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教案 7-9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發展。 寫韓麥爾先生講授“最后一課”的情景和小弗郎士的轉變。第三部分:(24-29)故事的高潮和結局。 寫韓麥爾先生悲憤地宣布“最后一課”的結束。 (五)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什么變化?找出描寫其心理變化的語句。明確:小弗郞士的轉變在全篇反映得很明顯:從天真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熱愛法語;從無憂無慮的幼稚——熱愛祖國;從不懂事、害怕老師——留戀、理解、同情、敬愛老師。小弗郎士心情變化:快樂—激憤──難過──懊悔──對祖國語言的熱愛──對老師的愛戴。韓麥爾身為法國人,卻不能教法語,被無辜趕走,令人痛心。小弗郎士對老師深切地敬愛,同時還摻雜著共同的遭遇互相同情等復雜的感情。 (六)韓麥爾先生是怎樣一個人?明確:韓麥爾先生是一位熱愛祖國、熱愛祖國語言、熱愛自己工作的普通的鄉村小學教師。 (七)小說刻畫人物所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能夠反映人物當時的什么心理活動和性格特點?明確:作者善于通過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描寫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刻畫 韓麥爾 主要通過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1. 語言:韓麥爾先生已經坐上椅子,像剛才對我說話那樣,又柔和又嚴肅地對我們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后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最后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我聽見韓麥爾先生對我說: “我也不責備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夠難受的了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這么想:‘算了吧,時間有的是,明天再學也不遲。'現在看看我們的結果吧。唉,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現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對我們說了:‘怎么?你們還自己說是法國人呢,你們連自己的語言都不會說,不會寫!…'不過,可憐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個人的過錯,我們大家都有許多地方應該責備自己呢。”“你們的爹媽對你們的學習不夠關心。他們為了多賺一點錢,寧可叫你們丟下書本到地里,到紗廠里去干活兒。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自己的地方嗎?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干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明確:小說通過先生在“最后一課”上所講的話,表現了他對祖國、對祖國語言、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對祖國兒童深厚的愛和無限的希望,以及對國土淪陷的深切的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2. 動作、神態: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然后他呆在那兒,頭*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帶走似的。明確:小說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內心激動、沉痛、依戀、悲憤的心情,表現了他崇高的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