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要愛科學教學設計(同課異構)
《從小就要愛科學》
教學目標:
1.懂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培養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2.了解序言的一般特點和要求。
教學設想:
本文擬從題目開始入手,對學生提出從小就要愛科學的殷切希望,并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古今科技方面的資料。(可回憶已有知識,或查閱相關資料)然后指點學生了解序言的一般特點和要求。最后通過討論分析使學生懂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案一
教學要點:
1.閱讀熟悉課文
2.通過討論交流了解科技知識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3.能正確看待科學的發展和懂得合理利用科技資源。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課文,簡介序言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輝歷史和偉大成就,留下了很多光輝燦爛的科技發明。文明是需要傳承的,“少年強則國強”,正值青少年的你們身上就肩負著弘揚并發展文明的責任。當歷史將要進入21世紀的時候,著名的數學家蘇步青教授為《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作序,對青少年朋友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序言——寫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寫的,一般說明寫書的宗旨和經過;也有別人寫的,多介紹或評論本書內容,引起讀者閱讀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序言。
二. 初讀課文
(一)自讀課文,勾畫圈點下列內容:
1.請學生找出閱讀時的生字、難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然后查字典、詞典,加注音和解釋。
2.蘇步青教授為什么說“從小就要愛科學”?在文中尋找這樣說的理由。
(此題旨在引導學生圍繞文章的主旨進行閱讀,直切主題,抓住文章的精髓,減少不必要的冗雜問題。并且學生能在此過程中不知不覺的歸納出文章要點。)
(二)小組交流初讀成果:生字詞、文章內容
(三)班級交流明確:
蘇步青教授說“從小就要愛科學”是因為:“知識就是力量”(即第一段內容);現代社會,我國“科教興國”的國家政策(即第二段內容);現代科技迅猛發展(即第三段內容)(四)了解序言基本特點師:科學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如此重要,為了讓青少年朋友們從小就了解科學,熱愛科學,編撰了《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既然是一篇序言,在文中作者對這本書都有哪些介紹?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然后班級交流。明確:文中介紹了這本書的編撰目的、形式特點和主要內容等。歸納:序言的基本特點——在著作正文之前,多介紹或評論本書內容,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三.拓展、探究
(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你能舉出身邊的例子說明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么?(太空婚禮、克隆馬、互聯網……)
(二)科技發展論壇:科技與人類發展
1.播放中央電視臺《關注伊拉克》特別報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軍事武器從步槍發展到大炮、核導彈,從戰車發展到坦克、飛機。伊拉克戰爭告訴我們,現代的戰爭是科學技術的戰爭,但伴隨而來的問題則是,威脅整個地球的“核危機”,科技的高速發展是否會最終毀滅全部的文明?科學之路該何去何從?
2. 小組討論、交流看法。
3. 班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