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拱橋》教學實錄與評點
師:誰能說說筆的共同點?
生:盡管筆的結構千差萬別,不管什么筆,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它們的作用不外兩個:一是用來寫字;二 是用來作圖畫畫。它是寫字畫圖的用具。
師:如果我們要寫一篇文章來介紹筆的用途,按照上述分析,少不了選例子來說明,如果選例子應該選哪 些例子?
生:鋼筆。
生:毛筆。
師:為什么?
生:鋼筆在硬筆中使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毛筆不但是軟筆中的一絕,而且和古老的書法藝術有著天然 的聯系,說筆自然少不了毛筆。
[點評:讓學生把從課文中學到的方法,參與后續的訓練, 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師:好,我們就來討論鋼筆和鋼筆書法有哪些具體特點。從形象方面,從使用方法方面,從書寫效果方面 著眼,發揮大家的創造性,看誰說得準確生動。
生:只有吸了墨水,才能寫出字來。
生:能寫小而好看、筆畫整齊的字。
生:墨水吞進肚,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吐,早晚隨身帶,最易作記錄。
生:胸中墨萬點,下筆成千言。
生:吃人墨水吐出字,鋼的筆尖膠的肚。
[點評:以上為技能的操練階段,它是技能內化的重要環節, 也是“課內外銜接語文教學實驗”的特色之 一。]
師:大家說得很形象,很生動,本節課就練習到這里。課外請大家采用同樣的方法寫寫“毛筆”,然后再 寫一篇作文,題目就叫“說說中國的筆”吧。好,現在下課。
[點評:讓技能訓練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發展自己的能力。]
[總評:本教例較好地體現了“課內外銜接語文教學實驗”的特點,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如何抓事物的特點、 說明特點這一訓練主線有效地進行。有感知,有體驗,有操練,線條非常清晰。由于訓練做到了有層次、有縱 深的推進,所以訓練比較到位,不時引進學生鮮活的生活,增加了訓練情趣,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也落 到了實處。課文學習成為能力訓練的有效形式,語文教學走出了肢解課文的狹隘圈子。]
附:板書設計
┌─找出同類事物的共同點 抓─┐ │
│特征│ ┌─典型 寫─┘ └─精選例子│
└─全面
形式優美─┐單拱 趙州橋:橫跨 雄姿 雄偉 中 國 {結構堅固 │ 石拱橋 歷史 悠久─┘聯拱 盧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