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提高作業練習
③大風的直接后果則是導致了極度的寒冷。(a)1960年8月24日,蘇聯人在他們設在東南極中心地區的東方站里,觀測到了-88.3℃的極低溫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東方站又記錄到了-89.6℃的溫度;同年7月,新西蘭人在他們的萬達站也記到了同樣的溫度。這還不是最低溫度。據說,1967年初,挪威人在極點站曾記錄到-94.5℃的最低溫度。(b)在這樣的氣溫之中,一塊鋼板掉在地上,就會摔得粉碎,一杯熱水潑到空中,落下來就變成了冰雹。(c)
④南極的氣候不僅表現在狂風和嚴寒上,而且表現在它的變幻莫測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勝防。例如,1970年,美國的一架運輸機在只剩下最后40分鐘的路程時,突然刮起了特大暴風。結果,運輸機失去了控制,折斷了一個翅膀,撞壞了著陸架。實際上,在南極的活動中,像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10.下面是對上述4段文字內容的概括,其中不恰當的是( )
a.人類不了解氣候到底有多大威力。
b.南極的風極大,被稱為“風極”。
c.南極氣候極度寒冷。
d.南極的氣候變幻莫測。
11.第②段所用的說明方法有哪些?其中“舉例子”方法說明了什么問題?
答:說明方法有:①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舉例子”方法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這種條件下,人類的生存將會受到多大的威脅和考驗就可想而知了”這句話應放在第③段的什么位置上?(a)處,(b)處,(c)處。正確的是________
13.第③段所用的說明方法是____________,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順序,從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
三、試一試
14.課堂上,老師正在講課,一學生伏在桌上睡著了。“啪!——”老師用教棒敲醒了睡覺的學生,很生氣地說:“你怎么這樣不爭氣,一摸到書,就睡著了。”
學生抬起頭,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和同學都笑了。
參考答案:
一、1.b(藻—zǎo)
2.直立、高聳 深 恭敬 蟠曲
3.(1)北京的中心 最大 最完整 五百多 明清 紫禁城
(2)解說詞 空間順序 南 北
4.作詮釋 列數字 打比方
5.褒:建筑物的精美,勞動人民的智慧,歷史文化價值。 貶:故宮是封建統治的中心,它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明清共24個皇帝在此盤踞。作者憎恨、揭露他們。
6.正中、背后、兩旁、中央、周圍、下面 以朱漆方臺為立足點,由上向后,向兩旁;以雕金蟠龍為立足點,向周圍,向下。
7.因為故宮的建筑突出龍,所以對故宮的說明也要突出龍。而龍又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龍天子”,也是皇權的象征,突出龍,也就是突出皇權的威嚴。 而太和殿又是皇帝發號施令,統治封建王朝的中心,所以,這里到處要突出龍的形象。
8.太和殿與中和殿、保和殿,同是紫禁城的中心。而太和殿又是中心之中心,它是皇帝的寶座所在地,是皇帝權力的象征,是舉行重大典禮時皇帝受朝賀的地方。
9.突出皇帝寶座就在這條線上的中心點,突出皇權這個核心。
二、10.a
11.作比較 列數字 舉例子 大風對人類生存是嚴重的威脅
12.c
13.舉例子 邏輯 概括 具體
三、14.我是睡著了,還拿著書呢!(能強調學生用功,逗樂師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