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習題精選
醉翁亭記 習題精選
一、“而”字作為連詞有四種用法,請指出下邊詞語或句子中“而”的用法。
1 朝而往。()2 溪深而魚肥。()3 水落而石出者。()4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5 禽鳥知山水之樂,而不知人之樂。()6 雜然而前陳。()7 泉香而酒冽。( )
二、閱讀下邊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邊問題。
歐陽公四歲而①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②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③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1 按順序指出三個“而”字各作什么連詞使用。
2 解釋帶點的詞。①孤: ② 以: ③及: ④長: ⑤或:
3 翻譯加 詞語。①教以書字 ②惟讀書是務 ③下筆已如成人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黑詞的詞性,并作解釋。
1 若毒之乎!( )
2 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
3 野芳發而幽香。( )
4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5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
6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
7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
答案
一、1 修飾 2 并列 3 順承 4 遞進 5 轉折 6 修飾 7 并列。
二、1 ①順連,就 ②轉連,可是 ③順連、來 2 ①孤:死了父親。 ②以:用。 ③及:等到。 ④長:大一點。 ⑤或:有的。 3 ①教他(用荻畫地的辦法)寫字識字。 ②只勉力讀書。 ③寫得已象成人。
三、1 動詞,怨恨、認為毒, 2 動詞作名詞用,生產的東西,收入的東西。 3 動詞,開放。 4 動詞,使……定居。 5 均作動詞用,使……困苦,使……勞累。 6 前,動詞,以……為樂,后,名詞,快樂。 7 動詞,命名。
習題精選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一)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之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與“宴酣之樂”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何陋之有 b.輟耕之壟上 c.鄰人之孀妻 d.漁人甚異之
2.對第一段文字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傴僂提攜”和《桃花源記》中的“黃發垂髻”均指老人和小孩。
b.“頹然乎其間者”形象地描繪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澆愁的樣子。
c.“至于”一詞把文章推進一層,由寫欣賞美景之樂轉而寫眾人游宴之樂。
d.此段以醉翁事的美麗風光為背景,描繪出一幅與民同樂圖,同時也曲折地寫了太守治滁的政績。
3.第二段緊扣一個“樂”字來寫,用_____之樂襯托游人之樂,又用游人之樂襯托____之樂,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心情。
4.“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句中表達的作者內心復雜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理解正確的有( )
a.“滁人游”的歡悅情景側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寫“滁人游”,襯托了“太守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