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電壓》教學設計(通用2篇)
《6.1電壓》教學設計 篇1
【設計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引領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的層面上進行實驗探究,并凸顯交流與合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使用“移動實驗室”來體驗探究的愉悅,從而獲得知識并樹立足夠的學習信心!窘虒W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感知燈泡的亮度與電壓有關,從實際中了解電壓在電路中的作用,并初步掌握電壓的單位、常見的電壓值,初步掌握電壓表的連接方法、讀數方法及實驗操作中的技能技巧! 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說明書,從中收集到有關電壓表連接方法和在電壓表上讀數的方法的一些信息,然后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實驗探究,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得到電壓表的一般使用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打破學生對電的神秘感,增強實踐能力,感受學物理的愉悅,從而樹立足夠的學物理的信心。在教學活動中,尤其注意培養學生參與、交流、合作的意識。【教學重難點】電壓表的連接和讀數。【教具與學具】學生自己準備“移動實驗室”:電池、電池組(三節)、小燈珠、導線若干、手電筒等。電壓表(老師提供)【教學過程】一、交流生活感受 引入新課教師:生活中“電壓”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印象?學生(踴躍地交流著自己的生活感受):雷電很厲害,可以擊死人和牲畜;高壓危險,不能靠近;照明電路的電壓是220v;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1.5v;秋冬的晚上脫毛衣時可摩擦生電;有些生物體內可以產生較高的電壓──生物電;自然課中,我們做了摩擦起電的實驗……教師:非常不錯?磥,學習“電壓”之前,大家就具備了相關知識。其實,很多電現象,都是電壓在起作用。二、探究燈珠發光 分析原因教師:你們能猜猜,一節干電池和2節干電池使燈泡發光一樣嗎?學生:肯定不一樣,當然是2節干電池使燈泡發光要亮。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我家里有一手電筒,用三節干電池時,燈泡發光非常亮,只用2節時,燈泡要暗一些。我經常用,體會太深了。教師:你們知道是什么原因嗎?學生:電池越多,燈泡越亮。教師:搬出我們的“移動實驗室”試一試。學生:進行不完全探究活動,得出結論。教師:大家通過實驗發現:連入2節干電池時比連入1節干電池時要亮。這給我們什么啟示呢?學生:電壓越高,燈泡越亮。教師:電源的作用就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1.電壓:(板書)(1)電壓:要在一段電路中產生電流,它的兩端就要有電壓。(2)電壓的單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1kv=1×103v, 1v=1×103v(1a=1×103ma, 1ma=1×103ma)三、閱讀說明用書 學用電壓表教師:電壓的大小如何測量呢?請同學們帶著教材p5的4個問題去閱讀p6的電壓表說明書。并在“使用”中找出關鍵詞:______。2. 怎樣連接電壓表。(板書)學生:①并聯;②“-”接線柱、靠近、負極;③量程。(學生邊敘述,老師邊板書。)教師:與電流表的連接進行比較,有哪些異同呢?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教師:怎樣在電壓表上讀數呢?3. 怎樣在電壓表上讀數。(板書)教師:大家回顧電流表的讀數方法。學生:(學生敘述,老師板書)。①明確電流表可以測量的最大電流;②確定電流表的一個小格代表多大的電流;③接通電路后,看看表針向右總共偏過了多少個小格。教師:電壓表的讀數方法是怎樣的呢?學生:基本一致。教師:如果教材上圖6.1-6接“-”和“3”兩個接線柱,請問表盤上的讀數應是多少?學生:指針大概指在一小格的中央,而一小格是0.1v,共6小格,所以應讀成0.65v。教師:對。如果接“-”和“15”兩個接線柱讀數是多少呢?學生:指針大概指在一小格的中央,而一小格是0.5v,共6小格,所以應讀成3.25v。教師:不錯。請大家完成“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3題,分別把讀數用鉛筆寫在書上。學生:交流答案。四、探究電池組 測量總電壓教師:請大家拿出“移動實驗室”探究電池組的電壓規律。學生:實驗得出,電池組的總電壓等于每節電池的電壓之和。【交流、小結與延展】通過學習本章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學生1:在實驗中我們探究到了串聯電池組中,各節電池組的電壓等于組成電池組的各節電池的電壓之和。學生2:我在操作過程中,發現連接導線過程中,應將線頭順時針方向繞在接線柱上,否則,越旋越松。教師:看來,你從實驗探究中學到了書中學不到的實驗操作技巧,你很有實踐經驗,不錯。學生3:電壓表的讀數方法與電流表的讀數方法基本一致。先弄清楚所接量程,再看一小格表示多少,最后讀數。學生4:電壓越高,燈泡越亮。學生5:我覺得,有些知識其實可以通過自己閱讀,然后對比電流表的操作方法去掌握,不需老師講解。教師:是的,大家已經長大了,完全具備了自學的能力。學生6:在不知道被測電壓值的情況下,先用大量程去試觸,如果指針偏轉較太小,就換用小量程。教師:大家的這節課的收獲確實不少,把老師要說的都說了,F在完成教材上的“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1題和第4題。教師結束語:導電的鹽水溶液也是電池。教材上“動手動腦學物理”中的第2題就是介紹的這種電池,大家可回家去試一試。西紅柿等一些水果也可形成水果電池。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上網查一查這方面的資料!景鍟O計】 電 壓1.電壓(1)電壓:要在一段電路中產生電流,它的兩端就要有電壓。(2)電壓的單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1kv=1×103v, 1v=1×103v2.怎樣連接電壓表3.怎樣在電壓表上讀數
《6.1電壓》教學設計 篇2
第六章 電壓 電阻
人教版《6.1電壓》實用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電壓,知道電壓的作用。
2.知道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知道電壓的單位:伏、千伏、毫伏。
3.會連接電壓表,會讀電壓表。
教學重點:
1. 電壓的單位。
2. 電壓的測量。
教學器材:
干電池4節,不同規格的小燈泡兩個,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叫電路?它由哪幾部分組成?
2.把一節干電池、小燈泡、開關組成如圖所示電路。合上開關,燈泡發光。電路中有電流。電流是怎樣形成的?取下電池后,燈泡不亮,電路中沒有電流?為什么?電源的作用是什么?
二、導入新課
本節相我們開始學習第六章 歐姆定律的第一節 電壓
第六章 歐姆定律
第一節 電壓
1.認識電壓
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電壓”一詞聽起來并不陌生。例如: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1.5伏特;家底電路的電壓是220伏特;高壓輸電線路的電壓可達10000伏特、50000伏特甚至更高……
2.電壓的作用——想想做做
p4想想做做 用一節電池和兩節電池時,小燈泡發光一樣嗎?有什么啟示?
要在一段電路中產生電流,它的兩端就要有電壓。電源的作用就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
3.電壓的單位
電壓通常用字母u表示,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
常用單位有千伏(kv)、毫伏(mv)。
換算:1kv = 1000v 1v =1000mv
4.讓學生看課本上的幾種常見的電壓值,要求記住的電壓值有:
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v
一節蓄電池的電壓為2v
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v
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高于36v
5.怎樣連接電壓表
⑴認識電壓表及其符號
、茖W生閱讀p6電壓表使用說明書,思考如何正確使用電壓表。
⑶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①電壓表要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
②要使電流從電壓表“+”接線柱流進,“-”接線柱流出。
、垡贡粶y電壓不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如果預先不知道被測電壓的大小,應先用較大量程試觸,然后再選擇合適的量程或電壓表進行測量。
⑷電壓表的讀數方法
6.想想議議 p6想想議議。
7.想想做做
電池串聯后的正負極,串聯電池的總電壓與各電池電壓的關系。
8.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異同點
儀表元件符號使用規則量程最小刻度讀數接法接線柱量程能否直接連到電源兩極上電流表 串聯“+”進“-”出不超過量程不能0-0.6a0.02a先看量程再讀數0-3a0.1a電壓表 并聯“+”進“-”出不超過量程能0-3v0.1v0-15v0.5v
三、練習
1.要使用電器能工作,電路中為什么必須接入電源?
2.高壓輸電的電壓為22萬伏,合多少千伏?多少毫伏?
3.一個小電動機工作時,要求電源電壓為6v,如果用干電池作電源,需要幾節串聯?如果用蓄電池作電源需要幾個?
四、總結、擴展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電壓及電壓的單位,知道了怎樣用電壓表測量電壓。知道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到干電池,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干電池中含有的汞、鎘、鉛等重金屬離子對土壤、水源容易造成污染,因此,我們不能隨意丟棄廢舊電池。在使用中,也不要把新舊電池混合使用。
五、作業布置
課后練習3,5
六、板書設計
第六章 歐姆定律
第一節 電壓
1.電壓通常用字母u表示,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
常用單位有千伏(kv)、毫伏(mv)。
1kv = 1000v 1v =1000mv
2.常見的電壓值有:
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v
一節蓄電池的電壓為2v
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v
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高于36v
3.⑴認識電壓表及其符號
、齐妷罕淼氖褂梅椒
、匐妷罕硪⒙撛诒粶y電路的兩端。
、谝闺娏鲝碾妷罕怼+”接線柱流進,“-”接線柱流出。
、垡贡粶y電壓不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如果預先不知道被測電壓的大小,應先用較大量程試觸,然后再選擇合適的量程或電壓表進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