過前期的調查表,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了很多資料,了解了信息傳遞方式的變遷。但是我發現孩子們的想象力不夠豐富,以后還是要鼓勵孩子多想。
小百科:信息,指音訊、消息、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
《信息的傳遞》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進行跑、怕、繞的動作練習,鍛煉靈活的反應能力。
2.幼兒能依次進行游戲,提高小組協作的配合的技能。
活動準備
信件三封。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幼兒站成大圓圈,面向圓心,老師帶領孩子一起運動(頭部與上肢運動、下蹲、體轉、體側、腹背伸展、跳躍等)。
2.動作練習。
幼兒練習跑、怕、繞的動作。
3.游戲。
(1)送信。
玩法:幼兒分三路縱隊站好。教師發號口令后,排頭幼兒快速取信,快速往前跑,把信送到牛牛的家,然后折身返回,拍下一位幼兒的手,下一位幼兒繼續送信。依次進行游戲,哪組早送完信,哪組獲勝。
(2)增加游戲難度
玩法:幼兒分三路縱隊站好。教師發號口令后,排頭幼兒快速取信,迅速往前跑,把信送到牛牛的家里,途中要繞過障礙物、爬過隧道,然后折身返回,拍下一位幼兒的手,下一位幼兒繼續送信。依次進行游戲,哪組早送完信,哪組獲勝。
4.放松運動:
游戲:傳遞信息
玩法:幼兒分幾組,每組排成一列縱隊,所有人不準回頭,把后面一人傳過來的信息一個接一個傳遞給前面一個人。游戲考驗大家是否能將信息準確無誤地傳遞出去。
活動延伸:
用其它方式開展跑、跳、爬的練習,鍛煉幼兒運動強度。
《信息的傳遞》教案 篇5
第五節 復習和應用●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通過學習,了解電話是怎樣把信息傳遞到遠方;了解電話交換機的應用;了解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的基本區別.2.通過學習,了解電磁波的產生和傳播,知道光是電磁波,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3.通過學習,了解無線電廣播、電視和移動電話的工作過程.二、能力目標通過對本章知識的復習,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三、德育目標通過了解物理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提高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教學重點信息的傳遞.●教學難點對知識的梳理和理清解答問題的思路,掌握解題方法,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具準備投影儀.●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知識結構二、精典例題例1:電話話筒里的碳精片和碳粒相當于一個a.開關 b.變阻器c.電磁繼電器 d.電磁鐵分析:從構造來看,話筒里有一個金屬盒,里面裝滿了碳粒,上面蓋有一個碳精薄片,碳粒之間的接觸不緊密,它們的整體電阻隨碳精薄片壓緊的程度而改變,當人們對著話筒說話時,聲波使薄片振動,薄片忽松忽緊地擠壓碳粒,使電阻忽大忽小地變化,在電路中就產生了隨聲音的振動而強弱變化的電流,所以話筒里的碳精片和碳粒相當于一個變阻器.答案:b例2:關于電磁波,下列說法哪些正確a.真空中的波速小于光波b.真空中電磁波的傳播速度與電磁波的頻率無關c.真空中頻率高,電磁波的波長短d.在波形上兩個波谷之間的距離等于電磁波的波長[分析]由于真空中不同頻率的電磁波的波速都是相同的,都等于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3×108 m/s,所以選項a錯,b對.由于波長、波速、頻率三者間的關系式:c=λf,頻率高,波長短(波速一定時),所以選項c正確.在波形圖上相鄰的兩個波谷(或波峰)間的距離等于電磁波的波長,而選項d中沒有指出是“相鄰谷間的距離”,所以選項d是錯誤的.答案:bc例3:能把聲音和圖像轉化為電流的裝置分別是a.耳機和攝像機b.話筒和攝像機c.話筒和顯像管d.耳機和顯像管[分析]話筒能把聲信號變成電信號;耳機是把電信號變成聲信號;攝像機把圖像變成電信號;顯像管把放大的圖像信號還原成圖像,所以選項b正確.答案:b例4:下列通信工具中,利用電磁波傳遞信號的是a.衛星電視 b.有線電視c.公用電話 d.雷達通信[分析]有線電視和公用電話都是用電線來傳遞信號,所以選項b、c不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號的.衛星電視機、雷達通信都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號,所以選項a、d正確.答案:ad例5:無線電波的波長范圍為50~100 m,試求短波段所對應的頻率范圍.[分析]本題已知波長范圍,要求求頻率范圍,可根據v=λf求出波長為50 m和100 m對應的頻率值.已知:λ1=50 m,λ2=100 m,v=3.0×108 m/s求:f1=? f2=?解:根據v=λf可得f= f1= =6×106 hz=600 khzf2= =3×106 hz=300 khz答:短波所對應的頻率范圍是300~600 khz.●活動與探究[課題]從波形圖算出其頻率和波長[內容]如圖是某電磁波在10-5 s內傳播的波形圖,請在圖中標出一個波長的長度,并算出其波長和頻率.
[過程][師]我們已經知道波長、頻率、波速之間的關系,那么怎么才能根據所給的圖計算出波長、頻率呢?要想計算出來,就必須知道如下知識:1.頻率是每秒內電流振蕩的次數.2.波長:電流每振蕩一次,就會出現一個波峰(或一個波谷),相鄰波峰或波谷的距離為波長.3.從圖中可以看出有三個波峰:故f= =3×105hz4.根據v=λf可得:λ= =103 m[結果]頻率是3×105hz,波長是103 m
《信息的傳遞》教案 篇6
一、現代順風耳—電話
1、電話
①發明:1876年貝爾發明了電話。
②基本結構:
話筒:金屬盒、碳粒、膜片
聽筒:磁鐵、螺線管、薄鐵片
③工作原理:話筒把聲音變成變化的電流,電流延著導線把信息傳到遠方,在另一端,電流使聽筒的膜片振動,攜帶信息的電流又變成了聲音。即:
聲音的振動電流的變化振動(聲音)
④電話的種類:錄音電話;投幣電話;移動電話;磁卡電話;可視電話;無繩電話。
2、電話交換機
①作用:提高線路的利用率。
②占線:①對方電話機正在使用;②交換機之間的線路不夠用。
③發展:手工交換機;自動交換機;程控電話交換機。
3、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
①模擬信號:聲音轉換為信號電流時,這種信號電流的頻率、振幅變化的情況跟聲音的頻率、振幅變化的情況完全一樣,“模仿”著聲信號的“一舉一動”,這種電流傳遞的信號叫做模擬信號。使用模擬信號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擬通信。
特點:模擬信號在長距離傳輸和多次加工、放大的過程中,信號電流的波形會改變,從而使信號丟失一些信息,表現為聲音、圖像的失真,嚴重時會使通信中斷。
②數字信號:用不同的符號的不同的組合表示的信號叫做數字信號。
特點:通常的數字信號只包含兩種不同的狀態,形式簡單,所以抗干擾能力特別強。
二、電磁波的海洋
1、產生:導線中電流的迅速變化會在周圍空間產生電磁波。
2、傳播:不需要介質(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3、波速:在真空中最快,c=3×108m/s
4、波速c與波長λ、頻率f的關系:c=λf
在同一種介質中,波速一定時,波長與頻率成反比。
5、無線電波是電磁波的一部分,光波也是電磁波。
三、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1、無線電廣播信號的發射的接收
①發射:由廣播電臺完成。
聲信號電信號加載到高頻電磁波發射出去
②接收:由收音機完成
各種電磁波選出特定頻率的電磁波取出音頻信號并放大聲音
2、電視的發射和接收
電視用電磁波傳遞圖像信號和聲音信號
圖像信號的工作過程:見課本p97
3、移動電話:既是無線電發射臺,也是無線電接收臺
①工作方式 :它將用戶的聲音轉化為高頻電信號,并發射出去,同時它又能在空中捕捉到電磁波,使用戶接收到對方送來的信息。
②基地臺:手持移動電話很小,發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線也很簡單,靈敏度不高。因此,它跟其他用戶的通話要靠較大的無線電臺轉接。這種固定的電臺叫做基地臺。
③無繩電話:主機與手機上各有一個天線,它們通過無線電波來溝通。工作區域大約在幾十米到幾百米的范圍內。
④音頻、視頻、射頻和頻道:見課本p98~99科學世界
四、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
1、微波通信:波長10m~1mm,頻率30mhz—3×105mhz。它比無線電波(中波和短波)的頻率更高,可以傳遞更多的信息。微波大致沿直線傳播,不能沿地球表面折射。因此每隔50km左右要建一個微波中繼站,把上一站傳來的信號處理后,再發射到下一站去,一站一站地傳下去,將信息傳向遠方。
2、衛星通信:借助地球同步衛星來彌補微波在地面傳播的不足,用通信衛星作微波通信的中繼站,可以使它轉發的微波天線電信號跨越大陸和海洋達到地球上的很大范圍。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電視節目都是通過衛星傳送的。在地球周圍均勻地配置三顆同步通信衛星,就覆裝蓋了幾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實現全球通信。
3、光纖通信:激光頻率單一、方向高度集中。光導纖維光不但能夠沿直線傳播,也可以沿著彎曲的水流傳播,還可以沿著玻璃絲進行傳播,激光用于實際的通信就是使激光在特殊管道—光導纖維中傳播。光纖通信通信容量極大,不怕雷擊,不受電磁干擾,通信質量高,保密性好。
4、網絡通信:把計算機聯在一起,可以進行網絡通信。利用因特網可以收發電子郵件、查閱資料、看新聞、購物、視頻點播、聊天,還可以進行遠程教育、遠程醫療。
最頻繁的網絡通信方式:電子郵件
最大的計算機網絡:因特網
服務器之間的信息主要靠導線、光纜、微波來傳遞。
《信息的傳遞》教案 篇7
第七部分 信息的傳遞
一、現代順風耳——電話
1、1876年由美國科學家貝爾發明了電話。最簡單的電話由話筒和聽筒組成。話筒將聲信號轉變為音頻電信號,聽筒將音頻電信號轉變為聲信號。通話雙方的話筒和聽筒是互相串聯的,自己的話筒和聽筒是互相獨立的。
2、為了節約電話線路的使用效率,人們發明了電話交換機,1891年出現了自動電話交換機,它通過電磁繼電器進行接線。
3、電話按信號輸方式來分,可分為有線電話和無線電話;按信號類型來分,可分為模擬電話和數字電話。信號電流的頻率、振幅變化的情況跟聲音的頻率、振幅變化的情況完全一樣,這種信號叫模擬信號,這種通信叫模擬通信。用不同符號的不同組合表示的信號叫數字信號,這種通信叫數字通信。
4、模擬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會丟失信息,而且抗干擾能力不強,保密性也很差,信號衰減厲害。數字信號在傳輸過種中,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好。
二、電磁波的海洋
1、導線中的電流迅速變化會在空間激起電磁波。電磁波在空氣、水、某些固體,甚至真空中都能傳播。光波也是電磁波的一種。
2、電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樣,都是3 108 m / s,電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長 和頻率f的乘積: c = f 單位分別是 m / s(米每秒)、m(米)、hz(赫茲);頻率的常用單位還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3、用于廣播、電視和移動電話的電磁波是數百千赫至數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無線電波。
三、廣播 電視和移動通信
1、無線電廣播的發射由廣播電臺完成;發射部分主要由話筒、載波發生器、調制器、放大器和發射天線組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線、調諧器、解調器和揚聲器組成。
2、電視信號的傳輸與無線電廣播基本相同,只是發射部分多了攝像機,接收部分多了顯像管。
3、移動電話(無線電話,手機)既是無線電的發射裝置,又是無線電的接收裝置。它的特點是體積小,發射功率不大,天線簡單,靈敏度不高,需要基站臺轉發信號。無繩電話是家話中主機電話與分機電話溝通的一種家用電話,一般使用范圍在幾十米或幾百米之內。
4、音頻電流和視頻電流加載到高頻電流上,形成了發射能力很強的射頻電流。
video in 視頻輸入 video out 視頻輸出
audio in 音頻輸入 audio out 音頻輸出
radio in 射頻輸入 radio out 射頻輸出
s-video s端子
四、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長在10m ~ 1mm之間,頻率在30mhz ~ 3 105mhz之間的電磁波。微波大致直線傳播,所以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個微波中繼站。
2、利用衛星做通信中繼站,稱之為衛星通信。這種衛星相對于地球靜止不動,叫做同步地球衛星。在一球周圍均勻分布3顆衛星,就可以實現全球通信。
3、1960年,美國科學家梅曼發明了第一臺激光器。激光的特點是頻率單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纖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纖中傳輸信號的。光纖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層、保護層構成的,可以傳輸大量的信息。
4、將數臺計算機通過各種方式聯結在一起,便組成了網絡通信。現在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絡叫因特網(internet)。它使用最頻繁的通信方式是電子郵件(e-mail)。例如: @前面是用戶名,后面是服務器名,cn表示這個服務器是在中國注冊的。電子郵件傳遞信息既快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