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綜合能力測試
基礎能力測試
1.選出字形及注音全正確的一組
[ ]
a.滁州 ch* 林壑 hu^ 瑯琊 y2 輒醉 zh6
b.朝暮 ch2o 提攜 xi8 山肴 y2o 弈者 y@
c.宴酣 h1n 野蔌 s) 觥籌 g#ng 傴僂 y( l[
d.頹然 tu0 陰翳 y0 盧陵 l* 釀泉 li2n
2.選出“而”字不同用法的一項
[ ]
a.蔚然而深秀
b.野芳發而幽香
c.泉香而酒冽
d.而不知人之樂
3.選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項
[ ]
a.禽鳥知山林之樂
b.名之者誰
c.四時之景不同
d.醉翁之意不在酒
4.選出“者”字不同用法的一項
[ ]
a.前者呼 b.作亭者誰
c.晦明變化者 d.弈者勝
5.選出“于”字不同用法的一項
[ ]
a.行者休于樹
b.瀉出于兩峰之間
c.臨于泉上
d.來飲于此
6.選擇恰當的義項填序號釋義。
①故自號曰醉翁也
[ ]
a.號令 b.號召
c.取別號 d.呼號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a.居住 b.住所
c.寄托 d.寓意
③至于負者歌于途
[ ]
a.負責 b.擔負
c.倚* d.背負
④雜然而前陳者
[ ]
a.陳述 b.陳舊
c.陳列 d.陳腐
7.選出對文章開篇“環滁皆山也”品析最好的一項
[ ]
a.用這五個字開篇,寫出了滁州的全貌,文章顯得大氣磅礴,引人入勝。
b.開篇用五個字總寫滁州全貌,為后文作鋪墊,行文自然,順理成章。
c.鳥瞰全景,由近及遠,概括力強,文筆生動,寫出了滁州的地理形勢。
d.用五個字開篇,從大處落筆,簡練、概括、形象地寫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8.這段文字節選自《醉翁亭記》,是對全文的歸結。選出對文章主旨歸納正確的一項
[ ]
a.表達“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的情懷。
b.揭示“醉”與“樂”的統一關系。
c.表達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貶后的抑郁心情。
9.這段文字用了很多“而”字,朗讀時應分辨輕重,指出下邊一句中“而”字哪個是輕讀,哪個是重讀。(將序號填在橫線上)
a輕讀________b重讀________
人知從太守游而①樂,而②不知太守樂其樂也。
10.這段文字描寫了暮歸之時山間夕照全景,請用自己的語言把這一景色描述出來。
答:
11.這段文字緊扣一個“樂”字寫,用________之樂襯托游人之樂,又用游人之樂襯托________之樂,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心情。
12.與《醉翁亭記》一樣,《桃花源記》也是一篇熔敘事、寫景、抒情于一爐,以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和美好情感的文章,請寫出《桃花源記》中反映桃源人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