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八下21
《春酒》教學設計
景德鎮第五中學 王 菂
【教 材】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
【課 題】 《春酒》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
《春酒》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干,鄉人的淳樸厚道,都令人神思飄飛。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了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的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圣潔的心靈,美好的生活情趣,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謳歌和贊美。
【教學設想】
因為《春酒》一文文字淺顯但意蘊卻深,所以我準備在教學中以學生的“體驗、感悟”為主。
1、激發學生生活體驗,創設閱讀氛圍。學生對于新年總是有著許多豐富的感受。教師在課前可以引導學生漫談自己過年的故事、體會,引導學生感受那些經歷中蘊涵的情感和意蘊。
2、在充分調動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文章,細細品味文章關鍵詞語和句子,感悟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
3、教師應該介紹琦君其人的身世和活動經歷,使學生可以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達到對作者較為深刻的理解。
【教學目標】
1.深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2.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語,體會其作用,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2、理解細節描寫對表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3、體會琦君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著這些年年依舊的節日,和親人一起度過的。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最熱鬧的要數春節了。請問每年春節有哪些樂事?有哪些風俗?
(教學步驟說明:此步驟目的一是為了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便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二是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1. (多媒體顯示)作者琦君的介紹。
(教學步驟說明:簡介作者的目的一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二是與文本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更快地走近課文,走近琦君的情感世界。)
2. 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問題:說一說琦君家鄉的新年是怎樣渡過的?有什么習俗?
(教學步驟說明: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這是學生感悟文章的基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是為了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
3. (多媒體展示)學習文中的生字詞,掌握“稀罕、舔、枸杞、薏仁米、煨燉、如法炮制、挑剔、家醅”等字的讀音和“家醅、一馬當先、顧名思義、如法炮制”等詞語的意義。
(教學步驟說明: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字詞的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4. 說一說琦君家鄉的新年是怎樣渡過的?有什么習俗?
(教學步驟說明:此步驟是教學重點,是從整體上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把握,考查學生的閱讀體驗。)
5. 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把握作者思鄉的思想情感。