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東陽馬生序》學習要點
《送東陽馬生序》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自《宋學士文集》,作者是宋濂,明朝散文家。“馬生”,字君則,“生”是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關于“序”:
古代“序”有兩種:一是介紹、評論文章的序;一是臨別贈言的贈序。本文屬于贈序。《送東陽馬生序》是作者給同鄉后學馬生的臨別贈言。這是贈序,有別于介紹評價的序。
學習本文,首先要掃清文字障礙,體會文章內容。
一、讀準紅色字的音
嗜學 凍餒 燁然 負篋曳屣
皸裂 媵人 裘葛之遺 缊袍敝衣
廩稍
三、通假字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通肢,肢體
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通披,穿。
閱讀全文,要注意的是,作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人,卻沒有擺出名人的架式進行說教而是真摯誠懇,循循善誘。熟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馬生勤奮學習的呢?
1.作者是從哪幾方面談自己刻苦求學的經歷的呢?
共四個方面。一是家貧讀書之難;二是援疑質理之難;三是從師求學之難;四是敝衣粗食求學這難。
2.作者求學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文中哪些詞寫出了讀書的艱難?
求學的主要方式是:援疑質理。
讀書的艱難:假借藏書,手自筆錄。
3.《送東陽馬生序》文中表現了明代諸生優越的學習條件,其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與作者的哪些求學經歷相對照?
有廩稍之供,裘葛之遺;坐大廈而誦讀書;有司業、博士為之師,宜有之書皆集于此。
諸生衣食之豐與作者生活俸祿之薄相對照;諸生學于太學與作者借書苦讀相對照;諸生有師傳授與作者從師求學之苦相對照;諸生有求必應與作者質疑請教之難相對照。
4.《送東陽馬生序》本文所強調的主旨是什么?
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主觀的努力。
5.讀了本文,你有何感受呢?
測試
選出與例句中紅色字意思相同的一項
1、( )
例:其將歸見其親也
A、親賢臣,遠小人 B、每得降卒,必親引問委曲
C、可以全生,可以養親 D、久為吏民所親
2、( )
例:卒獲有所聞
A、五萬兵難卒合 B、魯肅聞劉表卒
C.猛將必發于卒伍 D、卒成大業
選出與例句中紅色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3、( )
例:當余之從師也
A、益慕圣賢之道 B、不必若余之手錄
C、與之論辯 D、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4、下列賓語前置句中特點不同于其它句的一項是( )
A、弗之怠 B、大王來何操
C、沛公安在 D、何陋之有
5、填空。
蘇轍,字,與父 、兄 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參考答案
1、C
解析:例句中的“親”指父母,A中指親近,B中指親自,D中指親敬。
2、D
解析:例句中的“卒”指終于,A中通“猝”,立刻、馬上的意思,B中讀zú,死,C中指士兵。
3、B
解析:例句中的“之”是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A中是助詞,相當于“的”,C中是代詞,D中也是代詞。
4、A
解析:A為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其它為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5、子由 蘇洵 蘇軾
中 考 解 析
(2001,上海市)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問題。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1.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
①其進步未可量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中描繪了少年中國 ______________的景象;對中國少年寄予了_________________的殷切希望。
【考點】:閱讀文言文的綜合能力。
【分析】:
1.本題考查對選文中重要語句的翻譯。解釋中結合特定句式、特有的語境分析,抓住關鍵詞“其”“戴”“履”的含義,才能準確到位。
①少年中國的進步是不可估量的。
②頭頂著青色的長天,足踏著黃色的大地
2.本題考查對選文表達主旨的理解。梁啟超在文中描繪了少年中國光明美好的景象;對中國少年寄予了自強自立、振興祖國的殷切希望。
課 外 拓 展
一、關于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現在浙江義烏)人。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于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于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
明初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提舉,為太子講經。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后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全家流放茂州(現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途中病死于夔州(現在重慶奉節)。
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宋濂與劉基、高啟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以繼承儒家道統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甚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或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贊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
二、明初散文
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大都是由元入明者。他們經歷了社會動亂,對治亂興亡的體驗較深,因此創作比較貼近現實。這個時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劉基、方孝孺等。
宋濂是“開國文臣之首”。他堅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經師古,強調“辭達”,注意“通變”,要求“因事感觸”而為文。所以他的散文內容比較充實,且有一定的藝術功力。劉基則詩文兼長。散文長于議論,風格古樸豪放,鋒利道勁,且富于形象性,《郁離子》中的《賣柑者言》可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學生,繼承了宋的文統與道統,且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潑辣,如《蚊對》《指喻》等。
- 《送東陽馬生序》公開課教案(精選12篇)
【教學設計的理念】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角色的轉變,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我們課堂上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在學習課程中特特...
- 語文教案:《送東陽馬生序》(通用12篇)
教學建議一、課文主旨《送東陽馬生序》是宋濂寫于晚年的一篇勸學之作。本文通過作者自敘青年時代求學的困難和刻苦學習的經歷,并與今天大學生求學之易進行對比,得出業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為用心不專,不知勤苦求學之理的結論,并...
- 《送東陽馬生序》語文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學習積累常用文言詞語。2、熟讀并背誦全文。3、學習古人“勤且艱”的好學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求學態度。4、掌握對比的寫作手法。教學重點反復誦讀至背誦,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學習作者的好學精神和求學態度。...
- 《送東陽馬生序》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設想 這篇文章字詞難度不大,除了一些重點詞句,其他都比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開篇提出“嗜學”,然后圍繞這個中心詞,層層展開,并采用對比法,點明求學應有的態度和精神。...
- 《送東陽馬生序》第一課時設計(通用13篇)
《送東陽馬生序》教學設計知識目標:1、 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2、 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文體特征。3、 理清本文的思想內容,明確作者的寫作目的。4、 背誦課文。...
- 《送東陽馬生序》語文教案范文(精選14篇)
【教學設想】通過寫自己年輕時期讀書的艱苦,勸人利用便利的條件,虛心求教,認真讀書。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這種勤奮善學的精神,并掌握其中的一些重點字詞,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課時安排】1課時。...
- 初中語文《送東陽馬生序》教學設計(通用16篇)
【自讀導言】1.認知和識記:嗜、硯、逾、碩、俟、衾、燁、叱、咄、皸裂、媵人、容臭、負篋曳屣等實詞的形、音、義;理解“以”字的用法;了解“弗之怠”的句式特點。2.理清思路,理解全文。...
-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通用13篇)
【學習目標】1.聯系自身,學習古人克服困難、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和意志,樹立正確的苦樂觀。2.掌握文章中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3.體會對比手法的作用。【學習重、難點】1.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2.體會對比手法的作用。...
-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精選13篇)
一、教學目的:1.了解序和贈序的不同,了解省略主語的句式和一詞多義的用法;2.學習運用對比手法表現中心的寫法;3.引導學生從前人刻苦好學和虛心求師的事例中獲得教益,為祖國建設的偉業而發奮學習,送東陽馬生序。...
- 《送東陽馬生序》語文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能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熟讀成誦。2.掌握常用的一些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及用法,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3.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直至全文成誦。過程與方法:1.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培養自讀文言文的能力。...
- 語文導學案《馬說》《送東陽馬生序》(精選12篇)
語文導學案(49)年級:初二 主備: 審核: 時間: 、4、16課題:復習《馬說》《送東陽馬生序》 課時:一課時復習目標:1、掌握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2、會翻譯重點句子。3、體會文章中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 送東陽馬生序(精選12篇)
教學建議一、課文主旨是宋濂寫于晚年的一篇勸學之作。本文通過作者自敘青年時代求學的困難和刻苦學習的經歷,并與今天大學生求學之易進行對比,得出業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為用心不專,不知勤苦求學之理的結論,并勸勉馬生及大學生...
- 送東陽馬生序教學設計(通用13篇)
二十四 送東陽馬生序 江春飛學習目標:1、 朗讀背誦課文。2、 2、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翻譯課文。3、 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后生勤奮學習的。4、 培養想象和情感體驗能力。...
- 送東陽馬生序 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了解序與贈序的不同。 2。學習運用對比表現中心的寫法。 3。引導學生從前人的刻苦好學和虛心求師的精神中受益。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 部編版初中初三下冊語文《送東陽馬生序》教案設計(精選16篇)
學習目標1.初步感知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2.掌握常見文言實詞“序”“致”“質”等的意義。3.掌握常見文言虛詞“以”“諸”等的用法。重、難點1、 重點:掌握常見文言實詞“序”“致”“質”等的意義。...
-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