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單元自我檢測
2、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但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分析下列各句中畫線詞語所運用的修辭方法,分別講講它們的作用。(12分)(主要從內容上分析其作用!)
1、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報紙上很斥責他的不遜,愛國青年也憤然,然而暗地里卻早受了他的影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對下面一段文字的分析不夠全面的一項是( )。(3分)
(注意 “不夠全面”四個字!)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a、第一句中“無非”是“只不過”的意思。“這樣”是指清國留學生的種種丑行。這個句子表達了對東京失望的感情。
b、紅色字的部分的引號的作用是表示強調和特殊含義。
c、標有直線的部分使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方法,描繪了那些清國留學生的丑態。
d、描寫清國留學生,抓住他們的辮子,突出了他們的保守落后。
五、閱讀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完成1~4題。(23分)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代詩文中,月亮總有什么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不可勝數。
我的故鄉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以后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山原來是這個樣子呀 ! 因此,我在故鄉望月,從來不同山聯系。像蘇東坡說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完全是我無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鄉小村卻大大地有。幾個大葦坑占了小村面積一多半。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一點煙波浩渺之勢。到了夏天,黃昏以后,我在坑邊的場院里躺在地上,數天上的星星。有時候在古柳下面點起篝火,然后上樹一搖,成群的知了飛落下來,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樂此不疲,天天盼望黃昏早早來臨。
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里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么叫詩興,但也顧而樂之,心中油然有什么東西在萌動。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第二天一早起來,到坑邊葦子叢里去撿鴨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閃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個蛋。此時更是樂不可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