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談作文
5.作者指出了初學作文的途徑是臨帖和寫生,并且聲明,二者都不可偏廢。可惜,目前對這二者都比較忽視,尤其忽視臨帖。同學們不妨討論一下:作者指出的途徑對不對?如果對,應該怎樣去實施?
(設題目的: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學習素質,以及學為所用的好習慣。)
作者指出的途徑道出了作文的真諦,我們學寫作文就應該多讀多練,也就是作者所說的臨帖和寫生。
6.請同學們縱觀全文,探討一下文章寫法上都有什么樣的特點?
(設題目的:此題旨在引導學生由文及人,對作者自然平淡的文風有所了解。)
書信的文體,詳略得當的結構,作者與讀者交談的姿態,自然的過渡,準確的用詞,誠懇的態度,中肯的勸導等,作者自然平淡的文風水到渠成。
五、鏈接實際,學以致用。
學生討論:學習本文你受到哪些啟發?作為一名中學生應如何學做作文?
(設題目的:聯系學生的寫作實際,探討本文可以吸收借鑒的觀點。培養學生獨立發表見解的習慣。)
教師小結:
1.通過本文的學習,在今后寫作的時候,養成一字不肯放松的咬文嚼字的謹嚴態度。朱光潛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實論證了古今中外,在文學語言的運用上,都不能離開這一條:刻苦的追求和嚴格的選擇。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對更能準確表情達意的“煉字”給予足夠重視。
福樓拜對他的學生莫泊桑說:“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么,真正能夠表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適用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就是那最準確的一句、最準確的一個動詞和形容詞。其他類似的卻很多。而你必須把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動詞、唯一的形容詞找出來。”這說的正是同樣的道理。
2.作文的修改要貫穿作文的全過程,學習寫作要從記敘文和描寫文練起。
3.學習吸收作者提出初學作文的途徑:臨帖和寫生。養成廣泛讀書、勤于積累、不輟練筆的好習慣。
4.我們看名家作品,除了可以學到一些知識上的內容,還可以從文章本身得到很多寫法上的啟示,如作者平等的姿態,談話的方式所形成的自然的文風、作者明了清晰的結構布局、曉暢通俗的表達、廣博深厚的學養等方面都讓我們受益匪淺。
六、學習積累。
1.復習整理并熟練記憶本文的字詞。
2.運用從本文中學到的方法來修改你曾經寫過的作文,并于下次作文課談談你的體會。
七、閱讀推薦。
朱光潛是美學界名副其實的老前輩和權威。他著作等身,譯文浩繁,他的作品如朱自清先生所稱譽的:“行云流水,自在極了。他論文學、美學像談話似的一層層領著你走進高深和復雜里去。”課后請大家查找并閱讀作者的美學普及專著《談美》《談文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西方美學史》等著作,從中汲取營養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