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曲》
朱 湘【自學指導】
1.展開想象,感知詩歌的畫面美和詩歌人物的形象美,了解詩文大意。
2.學習詩歌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把握詩歌的抒情意境美。
3. 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恬靜之美,理解詩人在種種意向之中蘊涵的情感。
【正音正字】
菡萏hàn dàn 婆娑pó suō 飔sī
【朗讀課文】
【課文簡析】
“小船呀輕飄,楊柳呀風里顛搖;荷葉呀翠蓋,荷花呀人樣嬌嬈……”這優美的旋律和清新的語句,多么逼真的描寫,多么豐富的想象。人們常喜歡把人比作荷花,詩人卻把荷花比作人,究竟是荷花比人艷,還是人比荷花美?
“菡萏呀半開,蜂蝶呀不許輕來,綠水呀相伴,清靜呀不染塵埃……”這正是對蓮的傳神入畫的工筆描繪。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們對于蓮的贊譽不勝枚舉,但在,除了周敦頤的《愛蓮說》之外,還有比朱湘的《采蓮曲》更優美更形象的嗎?如果說《愛蓮說》是對蓮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貴品質的正面刻畫,那么《采蓮曲》則是對蓮楚楚動人、圣潔無私的側面烘托。
“藕心呀絲長,羞澀呀水底深藏:不見呀蠶繭,絲多呀蛹裹中央……”詩人用含蓄細膩的筆觸,將采蓮女萌生的愛情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尤其那一波三涌的“呀”又好似撩動心弦的巧手,讓人禁不住要向心中的情人坦露心扉,可話到嘴邊又覺無法說出口,只有默默地將它埋藏在心中。
暮色將至,當采蓮女就要離去時,詩人又寫道:“升了呀月鉤,明了呀織女牽牛;薄霧呀拂水,涼風呀飄去蓮舟……”小船飄逝,湖面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只留下幾縷時隱時現的歌聲,更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此外,整首詩用韻十分講究,一組詩一個韻腳,增加了詩的節奏感,造成了起伏跌宕的效果。同時,詩的行式、句式有形式美,句與句之間除了退兩格自立的二字一行外,彼此間都不是由同一格式展開,而是隔行后退一格起行,使全詩給人一種結構美、建筑美。所有這些無疑對構成全詩的韻律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欣賞朱湘的《采蓮曲》,就如同欣賞一首流暢、舒朗的音樂,又恰似欣賞一幅親切宜人的畫卷,讓人倍感賞心悅目,美不勝收。
【課文賞析】
《采蓮曲》體現了詩人對詩對人生的全面追求。
現實的不容,使朱湘轉而塑造理想的生活。采蓮本身就是一種超脫的境界,輕松、灑脫,遠離城市的喧囂。《采蓮曲》很自然地寫了優美別致的自然環境:微風拂柳,荷葉映翠,夕陽西下,金波粼粼……“荷花呀人樣妖嬈”,以荷花喻人,使人自然而然的想到采蓮女,想到采蓮女的勞動,想到采蓮女的愛情。妖嬈的荷花一般的人與人一般妖嬈的荷花呼應,采蓮女的嬌羞和天上人間的美景疊影,典雅清純的東方少女和幽遠雅致的樂聲歌聲交融,花香伴著衣香,漿聲和著歌聲,構成了一幅平和、寧靜、安詳的圖畫,創造出一種閃光欲滴的奇麗境界。這境界就是朱湘的心聲——他向往著采蓮女的“不諳世事”和“與世無爭”。
《采蓮曲》字句的排列也體現著詩人向往超凡脫俗的人生追求。各節間均是隔行退后一字起行,中間夾進退后二格自立的二字行。句式的錯落和兩字一行的夾用,使讀者從直觀上就領略到《采蓮曲》恰如少女的眼珠一樣純凈無邪,不為世俗污染。而最陰柔的建筑又配上最流暢、最疏朗的音韻,更是《采蓮曲》倍添風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