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進行肖像描寫,并體味其作用。
2、學習欲揚先抑的寫法。
3、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豐富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
1、文中的肖像描寫及其作用。
2、理解由外貌透視心靈的手法,感悟托爾斯泰的深邃而豐富的精神世界。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布置學生查閱托爾斯泰生平傳記和作品,以及有關資料,通過媒體,查閱茨威格描寫托爾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間最美的墳墓》,尤其是對托爾斯泰的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19世紀下半葉的俄國,階級矛盾空前尖銳,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許多進步作家被陷害、監禁或流放。而列夫·托爾斯泰以他犀利的筆鋒解剖和批判了那個病態的社會。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這樣評價說:“俄國有兩個沙皇,一個是俄國當政的統治者,另一個就是托爾斯泰,真沙皇對托爾斯泰無可奈何,而托爾斯泰卻在動搖著他的統治!币粋作家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影響?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找這個答案吧。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讓學生介紹列夫?托爾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補充、歸納:
列夫·托爾斯泰是十九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復活》使托爾斯泰達到了藝術高峰,是他實踐了“最清醒的現實主義標志”。
2、放映幻燈片,檢查預習生字詞情況,正音、鞏固,重點詞語列舉如下:
、拧〗o加線字注音:
胡髭 長髯 鬈發 禁錮 頷首低眉 锃亮 廣袤無垠
、啤〗忉屜铝性~語:
器宇 禁錮 鶴立雞群 正襟危坐
軒昂 頷首低眉 誠惶誠恐 廣袤無垠
三、整體感知
生自行朗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可分幾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在描寫過程中,為什么重點描寫他的眼睛?
要求:朗讀課文時,要在書上作出必要的標記,并思考問題,然后小組討論,之后互相交流。
放映托爾斯泰的肖像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用心體會。(沒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前面的彩色插圖加以體會)
閱讀、觀賞和討論后明確:
1、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主要刻畫列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6~9):段描寫列夫?托爾斯泰的那雙非同尋常的眼睛。
2、因為眼睛是心靈之窗,托爾斯泰豐富的精神世界,通過眼睛充分的表現出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眼睛的描寫,已經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爾斯泰作為偉大的文學家,對他所處的時代作出準確、深入、全面地描繪,成為時代的代言人。
四、精研第一部分
指讀:找五名學生每人讀一段,思考: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討論明確:可用課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擇要如下:
⑴ 須發:多毛、胡須濃密
、啤∶娌枯喞Y構: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
⑶ 面部特征:憂郁、愚鈍、壓抑
⑷ 長相:長相平平、普通
、伞“菰L者失望之情
2、刻畫這些特征時,作者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找出來并說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