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提高作業(yè)練習(xí)
作 業(yè) 導(dǎo) 航
1.把握本文的說明順序,注意方位詞語的使用
2.把握常用的說明方法
3.了解故宮的文化價值、藝術(shù)價值
一、基礎(chǔ)部分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矗立(chù) 琉璃(liú) b.湛藍(zhàn) 藻井(zào)
c.擊磬(qìnɡ) 金鑾殿(luán) d.蟠龍(pán) 中軸線(chóu)
2.解釋加點的字。
矗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湛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肅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蟠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課文填空。
(1)故宮博物院,坐落在____________,是我國現(xiàn)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古代宮殿建筑群,有____________年歷史了。這是________兩代的皇宮,當(dāng)時叫__________。
(2)本文可看作一篇____________,采用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作者的參觀路線基本上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中軸線。
4.指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說明方法。
(1)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紫禁城。現(xiàn)在人們叫它故宮,也叫故宮博物院。( )
(2)宮城呈長方形,占地72萬平方米。( )
(3)彎彎的金水河像一條玉帶橫貫東西。( )
閱讀下文,完成5~9題。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huán)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tài)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這條線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向南從午門到tian安門延伸到正陽門、永定門,往北從神武門到地安門、鼓樓,全長約八公里。
太和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和元旦等都在這里受朝賀。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臺基上下跪滿文武百官,中間御道兩邊排列著儀仗,皇帝端坐在寶座上。大殿廊下,鳴鐘擊磬,樂聲悠揚。臺基上的香爐和銅龜、銅鶴里點起檀香或松柏枝,煙霧繚繞。
5.課文介紹故宮博物院時,褒什么?貶什么?
6.第二段在介紹太和殿內(nèi)景時,用了六個方位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這些詞語看該段的立足點是什么?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7.為什么對龍的描述居然有十次之多?
8.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說明重點?
9.強調(diào)太和殿建筑在中軸線上,用意是什么?
二、提高部分
閱讀《氣候的威力》(節(jié)選),完成10~13題。
①然而,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人類在到達南極之前,實際上并不真正了解氣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②就拿風(fēng)來說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級臺風(fēng)的風(fēng)速也不過是每秒32.6米,但10級以上大風(fēng)就足以使墻傾屋毀、地動山搖,造成災(zāi)難性的后果,使人類的生命財產(chǎn)遭到巨大損失。而在南極,風(fēng)速卻常常可以達到每秒55.6米,有時甚至可達每小時三百多千米!因此,人們把南極叫做“暴風(fēng)雪之家”,或者稱之為“風(fēng)極”。這樣的風(fēng)速對于人類的生存來說,無疑是一種嚴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