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生果”》同步練習
第一部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心扉( ) 羞赧( ) 冗繁( ) 酵母( ) 饋贈( )
2.結合語境,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
⑴我臉紅了,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這個贊譽。
⑵我就一頭扎進桌斗里,因為那里藏著一本我放不下手的小書。
3.判斷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
⑴書,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 )
⑵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涌起視聽的愉悅之感。( )
⑶人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云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 )
⑷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
4.“我”的“長生果”指的是什么?這樣說有什么好處?
5.“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一句從 和 兩個方面來設喻形容愉悅之感的。
6.從文中內容看,主要講的是作者的讀書經歷及作用,文題《我的長生果》似有不當,改一字更貼切,你認為應該怎樣改才符合文章的內容。
讀選文,回答問題:
后來,我看到幾本真正的連環畫。小學的一個教師愛好美術,他有幾套連環畫,叫我看得癡迷:《七色花》引得我想入非非,《血淚仇》又教我淚落如珠。后來,我也有了幾冊哥哥的朋友們送我的小書了:《劉胡蘭小傳》《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古麗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書,就忘吃忘睡,課堂上,特別是我最不喜歡的珠算課,我就一頭扎進桌斗里,因為那里藏著一本我放不下手的小書。那時,我因迷醉閱讀而不遵規守紀的事屢屢發生,我這里如實奉告,決不是要少年朋友們也學我這樣淘氣。但是,我不能不帶羞赧地想起:那時,就是因為酷愛書到了連一片帶字的紙頭都不放過的地步,我才對文學發生了越來越濃的興趣。
連環畫一類的小書又漸漸不能使我滿足了,我又發現了一塊綠洲──小鎮上興辦的文化站有幾百冊圖書!我每天一放下書包就奔向那里。幾個月的工夫,除了那些大部頭的理論著作我不敢問津外,這個小圖書館所有的文藝書籍,我差不多都借閱了。我讀得很快,囫圇吞棗,大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種人物的命運遭遇。他們的悲歡離合常常使我牽腸掛肚。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對我這樣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的。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作文,我便常常居全班之冠;而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能力,在家對著一面花紋駁雜的石墻,我會呆上半天,構想著種種神話傳說;路上遇到一個殘疾人,我會黯然傷神,編織他的悲慘身世。
記得小學有一次作文題目是“秋天來了”。教師照例引一段范文,當大多數同學千篇一律地開始寫“秋天來了,樹葉黃了,一片一片地飄到了地上”時,我忽然掠過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這樣寫多沒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寫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個穿著金色裙的仙女,她那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灑給大地,她用寬大的衣衫擋著風寒,卻捧起沉甸甸的谷物和果實奉獻人間。人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云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秋天,使農民的笑容格外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