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
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學習目標
1. 理解課文所介紹的有關內容,激發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培養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2. 了解課文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并結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認識它們的作用。
3. 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4. 掌握說明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學寫簡單的說明文。
5. 了解主辦刊物的基本要求,嘗試辦一份刊物。
二、單元教學設想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是科學小品。本文對沙漠里千百年來視為魔鬼作怪的可怕現象,從科學角度作出了正確分析、解釋,表明了一切怪異現象都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說明的真理。課文以設問方式步步引導讀者探尋沙漠奧秘,在帶著讀者思考的過程中,作者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沙漠的興趣。針對《沙漠里的奇怪現象》學生有閱讀興趣和學習需要,可利用廣闊的多種信息資源,確定研究主題、制定計劃、分工合作,經討論分析后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體驗合作與成果的喜悅,最大限度的豐富學生對沙漠等自然現象的了解。學生閱讀淺顯的科技作品時,還要注意引導他們領會作品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通過科普文章的閱讀指導和相關信息的獲取、甄別、處理,強化學生理性思維的方法和習慣的養成。
《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以人類對聲音和樂音的知識愈益增多而又愈感無知的情形為據,說明了人類的知識是有限的。為說明這個道理,作者把千百年來的認識史濃縮為一個人的故事,集中緊湊,生動形象,富于趣味。所以學習本文時,可結合文章的典型事例挖掘出豐富的情感資源感染學生,觸動學生的靈魂深處,潛移默化為一種高尚的行動。本文是一篇陶冶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的好文章。
《短文兩篇》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其中《活板》是通過對活板印刷術的方法和優越性的介紹來表現的。文章清晰、完整而系統。這在于作者能抓住特點,合理安排說明順序,并注意運用準確、樸實、簡潔的語言。因此,學習本文,要以朗讀為重點,要扣住對以上三點的分析和與雕板的比較來體會活板的優越性和勞動人民的智慧。《核舟記》是一篇寫一件精美的工藝品的說明文,通過細致地描述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再現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藝,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著成就。緊扣“奇巧”,運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和聯想的技藝,使文章形象、生動,給人親切、自然之感。故學習本文,要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結合文章運用的空間順序,分析有關細節描寫,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體會核舟雕刻家的精湛技藝。
《叫三聲夸克》是一篇介紹物理知識的說明文,說明的對象又屬于微觀世界。對于接觸物理知識不久的初二學生來說,顯得有點難,如果純粹從說明文的角度講課,龐雜的文體知識可能會使學生覺得無所適從。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教法,先拋開了文體知識,引導學生了解有關人們研究物質結構的知識,使他們感受科學家嚴謹的研究態度和敢于懷疑、敢于創新、大膽想像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開啟學生的心智,吸引其靜心閱讀、專心閱讀,使學生從文章中領悟科學家們敢于懷疑、敢于創新、大膽想象的可貴的科學精神,并引導學生運用這種精神去探索科學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