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 > 《功》教案(精選12篇)

《功》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18

《功》教案(精選12篇)

《功》教案 篇1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小學六年級 

  2、學科:語文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鄭成功》

  3、課時:第二課時

  4、課前準備:

  用微機課提前瀏覽互聯網站上的與《鄭成功》一文有關的內容。

  二、教學課題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鄭成功》

  第2課時教學目標:

  1、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

  2、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3、小練筆:以“敵人驚恐萬狀,敵艦隊亂作一團。”為開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來續寫。

  三、教材分析

  《鄭成功》一文是一篇歷史故事,記述了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圍繞這一中心,作者著重寫了兩個方面內容,一是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勝利收復中國臺灣的經過,突出了戰斗的激烈及官兵的英勇頑強。二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大力發展生產、開辦學校。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但課文涉及的歷史背景與現實生活相距甚遠,因此學生僅僅依據課文中描述很難形成對新知的意義建構,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了很好的解決這個困難,在教學中可以采用網絡輔助教學的方式,利用超媒體組織教學內容,把課文涉及到的歷史、地理等相關學科內容整合其中,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自主地開展學習,形成對新知的意義建構,從而克服本課教學的最大障礙。

  四、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對象分析,本課的教學通過語言講授和互聯網搜索,以啟發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為主線,輔以討論、協作和個別輔導等方法組織教學過程,體驗獲得成功后的歡樂,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孩子們,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英雄人物燦若群星,仁人志士數不勝數,請看——(課件出示一組民族英雄圖像),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也是民族的棟梁。(將鄭成功的畫像定格在屏幕上),今天繼續學習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板書課題)

  【百度搜索】

  【百度搜索】

  2、幻燈出示鄭成功圖片和一段歷史資料。

  3、學生閱讀資料。

  4、讀了這段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5、歡迎大家選取以下話題來研究學習《鄭成功》

  (1) 有關鄭成功的:

  為人    “民族英雄”稱號的來歷   偉大功績     后人的懷念(或評價)……

  (2) 有關中國臺灣的:

  風景名勝    特產    礦產資源    歷史    回歸     現狀……

  (3)有關收復中國臺灣的:

  原因    準備    經過……

  (4)建設中國臺灣:……

  (二)研讀課文,小組合作,嘗試借助互聯網搜索學習:

  1、相信在這些問題中,一定有你最感興趣的,最想了解的,那么今天就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大家可以盡情地暢游網絡世界,在互聯網中上查找自己想知道的內容,學有所獲。

  2、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學習單位,圍繞你們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共同學習。

  同學們可以由2-4名伙伴組成學習小組,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一兩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理解、品味有關《鄭成功》的知識。

  (1)、圍繞共同研究主題組合成學習小組,進行分工,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一項內容的研究。

  (2)、圍繞所研究的主題,共同網絡搜索的有關資料,相互交流,集體討論,形成共識。

  (4)、結合研究成果進行學習成果的交流,并每組推薦一個代表進行全班交流,其他小組成員作補充。

  3、小組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三)匯報交流,暢所欲言: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交流。

  (1)祖國寶島臺灣方面:

  抓住“寶島”,讓學生通過同學的介紹與網站上的圖片加深印象;也可引導學生談談你所知道的中國臺灣的一些風景名勝及物產,做一次簡單的網絡旅游,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祖國寶島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塊神圣的領土。師:你知道哪些有關祖國寶島臺灣的資料?【百度搜索】 

  (2)收復中國臺灣方面:

  這部分內容也是課文介紹的重點,讓學生充分地交流,引導學生根據課文中的內容找到相關資料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補充一些課文中沒有的內容,借此指導學生學會運用網絡資源來解疑答難,進一步了解鄭成功等人的特點。

  【百度搜索】

  (3)收復中國臺灣后的建設問題:

  針對這方面的內容課文只是簡單一帶而過,所以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通過百度網站搜索相關資料。適當地對課文資源進行添加,體現學習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參與意識。  【百度搜索】

  (4)談民族英雄:

  引導學生可以先談談什么叫民族英雄?為什么稱鄭成功為民族英雄?我國歷史上還有哪些民族英雄?

  【百度搜索】

  (四)總結

  同學們,鄭成功的一生雖然是短暫的,但留給后人的卻是恒久的懷念,他用自己的激情點燃了無數愛國者的熱血;他用自己謙祥播撒著民族共融的種子;在中華民族的抗爭史上,鄭成功用言行驕傲地書寫著“英雄”兩個大字,讓我們永遠銘記住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五)課堂練習:出示課后習題3的成語,讀后請學生將成語重新排列,說說排列依據,并選擇造句:慷慨激昂 喜出望外 載歌載舞/橫行霸道 負隅頑抗 驚恐萬狀

  (六)板書設計:

  2、 鄭  成  功

  收復中國臺灣      出征——戰斗——歡迎

  發展生產

  建設中國臺灣 

  興辦學校

  六、教學反思

  網絡只是環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本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讓學生在網絡的天空下自由馳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預設”的目標大多數實現,但課上還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如學生間觀點的爭論,個別小組配合不緊湊,部分學生操作技術不嫻熟,時間緊張,少數學生被精彩的網上資料吸引不能很好的投入課堂學習……盡管對課堂進行了有效的調控,課堂效果較好,可還是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不斷反思,大膽嘗試,那今后一定能借助互聯網的資源搜索,更好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功》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認知:

  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整合網絡教學的特點,利用專題網站、互聯網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視野,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并能運用自己的語言對鄭成功的偉大功績進行介紹。。

  情感:

  1、  把網絡教學請進語文課堂學習,豐富學習的內容,活躍學習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研讀課文,查尋網絡,全方面了解民族英雄鄭成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技能:

  1、  熟練電腦操作,會利用網絡資源拓展課文學習,了解更多的有關鄭成功的信息,深入問題研究,獨立思考,形成個體觀點。

  2、  熟練制作,能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整理、組合,利用網絡進行拓展性學習,結合口頭匯報完成學習成果,并能自主設計生成綜合性學習專題。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第九冊第七單元的課文。課文以簡潔的語言,清新的文筆,飽蘸著對鄭成功的一片深情,讓我們了解了一個民族英雄的偉大功績。

  重點:研讀課文,查尋網絡,全方面了解民族英雄鄭成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解決措施:討論、朗讀、網絡瀏覽

  難點:會利用網絡資源拓展課文學習,深入問題研究,獨立思考,形成個體觀點。能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整理、組合,結合口頭匯報完成學習成果,并能自主設計生成綜合性學習專題。

  解決措施:自主學習、網絡瀏覽、討論交流

  三、教學對象及其學習需要分析:

  1、  本課是選自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九冊第九單元的課文,學習對象為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經過五年的學習,學生己經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學習方法,對于生字的學習,課文內容的了解基本能獨立進行。除此之外,也有了一定的電腦基礎,會打字,會上網,會利用網絡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一部分的學生更能在一定時間內對自己的調查進行整理、組合。

  2、  針對“鄭成功”的資料內容比較多,而課文只是進行了簡單的介紹,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為了能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地學習、研究,綜合所有查找到的資料制成了專題網站,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最好的學習資源。

  三、教學媒體選擇與應用設計:

  本課的教學選擇了網絡教學的方式,利用“鄭成功專題網站”延伸課堂教學,拓展學習空間。

  1、  提供一人一機的網絡學習環境。

  2、  以自制的《鄭成功》網站為主,并提供一些相關網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3、  提供論壇,供學生交流使用。

  四、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學習:

  1、  上節課,我們己經通過閱讀課文,瀏覽專題網站初步學習了課文《鄭成功》。(學生齊讀課題)

  2、  請同學們打開課文,打開專題網站,回憶一下上節課你的收獲。(學生快速讀課文,瀏覽網站進行回憶)

  *哪一位同學來說說通過上節課的網絡學習,你了解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1)“寶島”中國臺灣?(要求學生邊操作網站上的資源,邊簡單介紹)

  *不錯,一幅美麗壯觀的衛星照片向我們展示了物產豐富的祖國寶島臺灣。

  *你的進一步補充,更讓我們相信,富饒美麗的中國臺灣不愧是我們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

  (2)荷蘭侵略中國臺灣的歷史?

  *是啊!在荷蘭侵略者統治的三十八年時間里,他們在中國臺灣人民身上犯下的種種罪行,讓中國臺灣人民恨透了他們,讓全國人民恨透了他們……

  (二)、暢游網絡,深刻感知:

  1、(出示“鄭成功的話”<課文第三節>)

  (1)  指名讀

  (2)  指導朗讀:當看到祖國母親的神圣領土正遭受著列強的殘酷奴役,作為一名炎黃子孫的你此時此刻是什么想法?會怎樣來讀這段話呢?

  (3)  指名讀——評讀——指名讀

  (4)  *就讓我們跟著這位同學一起充滿激情地讀一讀。(學生齊讀)

  2、(出示“鄭成功”的圖片)*幾百年前,我們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站在東海邊,臨風眺望祖國寶島臺灣,他也立下了這樣的誓言。(播放錄像)于是他帶領著英勇的鄭軍官兵,渡海東征收復中國臺灣……

  (1)(學生看錄像)邊看邊思考:你在錄像里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

  (2)這是一場正義之戰,打得是轟轟烈烈,蔚為壯觀。書上又是怎樣描寫的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四、五兩節,再看看錄像,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戰斗的激烈場面,抓住一些關鍵的詞句。(學生反復讀課文,看錄像找好詞佳句)

  (3)學生交流:(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操作顯示所說內容)

  *是啊!就如你所說的鄭軍官兵看上去是那樣紀律嚴明,軍容整肅……他們一定會取得這場戰斗的勝利。

  *你抓住了這句關鍵的句子。你覺得哪個詞用得特別的好。(理解“掀起”)看來你己經體會到了文中描寫的戰斗的激烈。

  *你看錄像認真,讀書更仔細。的確鄭軍官兵正是昌著雨點一樣的炮火,英勇作戰。

  *面對英勇的鄭軍官兵,敵人是那樣的不堪一擊。你能通過“驚恐萬狀”這個詞,想像一下那是一幅怎樣的場面?

  3、*就如剛才同學們所介紹的,課文四、五小節通過精彩的文字再現了當時的戰斗場面。請同學們再反復看看錄像中的畫面,結合書上的語言,把海戰的經過講一講。(學生準備,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生講述時注意感情)

  (1)  學生交流:

  *你真會學習,不一會兒就能用上書上的語句,讓我們領略到了鄭軍艦隊那宏偉的氣勢,感受到了他們的軍威。如果你此時此刻就身臨這場戰斗,你會用什么樣的語氣來向大家介紹那激烈的戰斗場面。

  *你繪聲繪色的講解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隨著鄭軍官兵昌著密集的炮火勇敢地沖進了敵艦中……這個“沖”字用得可真好!為什么不用“駛”?……如果你能不看書,看著畫面的感情地講一講會更吸引人。

  *看來你己經完全被這場正義之戰吸引住了。你激情的話語,準確的描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特別是敵人那狼狽的樣子有的……有的……真可謂狼狽不堪、抱頭鼠竄。

  *激烈的戰斗場面,再配上你精彩而富有創意的講述,相信每一位同學都為之震撼。

  4、*通過專題網站中的影視資料,通過同學們激情的講解,讓我們感受到這真是一場激烈的海戰,鄭軍官兵浴血奮戰,最終成功地登上了中國臺灣(繼續欣賞錄像)鄭軍官兵登上了寶島后,又經過了一番交量,最終趕走了強占寶島三十八年的荷蘭侵略者……對于這一段戰斗場面,書上沒有進行描述,課后請同學們模仿課文第五節來寫一寫,相信你會寫得更精彩,更出色。

  5、當荷蘭侵略者舉著白旗走出城堡,預示著鄭成功成功地收復了中國臺灣。臺灣同胞聽說鄭成功的軍隊到了……(引讀課文第六節)

  6、是啊!中國臺灣人民歡慶鄭軍的到來,歡迎他們心中的英雄——鄭成功。在我們的心目中鄭成功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這難道僅僅是因為他率領官兵成功地收復了祖國寶島臺灣嗎?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七、八兩節,瀏覽一下專題網站,你肯定對鄭成功這個人會有新的認識。如果遇到困難或是自己的感受可以通過網絡短信來相互交流。(學生讀課文,瀏覽專題網站并充分利用網絡短信功能)

  (1)  你對鄭成功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呢?

  (2)  除此之外,通過瀏覽專題網站,你在鄭成功建設中國臺灣方面還有哪些收獲?

  7、*鄭成功不但善于指揮,而且憑借自己的智慧努力建設中國臺灣,為中國臺灣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讀到這兒,看到這兒,講到這兒,你有什么的感受呢?請你進入讀讀議議用一句話來表達對鄭成功的評價,或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書面交流)

  8、是啊!鄭成功用他的一腔愛國之情成功地收復了祖國寶島臺灣;憑借他對中國臺灣人民的無比熱愛為中國臺灣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民族英雄的偉大形象。所以……(引讀課文第九節)

  (三)、總結學習,課外延伸:

  1、今天我們通過網絡世界,讓我們走進了鄭成功,了解了他的偉大功業,使我們心目中樹立起了一個民族英雄的偉大形象。然而一堂課的時間對于我們來說太短暫了,從同學們的目光中看出你們還意猶未盡,是否通過學習課文,瀏覽專題網站又產生了許多的想法和學習的欲望呢?我想聽聽你們還想了解些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并指導學生上網站尋找)

  2、看來同學們都愛學習會學習。雖然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可以從課內走向課外,走進我們這個神奇的網絡世界(指專題網站)去滿足我們學習知識的渴求,真正體會到網絡學習的快樂!祝同學們學有所的,學有所樂!

《功》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和常見的電流做功的形式。

  2.通過演示實驗,得出計算電功的公式并使學生掌握公式。

  3.對電功的單位焦耳的大小有具體的認識,知道生活中電功的單位是“度”。

  4.知道用電能表測電功的大小并會讀數。

  5.通過用電能表測電功和1度電的作用,使學生能自覺地節約用電。

  (二)教具

  課本圖9梍1實驗裝置一套,米尺一根,電能表一只及電能表掛圖一張。寫有例題的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1)提問

  ①在第一冊物理書中我們學習了功,大家還記得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嗎?功的單位是什么嗎?(答略)

  ②流動的水能夠做功嗎?(學生答并舉例)

  ③這冊書中我們又學習了電流,電流是怎樣形成的呢?(學生答: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水流可以做功,那么電流可以做功嗎?

  2.用演示實驗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裝置和電路:用電源、電動機、開關、滑動變阻器組成一串聯電路。用電動機提升砝碼。

  ①由實驗證實電流可以做功。

  閉合開關后問:觀察到什么現象?(學生答:砝碼上升)

  問:是誰把砝碼提起來?(學生答:電動機)

  問:電動機為什么能提起砝碼?(學生答:因為給電動機通電,電動機轉動起來,所以把砝碼提起來)

  問:此實驗表明什么?(學生答:表明電流是可以做功的)

  教師指出:此實驗中電流對電動機做功,電動機又對砝碼做功,所以電動機把砝碼提起來。電流做的功叫電功,電流不僅通過電動機時做功,電流通過其他用電器時都要做功。電流做功的形式很多。

  請同學舉例電流還有哪些做功的形式。(學生舉例略)

  ②能量轉化情況。

  問:砝碼上升過程中,機械能如何變化?(學生答:增加)

  問:砝碼增加的機械能是從哪來的?(指出:因為電動要消耗了電能,所以砝碼的機械能增加)

  師生再共同分析剛才學生舉出的例子中的能量轉化情況。

  3.進行新課

  問:電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1)由課本圖9-1的演示實驗得出電功的計算公式

  介紹實驗裝置和電路,在前面演示實驗的電路中再接入電流表和電壓表(兩表均用大型示教電表),在砝碼后豎立一根米尺。在黑板上畫出如圖1所示的實驗電路圖。

  ①指出:電流對電動機做功,電動機又對重物做功。我們可以近似地看做電流對電動機做的功等于電動機對重物做的功,即等地Gh。因此,從h變化的多少可定性地知道電流做功的多少。

  ②演示:a.在相同時間內,電壓低、電流小,砝碼上升得低;b.在相同時間內,電壓高、電流大,砝碼上升得高;c.通電時間越長,砝碼上升得越高。師生邊觀察實驗、邊分析討論,最后指出:研究表明,計算電功的公式:W=UIt。③請同學說出U、I、t、W各代表物理量。U就是某一段電路兩端的電壓,I是這段電路中的電流,W就是電流在這段電路中通過t秒內所做的功。

  用文字表述公式: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于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

  舉例:我們教室里的燈兩端的電壓是220伏,通過的電流是0.18安,那么通電10分鐘,電流做了多少功?(請同學計算)

  (2)電功的單位

  ①指出上例中算出的電功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J。1焦=1伏·安·秒。焦就是第一冊學過的機械功的單位。

  通過舉例使學生對1焦形成具體的觀念。如把二個雞蛋托高1米,做的功大約是1焦,通過手電筒燈泡的電流,每秒做的功大約是1焦,通過洗衣機的電動機中的電流每秒鐘做的功大約是100焦。電力機車行駛1分鐘,電流做的功大約是3億焦等。②生活中常用“度”作電功的單位,1度=3.6×106焦。

  ③電能表(俗稱電度表)

  ①出示一個電能表和電能表掛圖(如沒有掛圖可自制一個如圖所示的掛圖),讓學生認識電能表:

  a.作用:測量電功或用戶用電器所消耗的電能。

  b.220V表示接在220伏的電路上使用。

  C.5A表示這只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安。

  d.3000轉/kwh表示每消耗1千瓦時(即1度)的電,電能表的轉盤轉3000轉。

  e.如何讀數,所測的電功的單位是度。

  f.例:小偉同學家在上月底裝了一只新的電能表,表的示數是零。在本月底查表時,電能表的讀數如圖9-2所示,問:在一個月內小偉家用了______度電?消耗了______焦的電能。

  ②通過課本圖9梍4介紹1度電的作用,并結合這節課后的“調查”,請一些同學說出自己家每月的用電情況,討論有哪些節約用電的措施,宣傳節約用電。(

  4)例題:(寫在小黑板上)①電流做功表現在電流通過電燈時,電燈

  ______,通過電爐時,電爐_______,通過電動機時,電動機________。②推導電功的另一計算公式

  W=UQ。③在

  1分鐘內有18庫的電量通過手電筒的小燈泡,電流做了54焦的電功,則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強度為______安,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________伏。

  ④燈L1的電阻大于L2的電阻,將L1、L2串聯起來接到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電流通過_______燈做的功多;若將它們并聯起來接到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電流通過______燈做的功多。

  3.小結

  (l)電流做的功叫電功。電流做功有各種形式,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的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功的計算公式是W=UIt或W=UQ。

  (3)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的單位是焦,生活中常用的是度。l度=3.6×106焦。

  (4)測量電功的儀表叫電能表。

  (四)說明

  1.通過與水流的類比提出了電流是不是可以做功,然后用演示實驗證實,這樣引入了新課。再通過演示實驗引出電功的計算公式。因對初中學生來說,電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做好這兩個演示實驗,在討論分析過程中,教師每提出一個問題,要啟發誘導學生分析回答。

  2.教學大綱要求“掌握電功的公式”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是由第二個演示實驗引出計算電功的公式并通過例題達到讓學生掌握電功的公式,會計算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功問題,定性討論兩個用電器的問題。

  3.對于好的學生,除了推導W=UQ這個公式外,還可布置他們推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冊

《功》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掌握電功的概念:知道電流做功的常見形式是推動機械做功,使導體發熱發光等;理解電功的公式(W=UIt)和單位(焦);能綜合歐姆定律和電功公式計算用電器(只限于一個)的電功。

  2.知道電度表的用途和讀數方法。

  (二)教具

  1.課本上電流做功把砝碼提起來的實驗裝置;電鍵一只。

  2.電動玩具汽車一只。

  3.帶燈座的小燈泡(或電阻絲)一只。

  4.電度表掛圖(或實物)。

  (三)教學過程 

  引言在前幾章中,我們學習了電路的連接方法,引入了反映電路工作狀態的幾個物理量椧壞緦鰲⒌繆購偷繾瑁約罷廡┝康南嗷ス叵禇椗紡范傘U廡際塹繆У幕≈丁T詰諞徊嶂形頤茄芯苛肆Χ暈鍰遄齬Φ奈侍猓敲矗緦髂蘢齬β穡肯勻唬諶粘I詈蛻校罅康墓ぷ魘怯傻緦髯齬賜瓿傻摹=裉歟頤且暗氖牽旱緦髯齬τ心男┨氐恪T躚撲愕緦髯齙墓Α

  璤(板書:第九章電功和電功率)

  首先學習電流做功問題。

  (板書:電功)

  1.復習提問

  (l)過去學過力可以做功,怎樣才算力對物體做了功?(答: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就算力對物體做了功)

  (2)你能舉出日常見到的做功的例子嗎?

  (教師引導學生答:水流推動水輪機做功,汽車、電車的牽引力帶動車輛行駛做功等。)

  2.講授新課

  (1)電流可以做功:電車的牽引力實際是由電動機產生的,電動機是通了電流才工作的。所以,電車行駛,實際上是電流做功的結果。

  (演示:玩具電動汽車的行駛)

  (2)電流做功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電流通過電動機可以做功,那么電流通過電燈時發光。電流通過電爐時發熱,算不算做功呢?

  在這里我們應把“功”的概念加以擴大。用電動機移動物體或使機械轉動,是電流做功的一種表現。電流使導體發熱、發光,是電流做功的又一種表現。總之,電流做功的現象很多,例如電流通過電鈴發聲,電子表顯示數字,電視機顯示圖像等,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

  (3)電流做功多少跟什么有關系?

  演示課本圖9-1的實驗時,電流和電壓應采用大型的示教電表來顯示。實驗分兩步:

  ①用變阻器改變電流和電壓,觀察在相同時間內做功的多少。

  首先指明:砝碼被提升越高,表示電流做功越多。

  先將變阻器滑片移至某位置(使接入電阻較大),閉合電鍵,觀察砝碼上升的時間和高度(通電時間由電鍵控制),并記下電流、電壓值。

  再將變阻器滑片移至另一位置(使接人電阻較小),閉合電鍵,觀察相同時間砝碼上升的高度,并記下電壓、電流值。

  比較兩次實驗,得出:

  在相同時間內,電壓和電流越大,電流做功越大。

  ②保持電壓和電流不變,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做功越多。

  (這一步可以不做實驗,直接推出。)

  指出:上述實驗,所得出的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是定性關系。如果把實驗做得精確些,可以得出:電功跟電流、電壓、通電時間都是正比關系。如果電壓U用伏做單位,電流I的單位用安,時間t的單位用秒,電功W的單位用焦,則有

  W=UIt

  應當提醒學生注意兩點:一是公式中的W、U、I均指電路中同一段電路(即某個用電器)而言;二是W、U、I、t必須統一采用國際單位制。

  (4)電功的計算。

  (把課本圖9-1的實驗裝置中的電動機換成小燈泡,做兩次改變電壓(取整數)電流的實驗,通電時間都取10秒鐘。讓學生觀察燈泡的亮度,并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兩次電流做功的大小)

  提問:把重為1牛的物體舉高1米所做的功是多少?(答:l焦)這些功如果由電動機完成,那么,電流所做的功是不是1焦呢?

  (引導學生分析:電流做功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電流通過電動機時,除了提舉重物做功外,電流也會發熱做功,因此電流的功為這兩部分功的和。這就是課本圖9-l的實驗不定量的原因。因此在選用電動機時,發熱愈小的效率愈高。)

  列舉常用電器工作時,1分鐘能做的功:如手電燈泡為幾十焦,照明燈泡為幾百至幾千焦,洗衣機為幾萬焦。

  由于焦這個單位很小,生活中常用“度”作電功的單位:

  l度=3.6×106焦。

  (5)電能表(俗稱電度表)。

  出示電度表掛圖(或實物)。讓學生觀察并讀出讀數。

  指出電流做功時,表的轉盤就轉動(盤的邊緣有個紅點顯示轉動),每轉3000轉,耗電1度。表面上最后的數字是小數點后的一位數。

  最后結合課本圖9-4介紹1度電的作用,對學生進行節約用電的教育。

  3.鞏固練習

  (1)電流做功有哪些表現?(列舉常見的實例來說明)電功的大小由什么決定?

  (2)把同一個燈泡先后接到220伏和110伏的電路中,則電流在相同時間內所做的電功之比:

  A.2∶1;B.1∶2;C.4∶1;D.1∶4。

  (3)一盞電燈所用的電壓是36伏,電流是1.5安,通電50分鐘,電流做了多少功?

  (4)一個電爐通電4小時耗電6度,所用的電壓是200伏,通過電爐絲的電流是多少?

  這四道題應預先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和計算。學生回答第2題,可能有爭議,有的選A,有的選C,教師可讓選C的學生說明理由,然后提問:對同一個用電器只改變電壓,而不改變電流是否可能?對不同阻值的用電器,電壓相同時電流是否相同了引導學生用電功公式結合歐姆定律分析問題;對同一用電器I∞U,因此U增2倍,I亦增2倍,故W增4倍;對不同R的電熱器,U相同時,I與R成反比,故W亦與R成正比)

  4.家庭作業 

  如果鞏固練習第3、4題在課堂上沒有時間完成,可留為作業 ,課本習題一第1題也可留做作業 。

  5.板書設計 

  第九章電功和電功率

  電功

  電流做功的各種表現:

  電動機牽引物體或帶動機器轉動

  電爐發熱

  電燈發光

  凡是通過電流引起的任何變化,都是電流做功的表。電功大小與什么有關?

  電功公式W=UIt

  注意:公式中各個量是對同一段電路而言。

  各個量應統一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

  電功單位:焦

  常用單位:度

  1度=3.6×106焦

  電度表用來測定電功的一種儀表。

  (四)設想、體會

  這節課的內容,表面上看較簡單。學生學習也不會有什么困難,實際上隱含著兩個疑點:一個是從力學的功過渡到電功,另一個是由定性實驗后直接給出電功公式。但這兩點都不能用擴展知識的辦法去解決,而只能從現象的分析中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達到表觀上的掌握。

  例如,教學中強調:電流做功要引起各種變化,或牽引物體運動、或發熱、發光、發聲,或引起化學反應……,凡是電流引起的任何變化,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反之,如果電流不引起任何變化,例如電流通過電阻很小,甚至電阻為零(超導體)的導體,不產生熱效應,也不產生其它效應,則雖有電流但都不做功。這樣學生雖然沒有掌握電功的概念的內涵(電能轉換為其它形式的能),卻掌握了電功的全部外延。

  又如,引出電功公式后,在教學中加了一個電流通過燈泡做功的實驗和計算。這個實驗和課本圖9-1的實驗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圖9-l為電流通過電動機提起的砝碼做功,這個。實驗為電流產生熱做功。圖9-l的實驗為定性地探索電功與什么有關,為引出電功公式提出依據,這個實驗則是承認電功公式正確,定量地測量和計算,以加深鞏固電功知識。這樣就彌補了定性實驗引出定量關系之不足,也從力和熱兩方面顯示了電功的效果。

  在新課授完后,安排了四道鞏固練習題,其目的一方面是小結、鞏固這節課的知識,另一方面是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電功與電壓、電流和時間三個量有關,探索它們間的關系時,在物理學研究中總是讓其它量保持不變,讓應變量隨一個自變量而變化,依此類推。這是物理學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在電功的實驗中,電壓和電流卻是同時變化以引起電功變化的。這就要聯系到歐姆定律來分析。學生常易犯的錯誤如電壓(或電流)增大2倍,電功亦增大2倍。這是由于孤立分析、顧此失彼所致,本題即為糾正這種錯誤而設計的。

  引出電功公式后,提醒學生注意公式中各量應對同一電路取值并且要統一單位,這也是學生容易忽視的。

  注:本教案依據的是人教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冊第九章

《功》教案 篇5

  (一)教學目的

  1.掌握電功的概念:知道電流做功的常見形式是推動機械做功,使導體發熱發光等;理解電功的公式(W=UIt)和單位(焦);能綜合歐姆定律和電功公式計算用電器(只限于一個)的電功。

  2.知道電度表的用途和讀數方法。

  (二)教具

  1.課本上電流做功把砝碼提起來的實驗裝置;電鍵一只。

  2.電動玩具汽車一只。

  3.帶燈座的小燈泡(或電阻絲)一只。

  4.電度表掛圖(或實物)。

  (三)教學過程 

  引言在前幾章中,我們學習了電路的連接方法,引入了反映電路工作狀態的幾個物理量椧壞緦鰲⒌繆購偷繾瑁約罷廡┝康南嗷ス叵禇椗紡范傘U廡際塹繆У幕≈丁T詰諞徊嶂形頤茄芯苛肆Χ暈鍰遄齬Φ奈侍猓敲矗緦髂蘢齬β穡肯勻唬諶粘I詈蛻校罅康墓ぷ魘怯傻緦髯齬賜瓿傻摹=裉歟頤且暗氖牽旱緦髯齬τ心男┨氐恪T躚撲愕緦髯齙墓Α

  璤(板書:第九章電功和電功率)

  首先學習電流做功問題。

  (板書:電功)

  1.復習提問

  (l)過去學過力可以做功,怎樣才算力對物體做了功?(答: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就算力對物體做了功)

  (2)你能舉出日常見到的做功的例子嗎?

  (教師引導學生答:水流推動水輪機做功,汽車、電車的牽引力帶動車輛行駛做功等。)

  2.講授新課

  (1)電流可以做功:電車的牽引力實際是由電動機產生的,電動機是通了電流才工作的。所以,電車行駛,實際上是電流做功的結果。

  (演示:玩具電動汽車的行駛)

  (2)電流做功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電流通過電動機可以做功,那么電流通過電燈時發光。電流通過電爐時發熱,算不算做功呢?

  在這里我們應把“功”的概念加以擴大。用電動機移動物體或使機械轉動,是電流做功的一種表現。電流使導體發熱、發光,是電流做功的又一種表現。總之,電流做功的現象很多,例如電流通過電鈴發聲,電子表顯示數字,電視機顯示圖像等,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

  (3)電流做功多少跟什么有關系?

  演示課本圖9-1的實驗時,電流和電壓應采用大型的示教電表來顯示。實驗分兩步:

  ①用變阻器改變電流和電壓,觀察在相同時間內做功的多少。

  首先指明:砝碼被提升越高,表示電流做功越多。

  先將變阻器滑片移至某位置(使接入電阻較大),閉合電鍵,觀察砝碼上升的時間和高度(通電時間由電鍵控制),并記下電流、電壓值。

  再將變阻器滑片移至另一位置(使接人電阻較小),閉合電鍵,觀察相同時間砝碼上升的高度,并記下電壓、電流值。

  比較兩次實驗,得出:

  在相同時間內,電壓和電流越大,電流做功越大。

  ②保持電壓和電流不變,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做功越多。

  (這一步可以不做實驗,直接推出。)

  指出:上述實驗,所得出的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是定性關系。如果把實驗做得精確些,可以得出:電功跟電流、電壓、通電時間都是正比關系。如果電壓U用伏做單位,電流I的單位用安,時間t的單位用秒,電功W的單位用焦,則有

  W=UIt

  應當提醒學生注意兩點:一是公式中的W、U、I均指電路中同一段電路(即某個用電器)而言;二是W、U、I、t必須統一采用國際單位制。

  (4)電功的計算。

  (把課本圖9-1的實驗裝置中的電動機換成小燈泡,做兩次改變電壓(取整數)電流的實驗,通電時間都取10秒鐘。讓學生觀察燈泡的亮度,并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兩次電流做功的大小)

  提問:把重為1牛的物體舉高1米所做的功是多少?(答:l焦)這些功如果由電動機完成,那么,電流所做的功是不是1焦呢?

  (引導學生分析:電流做功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電流通過電動機時,除了提舉重物做功外,電流也會發熱做功,因此電流的功為這兩部分功的和。這就是課本圖9-l的實驗不定量的原因。因此在選用電動機時,發熱愈小的效率愈高。)

  列舉常用電器工作時,1分鐘能做的功:如手電燈泡為幾十焦,照明燈泡為幾百至幾千焦,洗衣機為幾萬焦。

  由于焦這個單位很小,生活中常用“度”作電功的單位:

  l度=3.6×106焦。

  (5)電能表(俗稱電度表)。

  出示電度表掛圖(或實物)。讓學生觀察并讀出讀數。

  指出電流做功時,表的轉盤就轉動(盤的邊緣有個紅點顯示轉動),每轉3000轉,耗電1度。表面上最后的數字是小數點后的一位數。

  最后結合課本圖9-4介紹1度電的作用,對學生進行節約用電的教育。

  3.鞏固練習

  (1)電流做功有哪些表現?(列舉常見的實例來說明)電功的大小由什么決定?

  (2)把同一個燈泡先后接到220伏和110伏的電路中,則電流在相同時間內所做的電功之比:

  A.2∶1;B.1∶2;C.4∶1;D.1∶4。

  (3)一盞電燈所用的電壓是36伏,電流是1.5安,通電50分鐘,電流做了多少功?

  (4)一個電爐通電4小時耗電6度,所用的電壓是200伏,通過電爐絲的電流是多少?

  這四道題應預先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和計算。學生回答第2題,可能有爭議,有的選A,有的選C,教師可讓選C的學生說明理由,然后提問:對同一個用電器只改變電壓,而不改變電流是否可能?對不同阻值的用電器,電壓相同時電流是否相同了引導學生用電功公式結合歐姆定律分析問題;對同一用電器I∞U,因此U增2倍,I亦增2倍,故W增4倍;對不同R的電熱器,U相同時,I與R成反比,故W亦與R成正比)

  4.家庭作業 

  如果鞏固練習第3、4題在課堂上沒有時間完成,可留為作業 ,課本習題一第1題也可留做作業 。

  5.板書設計 

  第九章電功和電功率

  電功

  電流做功的各種表現:

  電動機牽引物體或帶動機器轉動

  電爐發熱

  電燈發光

  凡是通過電流引起的任何變化,都是電流做功的表。電功大小與什么有關?

  電功公式W=UIt

  注意:公式中各個量是對同一段電路而言。

  各個量應統一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

  電功單位:焦

  常用單位:度

  1度=3.6×106焦

  電度表用來測定電功的一種儀表。

  (四)設想、體會

  這節課的內容,表面上看較簡單。學生學習也不會有什么困難,實際上隱含著兩個疑點:一個是從力學的功過渡到電功,另一個是由定性實驗后直接給出電功公式。但這兩點都不能用擴展知識的辦法去解決,而只能從現象的分析中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達到表觀上的掌握。

  例如,教學中強調:電流做功要引起各種變化,或牽引物體運動、或發熱、發光、發聲,或引起化學反應……,凡是電流引起的任何變化,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反之,如果電流不引起任何變化,例如電流通過電阻很小,甚至電阻為零(超導體)的導體,不產生熱效應,也不產生其它效應,則雖有電流但都不做功。這樣學生雖然沒有掌握電功的概念的內涵(電能轉換為其它形式的能),卻掌握了電功的全部外延。

  又如,引出電功公式后,在教學中加了一個電流通過燈泡做功的實驗和計算。這個實驗和課本圖9-1的實驗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圖9-l為電流通過電動機提起的砝碼做功,這個。實驗為電流產生熱做功。圖9-l的實驗為定性地探索電功與什么有關,為引出電功公式提出依據,這個實驗則是承認電功公式正確,定量地測量和計算,以加深鞏固電功知識。這樣就彌補了定性實驗引出定量關系之不足,也從力和熱兩方面顯示了電功的效果。

  在新課授完后,安排了四道鞏固練習題,其目的一方面是小結、鞏固這節課的知識,另一方面是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電功與電壓、電流和時間三個量有關,探索它們間的關系時,在物理學研究中總是讓其它量保持不變,讓應變量隨一個自變量而變化,依此類推。這是物理學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在電功的實驗中,電壓和電流卻是同時變化以引起電功變化的。這就要聯系到歐姆定律來分析。學生常易犯的錯誤如電壓(或電流)增大2倍,電功亦增大2倍。這是由于孤立分析、顧此失彼所致,本題即為糾正這種錯誤而設計的。

  引出電功公式后,提醒學生注意公式中各量應對同一電路取值并且要統一單位,這也是學生容易忽視的。

  注:本教案依據的是人教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冊第九章

《功》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品味作品中經典的文化言論和作者誠懇平實的語言

  2、學習作者旁征博引、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3、準確理解作者的觀點,在勤奮中走向成功

  重點難點

  能運用文中的觀點對具體現象進行探究。

  能聯系生活,對文章的基本觀點進行拓展。

  教具學具

  ppt課件

  預習要求

  課外收集有關天資、機遇與成功的事例

  理解之間的關系

  板書設計

  教師活動內容、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方式

  一、復習檢查

  議論文常識

  課內名言佳句: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教師活動內容、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方式

  二、深入理解、運用觀點:

  請大家運用作者關于構成成功條件的基本觀點探究下列材料,看看有哪些發現?并根據探究出來的結果再補充一個材料。

  探究練習一:

  材料一:電視劇《我的太陽》中有位女舞蹈演員,為了藝術上有所成就,不僅天天苦練,而且到35歲還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關系很緊張,寧肯離婚也不讓步。可是她專業成績平平,一共也沒當過幾回主角,這位演員作出了這么大的犧牲,最后卻不得不忍痛離開舞臺。

  材料二:有人說楊麗萍就是專門為舞蹈而生的,她的好多作品都給人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學生補充材料三:……

  探究練習二:

  材料一:我國數學家陳景潤為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堅持每天凌晨3點起床學外語,同時每天去圖書館。有3天中午,管理員臨走時曾大聲喊問里面是否有人,但全神貫注的陳沒有聽見,被反鎖在里面,后來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書堆中。最終他成為數學大師。

  材料二:貝多芬小時候彈鋼琴專注時,手指在鍵盤上磨得滾燙。為長期彈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涼水,把手指浸在水中泡涼后接著彈,水撩在地板上積少成多,漏到樓下房東家里卻渾然不知。

  材料三:一只蜜蜂要釀造1公斤蜂蜜,必須在100萬朵花上采原材料,假如花叢同蜂房的距離平均是1公里,那么蜜蜂要釀造1公斤蜜,就得飛行45萬公里,差不多等于繞地球赤道行11圈。

  學生補充材料四:……

  (學生各抒己見,參考:勤奮固然重要,但成功路上有時天資也不容忽視)

  (各抒己見,參考:生物界、人類做成功任何一件事都離不開勤奮這一起碼的法則。)

  教師活動內容、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方式

  探究練習三:

  材料一:王安石《傷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歲時就認識書寫工具,7歲就能指物作詩。鄰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詩并給他報酬。其父覺得有利可圖,便拉著他到處賺錢,不讓其學習,結果到20歲時“泯然眾人”。

  材料二:據《青年博覽》刊載,少年大學生錢某,12歲時就會微積分,被認為是神童,進入合肥科技大學學習。平時,學生們上課,他卻在校園里野逛,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多次勸說仍無進步,后來退學當了油漆工,從此告別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時的江淹,少時篤志好學,其詩幽麗精工,《恨賦》、《別賦》膾炙人口,晚年滿足安逸生活,再也寫不出好文章來,人稱“江郎才盡”。

  學生補充材料四:……

  探究練習四:

  材料一:比爾·蓋茨19歲時看到了電腦軟件行業的巨大商機從哈拂輟學,后來成了世界首富。蓋茨成了蓋茨,我們依舊“微軟”。

  材料二:1965年中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使人類在認識生命奧秘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當時有很多人提名牛胰島素的研制者應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可由于作出此貢獻的人多,國內因為報名爭議得很厲害,送給評審委員會的名單多達14人,而諾貝爾獎只獎給有突出貢獻的一兩個人,這樣他們與此獎擦肩而過。

  材料三:秦末,劉邦、項羽先后進入咸陽,當時項羽力量明顯強于劉邦,消滅他易如反掌,在“鴻門宴”上項羽不聽謀士范增之言殺掉劉邦,沽名釣譽,聽信項伯仁義之說放走劉邦,最后天下被劉邦所奪。

  學生補充材料四:……

  (各抒己見,參考:如果不勤奮則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

  (各抒己見,參考:機遇其實是存在的,而且有時候影響極大,聯系材料略。)

  教師活動內容、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方式

  三、拓展延伸,補充觀點:

  對于成功所需條件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觀點未必相同,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閱讀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四、老師課前也收集不少名人關于成功的觀點,大家不妨一起來欣賞一下。

  1、有人認為成功要耐得住寂寞;有人認為自卑是成功的障礙;有人認為成功需要鍥而不舍的精神;需要點滴的積累、需要大膽的嘗試、勇于面對失敗。

  如果你想要獲得成功,就要以持之以恒為朋友,以經驗為顧問,以耐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守望者。愛默生

  2、愛因斯坦的成功公式:W(成功)=X(艱苦勞動+Y(正確方法+Z(少說空話)

  3、李嘉成認為成功靠3Q,IQ(理性智商)EQ(情緒智商)SQ(心靈智商)。

  五、教師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關于成功的觀點,構成成功的條件一定有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能在以后的學習當中確定好目標,勤奮努力、抓住機遇獲取成功。

  六、布置作業:

  1、摘錄文中證明觀點的論據在積累本上。

  2、請你談談學習本文后的收獲。

《功》教案 篇7

  第11課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課程標準】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

  【教學目標】

  識記和理解:記住漢武帝實現大一統的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措施。理解其內容、作用、影響。

  能力與方法:培養歷史人物評價能力 ,初步掌握歷史人物的評價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維護國家統一觀念的教育 。 通過漢武帝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其相互關系的教學,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尊儒術興太學。開發邊 疆。

  難點:“大一統”的含義。“推恩令的內容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讀課文引言

  2.教師:播放電視劇《大漢天子》的主題曲,創設歷史情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并引發思考,問:

  (1)、講的是漢朝哪個皇帝的故事?

  (2)、你知道關于漢武帝的哪些故事?

  歷史上的漢武帝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今天穿越時空,置身西漢,走近大漢天子——漢武帝。

  二、教授新課:

  (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學生閱讀課文,了解西漢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以及漢武帝的名字等。

  2.歌中唱到“守業更比創業難”,西漢自高祖劉邦建立以來,歷經惠、文、景帝幾代人努力,到武帝時,他不但守住這份業,而且還發揚光大,今天把中國人稱為“漢人”,把我們的語言叫“漢語”,就是因為漢朝的強盛對后世影響深遠。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漢武帝是如何守住這份業的?

  3.學生閱讀課文,自主學習。

  ①了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歷史背景

  ②思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廢除諸子百家的學說,惟獨推崇儒家學說。)興辦太學,推行儒家教育。看圖觀察太學的基本情況。從此,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二)鞏固國家統 一

  學生閱讀課文,找出漢武帝在政治、經濟面臨的問題?有什么措施?起什么作用?

  政治:王國問題 →頒布“推恩令”→內容→作用:政治上一統于皇帝,加強中央集權。

  (問)與景帝的“削藩”有何不同?(景帝用武力 “硬”的,武帝用“軟”的,手段更高明、更巧妙)。

  經濟:措施:(統一鑄幣、鹽鐵官營)→原因→作用:經濟上一統于皇帝。

  (展示)感受探究,討論“五銖錢”為什么是天圓地方的形狀?

  這樣子就從政治 、思想、經濟等各方面將權力一統于大漢天子手中,這就是大一統。董仲舒宣稱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兒子,是人間的主宰。“天子”一詞由此而來。

  (過渡)看了武帝在文治方面的作為后,感到他確實是有勇有謀的政治家,那么,武功方面又如何呢?

  (三)開發邊疆

  1.文治上的大一統為武功提供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國力強盛后打敗了匈奴,開始了開疆拓  土的征戰,請認真觀察比較一 下:秦、漢的疆域對比:漢朝管轄范圍大大擴張,奠定了祖國地大物博的基礎。

  2.具體措施:①重視軍隊的建設;②打敗 匈奴后設河西四郡;③重新設置郡縣,加強了對五嶺以南地區的管理;④把西南夷直接納入 了漢王朝的統治之下。

  (四)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歸納

  (五)學習測評

  完成課后學習測評題。

  【課后反思】略

《功》教案 篇8

  (一)教學目的

  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和常見的電流做功的形式。

  2.通過演示實驗,得出計算電功的公式并使學生掌握公式。

  3.對電功的單位焦耳的大小有具體的認識,知道生活中電功的單位是“度”。

  4.知道用電能表測電功的大小并會讀數。

  5.通過用電能表測電功和1度電的作用,使學生能自覺地節約用電。

  (二)教具

  課本圖9梍1實驗裝置一套,米尺一根,電能表一只及電能表掛圖一張。寫有例題的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1)提問

  ①在第一冊物理書中我們學習了功,大家還記得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嗎?功的單位是什么嗎?(答略)

  ②流動的水能夠做功嗎?(學生答并舉例)

  ③這冊書中我們又學習了電流,電流是怎樣形成的呢?(學生答: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水流可以做功,那么電流可以做功嗎?

  2.用演示實驗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裝置和電路:用電源、電動機、開關、滑動變阻器組成一串聯電路。用電動機提升砝碼。

  ①由實驗證實電流可以做功。

  閉合開關后問:觀察到什么現象?(學生答:砝碼上升)

  問:是誰把砝碼提起來?(學生答:電動機)

  問:電動機為什么能提起砝碼?(學生答:因為給電動機通電,電動機轉動起來,所以把砝碼提起來)

  問:此實驗表明什么?(學生答:表明電流是可以做功的)

  教師指出:此實驗中電流對電動機做功,電動機又對砝碼做功,所以電動機把砝碼提起來。電流做的功叫電功,電流不僅通過電動機時做功,電流通過其他用電器時都要做功。電流做功的形式很多。

  請同學舉例電流還有哪些做功的形式。(學生舉例略)

  ②能量轉化情況。

  問:砝碼上升過程中,機械能如何變化?(學生答:增加)

  問:砝碼增加的機械能是從哪來的?(指出:因為電動要消耗了電能,所以砝碼的機械能增加)

  師生再共同分析剛才學生舉出的例子中的能量轉化情況。

  3.進行新課

  問:電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1)由課本圖9-1的演示實驗得出電功的計算公式

  介紹實驗裝置和電路,在前面演示實驗的電路中再接入電流表和電壓表(兩表均用大型示教電表),在砝碼后豎立一根米尺。在黑板上畫出如圖1所示的實驗電路圖。

  ①指出:電流對電動機做功,電動機又對重物做功。我們可以近似地看做電流對電動機做的功等于電動機對重物做的功,即等地Gh。因此,從h變化的多少可定性地知道電流做功的多少。

  ②演示:a.在相同時間內,電壓低、電流小,砝碼上升得低;b.在相同時間內,電壓高、電流大,砝碼上升得高;c.通電時間越長,砝碼上升得越高。師生邊觀察實驗、邊分析討論,最后指出:研究表明,計算電功的公式:W=UIt。③請同學說出U、I、t、W各代表物理量。U就是某一段電路兩端的電壓,I是這段電路中的電流,W就是電流在這段電路中通過t秒內所做的功。

  用文字表述公式: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于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

  舉例:我們教室里的燈兩端的電壓是220伏,通過的電流是0.18安,那么通電10分鐘,電流做了多少功?(請同學計算)

  (2)電功的單位

  ①指出上例中算出的電功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J。1焦=1伏·安·秒。焦就是第一冊學過的機械功的單位。

  通過舉例使學生對1焦形成具體的觀念。如把二個雞蛋托高1米,做的功大約是1焦,通過手電筒燈泡的電流,每秒做的功大約是1焦,通過洗衣機的電動機中的電流每秒鐘做的功大約是100焦。電力機車行駛1分鐘,電流做的功大約是3億焦等。②生活中常用“度”作電功的單位,1度=3.6×106焦。

  ③電能表(俗稱電度表)

  ①出示一個電能表和電能表掛圖(如沒有掛圖可自制一個如圖所示的掛圖),讓學生認識電能表:

  a.作用:測量電功或用戶用電器所消耗的電能。

  b.220V表示接在220伏的電路上使用。

  C.5A表示這只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安。

  d.3000轉/kwh表示每消耗1千瓦時(即1度)的電,電能表的轉盤轉3000轉。

  e.如何讀數,所測的電功的單位是度。

  f.例:小偉同學家在上月底裝了一只新的電能表,表的示數是零。在本月底查表時,電能表的讀數如圖9-2所示,問:在一個月內小偉家用了______度電?消耗了______焦的電能。

  ②通過課本圖9梍4介紹1度電的作用,并結合這節課后的“調查”,請一些同學說出自己家每月的用電情況,討論有哪些節約用電的措施,宣傳節約用電。(

  4)例題:(寫在小黑板上)①電流做功表現在電流通過電燈時,電燈

  ______,通過電爐時,電爐_______,通過電動機時,電動機________。②推導電功的另一計算公式

  W=UQ。③在

  1分鐘內有18庫的電量通過手電筒的小燈泡,電流做了54焦的電功,則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強度為______安,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________伏。

  ④燈L1的電阻大于L2的電阻,將L1、L2串聯起來接到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電流通過_______燈做的功多;若將它們并聯起來接到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電流通過______燈做的功多。

  3.小結

  (l)電流做的功叫電功。電流做功有各種形式,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的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功的計算公式是W=UIt或W=UQ。

  (3)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的單位是焦,生活中常用的是度。l度=3.6×106焦。

  (4)測量電功的儀表叫電能表。

  (四)說明

  1.通過與水流的類比提出了電流是不是可以做功,然后用演示實驗證實,這樣引入了新課。再通過演示實驗引出電功的計算公式。因對初中學生來說,電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做好這兩個演示實驗,在討論分析過程中,教師每提出一個問題,要啟發誘導學生分析回答。

  2.教學大綱要求“掌握電功的公式”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是由第二個演示實驗引出計算電功的公式并通過例題達到讓學生掌握電功的公式,會計算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功問題,定性討論兩個用電器的問題。

  3.對于好的學生,除了推導W=UQ這個公式外,還可布置他們推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冊

《功》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能找出文中的主要觀點。

  2、能運用文中的觀點對具體現象進行探究。

  3、能聯系生活,對文章的基本觀點進行拓展。

  教學過程:

  導入:社會生活多姿多彩,我們常常羨慕一些成功人士。我們羨慕奧運冠軍們登上了領獎臺;我們羨慕科學家們為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我們羨慕作家們寫出優秀的作品……可我們有沒有想過,他們是如何成功的呢?他們成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他們成功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我們除了羨慕之外還應做些什么呢?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這些問題將得到解答。

  板塊一:整體感知了解觀點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并劃出作者對成功所持的觀點、對構成成功的條件所持的觀點。

  (師生讀課文,劃出相關句子,師生共同明確,具體內容略)

  板塊二:深入理解、運用觀點

  請大家運用作者關于構成成功條件的基本觀點探究下列材料,看看有哪些發現?并根據探究出來的結果再補充一個材料。

  探究練習一:

  材料一:電

  視

  劇《我的太陽》中有位女舞蹈演員,為了藝術上有所成就,不僅天天苦練,而且到35歲還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關系很緊張,寧肯離婚也不讓步。可是她專業成績平平,一共也沒當過幾回主角,這位演員作出了這么大的犧牲,最后卻不得不忍痛離開舞臺。

  材料二:有人說楊麗萍就是專門為舞蹈而生的,她的好多作品都給人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學生各抒己見,參考:勤奮固然重要,但成功路上有時天資也不容忽視)

  學生補充材料三:……

  探究練習二:

  材料一:我國數學家陳景潤為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堅持每天凌晨3點起床學外語,同時每天去圖書館。有3天中午,管理員臨走時曾大聲喊問里面是否有人,但全神貫注的陳沒有聽見,被反鎖在里面,后來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書堆中。最終他成為數學大師。

  材料二:貝多芬小時候彈鋼琴專注時,手指在鍵盤上磨得滾燙。為長期彈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涼水,把手指浸在水中泡涼后接著彈,水撩在地板上積少成多,漏到樓下房東家里卻渾然不知。

  材料三:一只蜜蜂要釀造1公斤蜂蜜,必須在100萬朵花上采原材料,假如花叢同蜂房的距離平均是1公里,那么蜜蜂要釀造1公斤蜜,就得飛行45萬公里,差不多等于繞地球赤道行11圈。

  (各抒己見,參考:生物界、人類做成功任何一件事都離不開勤奮這一起碼的法則。)

  學生補充材料四:……

  探究練習三:

  材料一:王安石《傷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歲時就認識書寫工具,7歲就能指物作詩。鄰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詩并給他報酬。其父覺得有利可圖,便拉著他到處賺錢,不讓其學習,結果到20歲時“泯然眾人”。

  材料二:據《青年博覽》刊載,少年大學生錢某,12歲時就會微積分,被認為是神童,進入合肥科技大學學習。平時,學生們上課,他卻在校園里野逛,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多次勸說仍無進步,后來退學當了油漆工,從此告別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時的江淹,少時篤志好學,其詩幽麗精工,《恨賦》、《別賦》膾炙人口,晚年滿足安逸生活,再也寫不出好文章來,人稱“江郎才盡”。

  (各抒己見,參考:如果不勤奮則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

  學生補充材料四:……

  探究練習四:

  材料一:比爾蓋茨19歲時看到了電腦軟件行業的巨大商機從哈拂輟學,后來成了世界首富。蓋茨成了蓋茨,我們依舊“微軟”。

  材料二:1965年中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使人類在認識生命奧秘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當時有很多人提名牛胰島素的研制者應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可由于作出此貢獻的人多,國內因為報名爭議得很厲害,送給評審委員會的名單多達14人,而諾貝爾獎只獎給有突出貢獻的一兩個人,這樣他們與此獎擦肩而過。

  材料三:秦末,劉邦、項羽先后進入咸陽,當時項羽力量明顯強于劉邦,消滅他易如反掌,在“鴻門宴”上項羽不聽謀士范增之言殺掉劉邦,沽名釣譽,聽信項伯仁義之說放走劉邦,最后天下被劉邦所奪、

  (各抒己見,參考:機遇其實是存在的,而且有時候影響極大,聯系材料略。)

  學生補充材料四:……

  板塊三:拓展延伸補充觀點

  對于成功所需條件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觀點未必相同,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閱讀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紛紛談自己的看法,老師給予適當評價)

  板塊四:老師課前也收集不少名人關于成功的觀點,大家不妨一起來欣賞一下。

  有人認為成功要耐得住寂寞;有人認為自卑是成功的障礙;有人認為成功需要鍥而不舍的精神;需要點滴的積累、需要大膽的嘗試、勇于面對失敗。

  如果你想要獲得成功,就要以持之以恒為朋友,以經驗為顧問,以耐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守望者。——-愛默生

  愛因斯坦的成功公式:

  W (成功) = X(艱苦勞動+Y(正確方法+Z(少說空話)

  李嘉成認為成功靠3Q,IQ(理性智商)EQ(情緒智商)SQ(心靈智商)。

  板塊五: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關于成功的觀點,構成成功的條件一定有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能在以后的學習當中確定好目標,勤奮努力、抓住機遇獲取成功。

  板塊六:作業

  1、摘錄文中證明觀點的論據在積累本上。

  2、請你談談學習本文后的收獲。

  3、你人生的目標(預期)是什么?并具體規劃一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你準備怎樣去做?

《功》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的

  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和常見的電流做功的形式。

  2.通過演示實驗,得出計算電功的公式并使學生掌握公式。

  3.對電功的單位焦耳的大小有具體的認識,知道生活中電功的單位是“度”。

  4.知道用電能表測電功的大小并會讀數。

  5.通過用電能表測電功和1度電的作用,使學生能自覺地節約用電。

  (二)教具

  課本圖9梍1實驗裝置一套,米尺一根,電能表一只及電能表掛圖一張。寫有例題的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1)提問

  ①在第一冊物理書中我們學習了功,大家還記得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嗎?功的單位是什么嗎?(答略)

  ②流動的水能夠做功嗎?(學生答并舉例)

  ③這冊書中我們又學習了電流,電流是怎樣形成的呢?(學生答: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水流可以做功,那么電流可以做功嗎?

  2.用演示實驗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裝置和電路:用電源、電動機、開關、滑動變阻器組成一串聯電路。用電動機提升砝碼。

  ①由實驗證實電流可以做功。

  閉合開關后問:觀察到什么現象?(學生答:砝碼上升)

  問:是誰把砝碼提起來?(學生答:電動機)

  問:電動機為什么能提起砝碼?(學生答:因為給電動機通電,電動機轉動起來,所以把砝碼提起來)

  問:此實驗表明什么?(學生答:表明電流是可以做功的)

  教師指出:此實驗中電流對電動機做功,電動機又對砝碼做功,所以電動機把砝碼提起來。電流做的功叫電功,電流不僅通過電動機時做功,電流通過其他用電器時都要做功。電流做功的形式很多。

  請同學舉例電流還有哪些做功的形式。(學生舉例略)

  ②能量轉化情況。

  問:砝碼上升過程中,機械能如何變化?(學生答:增加)

  問:砝碼增加的機械能是從哪來的?(指出:因為電動要消耗了電能,所以砝碼的機械能增加)

  師生再共同分析剛才學生舉出的例子中的能量轉化情況。

  3.進行新課

  問:電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1)由課本圖9-1的演示實驗得出電功的計算公式

  介紹實驗裝置和電路,在前面演示實驗的電路中再接入電流表和電壓表(兩表均用大型示教電表),在砝碼后豎立一根米尺。在黑板上畫出如圖1所示的實驗電路圖。

  ①指出:電流對電動機做功,電動機又對重物做功。我們可以近似地看做電流對電動機做的功等于電動機對重物做的功,即等地gh。因此,從h變化的多少可定性地知道電流做功的多少。

  ②演示:a.在相同時間內,電壓低、電流小,砝碼上升得低;b.在相同時間內,電壓高、電流大,砝碼上升得高;c.通電時間越長,砝碼上升得越高。師生邊觀察實驗、邊分析討論,最后指出:研究表明,計算電功的公式:w=uit。③請同學說出u、i、t、w各代表物理量。u就是某一段電路兩端的電壓,i是這段電路中的電流,w就是電流在這段電路中通過t秒內所做的功。

  用文字表述公式: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于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

  舉例:我們教室里的燈兩端的電壓是220伏,通過的電流是0.18安,那么通電10分鐘,電流做了多少功?(請同學計算)

  (2)電功的單位

  ①指出上例中算出的電功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j。1焦=1伏·安·秒。焦就是第一冊學過的機械功的單位。

  通過舉例使學生對1焦形成具體的觀念。如把二個雞蛋托高1米,做的功大約是1焦,通過手電筒燈泡的電流,每秒做的功大約是1焦,通過洗衣機的電動機中的電流每秒鐘做的功大約是100焦。電力機車行駛1分鐘,電流做的功大約是3億焦等。②生活中常用“度”作電功的單位,1度=3.6106焦。

  ③電能表(俗稱電度表)

  ①出示一個電能表和電能表掛圖(如沒有掛圖可自制一個如圖所示的掛圖),讓學生認識電能表:

  a.作用:測量電功或用戶用電器所消耗的電能。

  b.220v表示接在220伏的電路上使用。

  c.5a表示這只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安。

  d.3000轉/kwh表示每消耗1千瓦時(即1度)的電,電能表的轉盤轉3000轉。

  e.如何讀數,所測的電功的單位是度。

  f.例:小偉同學家在上月底裝了一只新的電能表,表的示數是零。在本月底查表時,電能表的讀數如圖9-2所示,問:在一個月內小偉家用了______度電?消耗了______焦的電能。

  ②通過課本圖9梍4介紹1度電的作用,并結合這節課后的“調查”,請一些同學說出自己家每月的用電情況,討論有哪些節約用電的措施,宣傳節約用電。(

  4)例題:(寫在小黑板上)①電流做功表現在電流通過電燈時,電燈

  ______,通過電爐時,電爐_______,通過電動機時,電動機________。②推導電功的另一計算公式

  w=uq。③在

  1分鐘內有18庫的電量通過手電筒的小燈泡,電流做了54焦的電功,則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強度為______安,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________伏。

  ④燈l1的電阻大于l2的電阻,將l1、l2串聯起來接到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電流通過_______燈做的功多;若將它們并聯起來接到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電流通過______燈做的功多。

  3.小結

  (l)電流做的功叫電功。電流做功有各種形式,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的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功的計算公式是w=uit或w=uq。

  (3)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的單位是焦,生活中常用的是度。l度=3.6106焦。

  (4)測量電功的儀表叫電能表。

  (四)說明

  1.通過與水流的類比提出了電流是不是可以做功,然后用演示實驗證實,這樣引入了新課。再通過演示實驗引出電功的計算公式。因對初中學生來說,電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做好這兩個演示實驗,在討論分析過程中,教師每提出一個問題,要啟發誘導學生分析回答。

《功》教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會使用電能表正確讀數,能結合實例理解電功。

  2.經歷對電功的探究,體會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過程,提高思維變通的能力。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節約用電的意識,體會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功的概念

  難點:對電功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生活場景:思考家庭中一個月需要交多少電費?由學生的回答引出交多少電費的依據——供電部門通過電能表來計算電費。提問學生對電能表了解多少,由此引出課題——電能表與電功。

  環節二:新課講授

  教師介紹電能表的概念,并實際展示電能表,引導學生思考電費的多少表示什么?電費的多少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結合電子式電能表,先讓學生觀察實物圖,思考表上的數字分別代表什么含義。教師介紹含義并強調額定電壓和基本電流的概念。引導學生觀察電能表的讀數,介紹電能表的計量單位,學生總結供電部門計算電費的依據。

  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不同的家庭中交的電費不一樣,引出電功。教師可以列舉點亮的'小燈泡、給電熱器通電、給小電動機通電、給電視機通電等例子,讓學生思考電能轉化為哪些能。學生總結是因為電流做了功,所以才有了能量的轉化,即電能的消耗,得出電功的概念。

  教師講解電功的表達式,強調電流所做的功跟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成正比。并補充它的推導公式,即通過歐姆定律得到的變形公式,注意使用范圍。

  學生活動:比較兩個燈泡的亮暗(在一定時間內,電流做的功越多,燈泡就越亮)

  設計并進行實驗:1.將兩個電阻不等的白熾燈串聯在電路中,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比較兩個燈泡的亮暗和兩只電壓表的示數;2.將兩個燈泡并聯在電路中,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比較兩個燈泡的亮暗和兩只電流表的示數。

  實驗分析:串聯時,通過燈泡的電流相等,電阻較大的電壓越高,燈泡越亮;并聯時,通過燈泡兩端的電壓相等,電阻較小的電流越大,燈泡越亮。

  介紹電功的單位:

  國際單位:焦耳,符號為J,1J = 1VAs;常用單位:千瓦時,符號為kW·h,1kW·h=3.6×106J。

  環節三:鞏固提高

  展示教材中習題,小組內完成。

  環節四:小結作業

  學生總結本節內容,課后思考電功已經會算了,那如何計算電功率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板書設計

《功》教案 篇12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電能及其單位。

  ·知道電能表的作用、讀數方法。

  ·知道電源和用電器工作過程中能量的轉化情況。

  ·知道電功的定義及計算公式。

  2.過程和方法

  ·體驗電能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電能和我們生活的關系,有節約用電的意識。

  2學情分析

  本節是第十八章電功率的第一節電能電功,教材沒有給出電能明確的定義,而是從社會日常生活生產中常見的獲得電能和使用電能的例子來引出電能和學習電能的,突出了科學與社會和生活的關系。教材從電能的來龍去脈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學習電能。教材舉了大量的例子,用了大量生動活潑的圖片來說明電能在現代社會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物理學在促進人類社會現代化中起著的重要作用。然后從不同家庭使用電能多少的不同,來引入電能的單位,從而介紹單位的換算關系。在此基礎上介紹電能的測量工具──電能表。介紹電能表的時候先說明怎樣讀數,再給出電能表銘牌上的一些參數及其意義,給學生進行學習與探究以一種途徑和方法上的指導。然后介紹新型、現代化的電能表,把現代新技術及時地引進教科書。最后介紹電功的知識,讓學生加深印象。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從電能的各種來源和應用來學習電能。

  ●教學難點

  (1)家庭電能表的使用,對電能單位的理解.

  (2)對電功的理解。

  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 (一)、引入新課

  展示圖片資料:烏魯木齊標志性建筑的夜景圖,將學生帶入意境,然后提出問題:烏魯木齊如果停電,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引入本節內容.

  板書:第一節電能電功

  活動2【講授】(二) 、進行新課

  一.電能

  教師提問:電力有如社會的動脈,電能在現代社會的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們的社會一刻也離不開電能,今天我們所用的電能是從那里來的呢?

  學生:發電廠或電池.

  學生討論:有哪些發電廠,這些發電廠的電能又是由哪些能轉化而來的?

  教師結合圖片總結:常見的有水利、火力、風力、核能。有些地方還有用太陽能,潮汐能,地熱能,燃燒垃圾發電。

  教師引導:除了電廠提供電能,同學們說還有電池,那同學們能說說生活中常見的電池嗎?

  學生:干電池、蓄電池

  教師展示圖片和實物并總結

  板書: 1.電能的來源: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教師鼓勵: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棒.可能還有許多尚未開發的新能源能變成電能,等待著同學們,利用你們的智慧,利用你們努力學習掌握的知識去開發、利用,為人類造福.今天的人們,已經離不開電了.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見電能在工作.

  教師: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知道的用電的地方有哪些,電能是怎樣工作的?

  學生:電能讓電燈泡發光,電能通過燈泡轉化成了光能.

  學生:電能還能轉變成熱能.如電飯鍋、電爐、電熱水器…

  學生:電能還能轉變成動能.如電風扇、電動車.

  教師結合圖片總結。引導學生總結出電能應用的方式

  板書:2.電能的應用:用電器--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二.電能的單位

  教師:我們去市場買菜要說買幾斤(克、千克),老師或同學們用的桌子有多長,我們可以量出是幾米、幾厘米.用了多少電該怎樣量?

  板書:3.電能的單位

  總結:"度"就是電能的單位,它的學名叫千瓦時(kW·h).物理學中更常用的單位是焦耳(J).

  板書:1度=1千瓦時(kW·h)=3.6×106焦耳(J)

  練習:同學們把焦耳換算成千瓦時,看看是多少。并做相關練習:

  補充:1J的能量有多大呢?

  將一個蘋果從地面舉到桌面所需要的能量大約為1 J.

  [投影]1度(1千瓦時)電的作用又有多大呢?

  可以煉鋼1.6 kg生產化肥0.7 kg

  采掘原煤105 kg可以使電車行駛0.85 km

  一次灌溉麥田330 m2機織棉布11 m

  從以上的這組數據,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同學們能切實感受到一度電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也更應該明白我們在生活中節約每一度電的必要.

  三.電能的計量

  教師:在生活中,我們稱質量時要用秤,量長度時可以用尺.通過上面的學習,同學們已了解了電能的單位是"度".如果想知道某一電器在一段時間內到底用了多少度電,該用什么,如何測量呢?

  學生:電工每月都去家里查電表,算每個月用多少度電交多少電費,所以用電多少是用電表測量的.

  教師總結:測量電能用電能表.

  板書:4.電能的測量:電能表

  出示電能表,學生觀察.(可以用投影儀將實物投影放大,便于學生觀看)

  請學生介紹一下自己家電能表的使用情況。

  教師總結電能表的使用情況,重點是電能表的幾個重要參數

  “220 V"是指這種電能表應該在220 V的電壓下使用.

  “50 Hz"指電能表應在50 Hz的交流電路中使用.它是一只交流電能表.

  “10(20) A"指這個電能表的額定電流為10安培.正常情況下電路中的電流應不大于10安培.短時間應用電流允許大一些,但不能超過20安培,否則會損壞電能表.

  “600 revs/kW·h"指電能表轉過600轉,說明接在電路里的用電器消耗的電能是1 kW·h.

  展示電能表的使用。

  做相關的練習

  展示常見的幾種電能表。

  四、電功

  電能可以轉化為多種其他形式的能量,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得過程也可以說是電流做功的過程,有多少電能發生了轉化就說電流做了多少功,即電功。

  電流做功的多少跟電流的大小,電壓的高低,通電時間的長短有關,所以

  W=UIt

  (三)、小結

  電能:來源、應用、單位、測量(電能表).電功

  (四)作業:1.討論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第1節電能電功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第1節電能電功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 (一)、引入新課

  展示圖片資料:烏魯木齊標志性建筑的夜景圖,將學生帶入意境,然后提出問題:烏魯木齊如果停電,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引入本節內容.

  板書:第一節電能電功

  活動2【講授】(二) 、進行新課

  一.電能

  教師提問:電力有如社會的動脈,電能在現代社會的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們的社會一刻也離不開電能,今天我們所用的.電能是從那里來的呢?

  學生:發電廠或電池.

  學生討論:有哪些發電廠,這些發電廠的電能又是由哪些能轉化而來的?

  教師結合圖片總結:常見的有水利、火力、風力、核能。有些地方還有用太陽能,潮汐能,地熱能,燃燒垃圾發電。

  教師引導:除了電廠提供電能,同學們說還有電池,那同學們能說說生活中常見的電池嗎?

  學生:干電池、蓄電池

  教師展示圖片和實物并總結

  板書: 1.電能的來源: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教師鼓勵: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棒.可能還有許多尚未開發的新能源能變成電能,等待著同學們,利用你們的智慧,利用你們努力學習掌握的知識去開發、利用,為人類造福.今天的人們,已經離不開電了.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見電能在工作.

  教師: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知道的用電的地方有哪些,電能是怎樣工作的?

  學生:電能讓電燈泡發光,電能通過燈泡轉化成了光能.

  學生:電能還能轉變成熱能.如電飯鍋、電爐、電熱水器…

  學生:電能還能轉變成動能.如電風扇、電動車.

  教師結合圖片總結。引導學生總結出電能應用的方式

  板書:2.電能的應用:用電器--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二.電能的單位

  教師:我們去市場買菜要說買幾斤(克、千克),老師或同學們用的桌子有多長,我們可以量出是幾米、幾厘米.用了多少電該怎樣量?

  板書:3.電能的單位

  總結:"度"就是電能的單位,它的學名叫千瓦時(kW·h).物理學中更常用的單位是焦耳(J).

  板書:1度=1千瓦時(kW·h)=3.6×106焦耳(J)

  練習:同學們把焦耳換算成千瓦時,看看是多少。并做相關練習:

  補充:1J的能量有多大呢?

  將一個蘋果從地面舉到桌面所需要的能量大約為1 J.

  [投影]1度(1千瓦時)電的作用又有多大呢?

  可以煉鋼1.6 kg生產化肥0.7 kg

  采掘原煤105 kg可以使電車行駛0.85 km

  一次灌溉麥田330 m2機織棉布11 m

  從以上的這組數據,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同學們能切實感受到一度電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也更應該明白我們在生活中節約每一度電的必要.

  三.電能的計量

  教師:在生活中,我們稱質量時要用秤,量長度時可以用尺.通過上面的學習,同學們已了解了電能的單位是"度".如果想知道某一電器在一段時間內到底用了多少度電,該用什么,如何測量呢?

  學生:電工每月都去家里查電表,算每個月用多少度電交多少電費,所以用電多少是用電表測量的.

  教師總結:測量電能用電能表.

  板書:4.電能的測量:電能表

  出示電能表,學生觀察.(可以用投影儀將實物投影放大,便于學生觀看)

  請學生介紹一下自己家電能表的使用情況。

  教師總結電能表的使用情況,重點是電能表的幾個重要參數

  “220 V"是指這種電能表應該在220 V的電壓下使用.

  “50 Hz"指電能表應在50 Hz的交流電路中使用.它是一只交流電能表.

  “10(20) A"指這個電能表的額定電流為10安培.正常情況下電路中的電流應不大于10安培.短時間應用電流允許大一些,但不能超過20安培,否則會損壞電能表.

  “600 revs/kW·h"指電能表轉過600轉,說明接在電路里的用電器消耗的電能是1 kW·h.

  展示電能表的使用。

  做相關的練習

  展示常見的幾種電能表。

  四、電功

  電能可以轉化為多種其他形式的能量,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得過程也可以說是電流做功的過程,有多少電能發生了轉化就說電流做了多少功,即電功。

  電流做功的多少跟電流的大小,電壓的高低,通電時間的長短有關,所以

  W=UIt

  (三)、小結

  電能:來源、應用、單位、測量(電能表).電功

  (四)作業:1.討論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Tags:1節,電能,電功,教案,板書

《功》教案(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4.7神奇的“眼睛”》教案(精選4篇)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簡單組成和用途;認識科技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續發展將加深人類對自然的認識。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流合作的能力,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 《功率》教案(通用15篇)

    1、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單位。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

  • 《6.1 透鏡》教案(通用3篇)

    一、難點分析 1.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講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進行實驗,通過實驗取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外,還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規律,參照下圖來進行分析.當一條平行于玻璃三棱鏡底邊的光由空氣射入玻璃時,...

  • 《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教案(精選2篇)

    教學內容: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學生分析:上一節已體驗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的亮度,了解了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學生已經學習了滑動變阻器,電流表及電壓表的使用方法,并且已用過伏安法測電阻,已基本掌握了用電流表...

  • 《熔化和凝固》教案(精選2篇)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熔化和凝固是兩種重要的物態變化,也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現象。學生在小學自然常識學習的基礎上,加之日常生活中的無意觀察,對這兩種現象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 《動能和勢能》教學設計(精選8篇)

    動能和勢能(一)教學目的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4.知道什么是機械能及機械能的單位。(二)教具斜槽,鋼球,木塊,橡皮筋,壓縮彈簧等。...

  • 《透鏡》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⒈使同學知道凸透鏡有成像的作用,成像有一定的規律,初步了了解凸透鏡的應用。⒉使同學的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通過制作土照相機,培養同學的制作能力。...

  • 和風能的利用教案示例(精選2篇)

    教學目的1.常識性地了解水能和風能的利用。2.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節能教育。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重力勢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2.動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3.河水從高處落下,說明水的能量轉化情況。...

  •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精選2篇)

    (一)教學目的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4.知道什么是機械能及機械能的單位。(二)教具斜槽,鋼球,木塊,橡皮筋,壓縮彈簧等。...

  • 八年級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99999 | 丰满少妇又爽又紧又丰满在线观看 |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作者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 | 国产91视频在线观看 | 美女爽到高潮嗷嗷嗷叫免费网站 | 怀孕挺大肚子疯狂高潮AV毛片 | 日本视频免费高清一本18 | 少妇性L交大片 |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 欧美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 四虎影视国产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爆乳在线播放第一人称 | 无码成人精品日本动漫纯H 亚洲顶级毛片 |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 | 免费a级黄毛片 | 中国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 | 一级毛片女人十八 | 激情成人开心网 | 蜜月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久久久伦 | 羞羞答答av成人免费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不卡 |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 |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 日本1区2区3区 |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系列 | 精品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 | xxxxxxxxxxxxxxxx日本| 女自慰喷水免费观看WWW久久 | 午夜在线视频免费 | 一二三精品区 |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国产福利片无码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