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教案
點撥:當外敵入侵時,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報國,死得光榮。而“塞翁”之子“以跛獨存,父子相保”顯得消極不可取。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 (如有學生提出諸如此類的質疑,老師要大加表揚,因為此時正是學生迸發創造火花的時候,要備加愛護,給予肯定。)五.聯讀(5分鐘)——聯生活,談體會你是否也有過類似“塞翁失馬”的經歷?請你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這則寓言還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討論、小結: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應學會辯證的看問題。2.對待生活,我們應當積極樂觀,不應消極悲觀,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3.因為好壞、福禍、利害是相互轉化的,在考慮問題時,我們應當考慮周全,處事要謹慎,要防患于未然。4.要因勢利導,變禍為福;要創造條件,把壞事變成好事。5.現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要安之泰然,處逆不驚.…………六.積讀(3分鐘)——背課文,積成語1. 背讀課文。2. 積累成語。 請學生比賽列舉含“馬”字的成語,然后展示課件八,讀記成語。板書設計: 塞翁失馬————塞翁失馬,焉(安)知非福 劉 安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禍)‑‑‑‑‑‑(福)‑‑‑‑‑(禍)‑‑‑‑‑‑‑(福) 寓意: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