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 傳•序•書•箴四篇
2.文眼是指提示或提挈文章主旨的關鍵詞。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本文在寫作上最大特點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錢鐘書所說:“‘不’字為一篇眼目!
3.文中哪幾處出現了“不”字,突出了五柳先生怎樣的性格特點?
“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文中共出現了九個“不”字,突出了陶淵明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守,突出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四、體驗反思,拓展延伸。
閱讀《老舍自傳》,再次體會傳記的特點,想一想,兩篇傳記在語言風格上有什么相似點?
(課堂設想:只要能體會到作者的自賞、自嘲、自得、自樂即可。)
老舍自傳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四十歲,面黃無須,生于北平。三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千,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甚難發財。每購獎券,以得末獎為榮,示甘于寒賤也。二十七歲,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么了不得。三十四歲結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并不著急。教書做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也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五、課堂小結。
通過對這篇傳記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一位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一位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一位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讓我們記住他——陶淵明,一位真正的隱士!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模仿《五柳先生傳》的語言風格寫一篇自傳。
板書設計: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一)
教學目標
1.掌握“逆旅、陽春、煙景、大塊、文章”等重點文言詞語的含義,了解有關“序”這種文體的基本常識。
2.培養學生結合作者的經歷與性格特點來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3.背誦課文,培養文言語感。
4.體會李白對人生的感悟,激發學生珍惜時間,積極進取的熱情。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培養語感。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主旨,深入體會作者在本文中所抒寫的對生活與生命的感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蓖瑢W們都記得這首詩吧,這是一首幾乎與我們記憶的起點并存的詩歌,難怪人們說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當我們剛剛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便與一位偉大的詩人結下不解之緣,他就是——李白。
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所了解的李白?(學生可暢所欲言,包括李白的自然情況、生平、作品、性格等均可。)
同學們也許更多地了解寫詩的李白,其實李白的文章也絕不遜色,這節課我們就走進李白的一篇名文——《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二、疏通文義,感知課文的基本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幻燈提示重點字音。如“夫、慚、瓊、筵、觴”等。
2.學生自讀課文兩遍,齊讀兩遍。
3.對照注釋,借助字典,小組成員間合作,嘗試疏通文義。
4.按小組順序,每人一句,疏通文義,有疑義之處互相補充修正,教師適時引導,強調重點實詞,師生共同完成對文章基本內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