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出來》學習要點
2.本題考查詳寫、略寫的作用。安排材料的詳略要根據中心的需要,凡能突出中心的詳寫,次要材料略寫,與中心無關的不寫。本文略寫的是作者采訪名演員、名主持人的事,詳寫的是采訪季羨林先生的事。這樣安排詳略的作用是突出了中心思想,熱情贊頌了季羨林先生平易近人的作風和尊重知識、尊重別人的思想品質。
3.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中記敘季先生為新生照看行李的事情,表現了他的平易近人(或\'不擺架子\')的作風及熱心助人的思想品質。
4.本題考查對作者行文思路及感情的把握。題干把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結合起來,給考生以暗示。正如《藤野先生》第一段,選文第三段描寫人物也采用了諷刺(或\'嘲諷\')的筆法。這樣寫表現了作者厭惡文中的名主持人的感情。
5.本題考查對寫作方法的分析。解答這個題目關鍵是整體感知文章,準確理解中心思想,把握作者的思路。答案必須寫出用于對比的兩個方面,例如:名主持人偶爾也有卡殼的時候,說出文章中的一句甚至半句話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揮手說:\'你們回去再查吧,這么簡單的東西還用從頭到尾說完嗎?\'季羨林先生對待別人提出的問題,都要思考片刻,有兩次竟手撫額頭陷入長時間思考。兩相對比突出季羨林先生尊重知識。
6.本題考查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和修辭手法的運用。太陽暗示了像季羨林先生一樣的尊重知識、尊重別人、有謙遜美德的人。霓虹燈暗示了像名演員、名主持人一樣盛氣凌人、不尊重知識、不尊重人的人。
7.本題考查考生的生活經驗、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試題可供選擇的答題角度比較多:可以從主觀上分析他們的言行和思想作風,也可以從客觀上挖掘形成這種現象的社會原因;可以只談對他們的看法,也可以結合他們的言行思想談應該吸取的教訓;可以結合文章內容和寫法,對他們和季羨林先生截然不同的形象發表看法,談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聯系中學生\'追星\'的現象進行一些實事求是的分析,等等。要符合題目要求,言之成理。
課外拓展
閱讀《水泥地上的野花》。
每天早晨上班,都要經過一片鋪了水泥的停車場。這停車場若不是年歲已久,就是當初修建時偷工減料:凸凹不平不說,還有許多裂縫,縫里長了小草,還熱鬧的冒出許多野花。初夏的時候,有些像牽牛花的藤和花,在清晨的陽光和露水里晶瑩閃爍。仲夏以后,有一些葉子細長,枝莖粗細有致,均勻盛開的紫藍色花。到了秋天,在那幾乎看不到泥土的細縫里,竟然長出一叢叢三四尺高的小白花來。這些花,在我們家后園的樹林里也有,可是這幾棵卻長得有點特別:枝莖朱紅微帶透明,葉子細小翠綠,每朵花直徑約四分之一寸,有著深黃的花心和白色的花瓣。花瓣一片片攤平的圍著花心,成為一個個像用圓規精心著意畫出的圓圈,開得滿枝椏都是。每次走過,看到這些野花,擠在糖紙、煙頭和啤酒罐可樂罐里,開得那么恣意燦然,心中總感到人類渺小而宇宙偉大,自然灑脫。
上下班的路上,常常有許多發胖的中年人在做健身跑。他們流著汗、喘著氣,拖著一身上上下下多余的肌肉,一抖一跳地跑著,這情景總使我為文明帶來的矛盾感到可笑,現代人發明了洗衣機、洗碗機和許許多多只要一按電鈕就可代替人工的機器,以為從此可以舒舒服服的享受日子了,怎料缺乏運動的身體發了胖,反又得把用機器省下來的時間和力氣還原出來。自然規律是不能用科技來違反吧!每個時代,因為承受了先人的經驗,都會創造出一份獨特的進步,可是每每因不自覺或不自省而走上極端,人類變得越來越盲目和愚蠢。現代人的愚蠢是太崇信科技,傲視宇宙,睥睨自然。每次看到肯尼迪太空中心發射人造衛星,心里總怏怏不樂。望著那火箭冒著幾里白煙。劃破長空而去,就好像看到一個抽煙的人,把還燒著火的煙頭,往青綠的草地上一扔,染污了自然!文明科技,原是人類從觀察自然里創造出來的,而今,它卻變成一堵墻,隔離了人和自然,而自然,應是生命和智慧的源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