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梨花》說課教案
一、教材分析與學情簡析:《驛路梨花》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材第三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文章通過記敘發(fā)生在哀牢山路邊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謳歌了以梨花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優(yōu)秀品質(zhì),生動地表現(xiàn)了雷鋒精神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生根、開花、不斷傳揚的動人情景,歌頌了各族人民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zhì)。《新課標》指出:指導學生通過語文基本實踐逐漸加深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系,是貫穿于整個初中語文教學的主線。初中語文教材第三冊繼續(xù)要求學生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系,并著重培養(yǎng)閱讀記敘文的能力。第三冊第二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掌握記敘文的一些特點,提高記敘文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本課則是學習記敘文的寫作順序及作者的巧妙構思的重要課文。初二上期的學生對記敘文的基礎知識有了較全面的掌握,對學習記敘文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積累。因此我強調(diào)課前預習,課上以學生閱讀、討論、感悟為主,教師適當?shù)匾龑АⅫc撥,幫助學生完成重難點的突破。 本課我準備分二課時教學。第一課時積累詞語,培養(yǎng)語感;了解背景,體會感情;整體感知,理清脈絡。第二課時分析課文,學習寫作技巧,揭示文章主題。二、下面,我著重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我將本課時教學目標擬訂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學習課文中記敘的順序和文章在立意、構思、描寫等方面的特點;學習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2、能力目標通過本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記敘文時合理地安排順序,巧妙地進行構思、設置懸念,使文章引人入勝。3、德育目標學習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fā)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當然,任何學科的教學活動中,總是傳授知識易,培養(yǎng)能力難。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如下: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學習課文中記敘的順序;(2)學習作者精巧的構思。難點:體會文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教學方法:《新課標》強調(diào):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術,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據(jù)此本課采用啟發(fā)式和討論式方法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激發(fā)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培養(yǎng)健康情感。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中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知識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而且要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本文語言優(yōu)美,適于朗讀,所以我準備采用誦讀法教學,讓學生在飽含深情地朗讀中體悟文章的美。誠然,如果只依*一支粉筆一張嘴,要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絕非易事。我將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直觀感,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同時通過相應的畫面及音響效果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敘述的情境中去,接受美的熏陶。三、學法指導: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過程中,我將引導他們領悟和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運用比較法、朗讀法、小組協(xié)作法等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質(zhì)疑、討論解決疑難問題;通過聯(lián)想、想象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作進一步的延伸。我們知道,“教是指導學,為了學,服務學”,具體教學活動中我將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育思想與技術的整合,我決定通過以下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