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太宗十思疏》基礎(chǔ)練習(xí),綜合練習(xí),拓展練習(xí)
播其惠(buō) 2.下列加粗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加強自身修養(yǎng)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誠的人 c.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選拔有才能的人 d.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老百姓 3.下列句子中加粗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無以怒而濫刑 b.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 c.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d.將有作,則思知止而安人 山巒為晴雪所洗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4.下列四組加粗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a.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項王曰:“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 c.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d.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5.閱讀下面的片斷,回答問題。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yuǎn),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yán)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1)下列四組實詞含義全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臣聞求木之長者 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且夫我嘗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b.善始者實繁春華秋實 葉徒相似,其實不同 c.振之以威怒 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振臂一呼,應(yīng)者云集 d.塞源而欲流長也 流水不腐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yuǎn) (2)下列四組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克終者蓋寡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 則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國之安 d.善始者實繁 塞源而欲流長也 勇者竭其力 (3)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權(quán)重,處在天地間重大的地位。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歷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剛開始人才興旺,到后來卻成了孤家寡人。 c.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竭盡誠心,就能聯(lián)合敵對的勢力;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生人。 d.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雖免于刑罰但不會感激,表面上恭順但內(nèi)心并不服氣。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古今含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 c.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d.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5)下列對連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源不深而望流之遠(yuǎn),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這里的三個“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轉(zhuǎn)折。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這里“以”和“而”在相對位置出現(xiàn),意思是接近的,“卻”,都表示意思的轉(zhuǎn)折。 c.“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這里的三個“則”用法相同,都是“(如果)……那么”的意思。 d.“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這里的兩個“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轉(zhuǎn)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