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杜甫詩三首》教案1
杜甫把個人愁情寄托于抒寫世情上,這種博大兼濟的情懷,是人性中最為美好的部分,也是杜甫詩歌最為感人的地方。
(《中學生閱讀》2002.7~8.作者:楊景龍,有刪節)
二、重溫經典
薦讀杜甫的贈友詩《江南逢李龜年》、詠物詩《江畔獨步尋花》、懷古詩《詠懷古跡》、鄉情詩《月夜》、軍旅詩《前出塞》。
江南逢李龜年
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提示:此詩好處在于感情深藏不露,通過李龜年前后的遭遇,抒寫世事滄桑之感。江南風景依舊,只是人事全非,無限凄苦盡在其中,流露出詩人對人世變幻滄桑的感慨以及對李龜年的同情和勸慰,樸素的話語中飽含著豐富的情感。
江畔獨步尋花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提示:從詩題看,詩中有江、花、人。詩第一句交代了地點,提到了江;第二句交代了時間,即春天,同時描寫了詩人懶困的神情。為什么會懶困呢?原來是因為春光融融,春風和煦造成的,正當詩人要在春風中休息時,卻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淺不同的桃花盛開在江邊,詩人的精神也為之一振,“可愛深紅愛淺紅”一句,不僅寫出了桃花爭妍斗艷的景象,為畫面增添了亮麗的色彩,而且透過詩句,我們好像看到了詩人在桃花叢中欣賞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態。
詠懷古跡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提示:前四句敘寫明妃經歷,后四句憑吊明妃。從大處著筆,寫到明妃生長之地,可謂鐘靈毓秀。接下來兩句寫遠嫁匈奴,只留墳墓孤立在黃昏之下,有惋惜之情。憑吊中,她只能和夜月一起思念故國,有惻傷之痛,而琵琶心聲,透出怨恨。情感線索貫穿其間。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提示:安史之亂中杜甫與妻子兒女離散兩地無法團聚。詩人望月思親,從妻子兒女的角度著墨,通過對妻兒對月思己的情形的描述寄托自己對妻兒深沉的愛戀與思念。一、二句寫妻子正在家鄉獨自望著天上的明月思念著“我”。三、四句寫兒女們年幼天真,不諳世事。五、六句是想像中妻子對月思“我”的形象,望月太久,懷思太甚,以至云鬢霧濕,手臂寒涼。
七、八句借妻子之口述說當下的心思。全詩的抒情方式新穎獨特。
前出塞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提示:這首詩主要表達杜甫對于戰爭的戰略觀點。前四句總結作戰經驗,說明治事要治其根本,扼其要害。在此基礎上作者推廣到治國戰爭政策:建立國家疆域邊界要重于防守,不要強行侵略拓展領域,守邊在于制敵,而不在于廝殺好戰。詩歌揭露和諷刺了當時統治者窮兵黷武,充滿正氣。
三、詩歌鑒賞知識
薦讀知識短文《略談中國古代詩歌的體類》
略談中國古代詩歌的體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