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
新疆沙漠研所中國沙塵暴網
1、 以小組為單位,就自己感興趣的沙漠問題提出疑問,確定研究主題。
2、上網操作
(1)瀏覽相關網頁,分組分工解決問題。
(2)用自己所掌握的word文字處理技術,將問題的解答表現出來。
3、交流共享
3. 小結:沙漠里真是這樣荒涼可怕嗎?不,科學家門經過長時間的考察,終于發現,其實沙漠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那里蘊藏著大量的自然資源,等待著我們去研究探索,去開發利用,為人類造福。
3. 小結:學完本文,并結合了解的課外知識,請你給“法顯、玄奘”寫封信。
第4課時 《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學習目標
1. 學習用典型事例,以生動形象的敘述說明事理的方法。
2. 通過學習,認識到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樹立努力學習,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念。
學習重點
學習用典型事例說明事理的方法;認識人類知識的有限性,不斷探索未知世界。
課前準備
1. 搜集有關談論知識學習的名言、故事等;搜集課文里涉及到的有關聲學、天文學上的知識;查找有關伽利略的生平、事跡等材料。
2. 學生利用工具書和頁下注解,掃清字詞障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第一塊:展示預習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導入:
愛默生曾說過:一切都是謎,一個謎的答案是另一個謎。從這句名言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板書課題) 認真傾聽,暢談自己獲得的啟示,進入情景。
2. 1、組織學生介紹作者伽利略。
2、字詞檢查
1、學生自己根據預習時收集的資料逐一展示,相互補充
2、學生板演
第二塊:整體感知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課文說明的事理是什么?找一些關鍵語句證明。作者舉了哪些事例來說明事理的?
點撥,簡評。 1、 通讀課文,圈點勾畫,思考問題。
2、 交流
第三塊:質疑探討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1. 探究蟬的發聲原理以及彗星是怎樣形成的。
2. 進一步探究聲學、天文學方面又產生了什么新問題,也可以探尋其他學科的發展過程及現在的新困惑。
查資料,探究,討論,寫出探究結果
第三塊:拓展訓練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讀下面的材料,結合“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說說你的認識。
《中國青年報》XX年3月:目前,很多國家使用的計算機芯片都是因特爾公司提供的,有人發現他們在向國外推出的奔騰3芯片中秘密設置了用以識別用戶身分的序列碼,這就使得用戶使用這些設備時,一旦進入因特網,一舉一動都可能受到外國情報機構的監視……這對國家安全極為不利……
討論、交流,談認識。
第四塊:課后學習
收看央視十套的《走進科學》、《探索與發現》欄目。更進一步感受人類知識的有限性,激發自己對科學不斷探索的興趣。
第5課時 《活板》(一)
學習目標:
1. 掌握“帖、旋、 砥、就……”等字的含義及“火、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