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語言》教案
難點 使學生從自身做起,規范地使用口語和書面語。
教 學 活 動
四、研討重點句子
1.師:請大家看這句話:“他們不懂得,文章脫離了口語,脫離了人民大眾的語 言,就不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請劃出這句話的主謂賓;
2.抽學生回答,明確答案。
3.師:從結構上說,這只是一個單句,“不 懂得”的賓語又是由—個多重復句充 當的,復句的第一層是什么關系呢?
4.師:前一個分句本身又是—個并列復句:作者在此要表達前一個分論點“書 面語不能脫離口浯”,但又不能直說,因此就批評反面現象“脫離了口語”;為了表意更加充分和飽滿,也為了句式更加流暢,作者又換個角度說“脫離了人民大眾白勺語言”:又進而指出其結果“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于是形成了一個多重復句: 于是作者就把這個復句結構作“不懂得”的賓語,最終形成了這個結構復雜的單句 (見板書沒汁3)
五、完成課后習題:1.指導完成課后習題一。2.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作文,對之進行修 改。3.請學生闡述自己修改的內容,對之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 1.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愛好寫作的人應當愛語言,掌握好語言。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書面語不能脫離口語。 2段:講某些人華而不實、弄巧成拙; 3、4段:例證某些人的華而不實、弄巧成拙; 5段:舉朱自清的例子說明作品還是樸素自然的好。
第三部分(第6712自然段):書面語應當是規范的。 6、7段:書面語應當是規范的; 8、9段:例證某些用語的不規范; 10段:既要規范,又要大眾化; 11段:不應以“約定俗成”反對規范化;12段:規范的標準是發展的。
2.:歸納文章的中心論點。
(1)“既要考慮規范化,又要考慮大眾化。”把這話作為論點的困難在于:第二,所指不明,究竟這里的規范化和大眾化指什么?第二,文章談的是書面語和口語的關系,而“大眾化”在此所指不確;第三,“考慮”一詞,不符合這句話成為論點的標準。(2)“在對口語進行加工時,既要考慮規范化,又要考慮大眾化。”直接表達論點的句子應該較為簡約,這句話也不符合標準。(3)“書面語應當口語化,規范化。”這樣說邏輯不通,只有“口語書面化”,沒有“書面語口語化”的說法,“書面語規范化”,也行不通,因為書面語已經是經過規范化的語言了。(4)“文章要口語化,規范化。”這樣說會使人誤認為文章形式本身的規范化。
論點:書面語應當是口語的規范化:a書面語不能脫離口語;b書面語應當是規范的。
【課后體會】“最好水平”,作者說在書面語中不能用,在口沖勉強可用,因為本文是在談論書面語,其實用在口語中也是很蹩腳的,不可取,教學可順便點到口語也要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